4.鎮(zhèn)肝熄風(fēng)湯(張錫純)
(《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 【歌訣】 【詞解】①匡:匡(kuang˙),音筐,即糾正。 【組成】生龍骨生牡鋸生龜板各五錢(各15克)懷牛 膝—兩(20克) 生代赭石一兩(30克) 天冬元參生白芍各五錢 (各15克) 生甘草一錢半(4.5克) 茵陳川楝子生麥芽各二錢(各 6克) 【用法】上12味藥,水煎服(生龍骨、生牡婚、生龜 板、生赭石均打碎先煎)。 【功用】鎮(zhèn)肝熄風(fēng),滋陰潛陽。 【主治】肝腎陰虧,肝陽上亢,氣血逆亂。癥見頭目眩 暈,目脹耳鳴.腦部熱痛,心中煩熱,面色如醉,或時常噫 氣,或肢體漸覺不利.口眼漸形歪斜,甚或眩暈顛仆,昏不 知人,移時始醒,或醒后不能復(fù)原,脈弦長有力等。 【分析】肝腎陰虧,肝陽上亢,陽亢動風(fēng)為本方的主 證。時常噫氣為本方的次要癥狀。故方中重用懷牛膝以引血 下行,并能補益肝腎,為君藥。生龍骨、生牡蠣、生赭石降 逆潛陽,鎮(zhèn)肝熄風(fēng),共為臣藥。因病本是肝腎陰虛,陰不制 陽,所以用龜板、玄參、天冬、白芍滋補肝腎之陰,以制陽 亢;又因肝喜條達而惡抑郁,純用重鎮(zhèn)之品以鎮(zhèn)肝,勢必影 響其條達之性,故用茵陳、川楝子、生麥芽清泄肝熱,條達 肝氣,以有利于肝陽的平降鎮(zhèn)潛,俱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 藥,與麥芽相配,能和胃調(diào)中,防止重鎮(zhèn)太過傷胃氣,為佐 使之藥。諸藥合用,成為鎮(zhèn)肝熄風(fēng)的良劑。本方配伍標本兼 顧,但以治標為主。 按:原書方后有加減法:“心中熱甚者,加生石膏一兩 痰多者,加膽星二錢;尺脈重按虛者,加熟地黃八錢、山萸 肉五錢;大便不實者(即便溏)去龜板,持石,加赤石脂一 兩。”加生石膏以清里熱;加膽星以清熱化痰;加熟地、山 萸肉以補益肝腎之陰;加赤石脂以溫中固下。 一般高血壓病,辨證屬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者,均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