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卷四下
<篇名>子午流注逐日按時定穴歌
屬性:甲日戌時膽竅陰。丙子時中前谷滎。戊寅陷谷陽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庚辰經(jīng)注陽
穴。
己丑太白太沖穴。辛卯經(jīng)渠是肺經(jīng)。癸巳腎宮陰谷合。乙未勞宮水穴滎。丙日申時少澤當。
戊戌內(nèi)庭治脹康。庚子時在三間俞。本原腕骨可祛黃。壬寅經(jīng)水昆侖上。甲辰陽陵泉合長。
丙午時受三焦火。中渚之中仔細詳。丁日未時心少沖。己酉大都脾土逢。辛亥太淵神門穴。
癸丑復溜腎水通。乙卯肝經(jīng)曲泉合。丁巳包絡大陵中。戊日午時厲兌先。庚申滎穴二間遷。
壬戌膀胱尋束骨。沖陽土穴必還原。甲子膽經(jīng)陽輔是。丙寅小海穴安然。戊辰氣納三焦脈。
經(jīng)火支溝刺必痊。己日巳時隱白始。辛未時中魚際取。癸酉太 太白原。乙亥中封內(nèi)踝比。
丁丑時合少海心。己卯間使包絡止。庚日辰時商陽居。壬午膀胱通谷之。甲申臨泣為俞木。
合谷金原返本歸。丙戌小腸陽谷穴。戊子時居三里宜。庚寅氣納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時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須忖。乙未太沖原太淵。丁酉心經(jīng)靈道引。己亥脾合陰陵泉。
辛丑曲澤包絡準。壬日寅時起至陰。甲辰膽脈俠 滎。丙午小腸后 俞。返求京骨本原尋。
三焦寄在陽池穴。反本還原是的親。戊申時注解 胃。大腸庚戌曲池真。壬子氣納三焦寄。
井穴關沖一片金。關沖屬金壬屬水。子母相生恩義深。癸日亥時井涌泉。乙丑行間穴必然。
丁卯俞穴神門是。本尋腎水太 原。包絡大陵原并過。己巳商丘內(nèi)踝邊。辛未肺經(jīng)合尺澤。
癸酉中沖包絡連。子午截時安定穴。留傳后學莫忘言。
上流注歌。徐氏所撰。還原化本之理。血氣所納之穴。斯昭昭矣。
<目錄>卷四下
<篇名>孫真人十三鬼穴歌
屬性:百邪癲狂所為病。針有十三穴須認。凡針之體先鬼宮。次針鬼信無不應。一一從頭逐一
求。
三針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壘入二分。四針掌后大陵穴。入寸五分為鬼心。五針申脈名鬼路。
火針三下七 。第六卻尋大杼上。入發(fā)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床針要溫。
八針承漿名鬼市。從左出右君須記。九針間使鬼營上。十針上星名鬼堂。十一陰下縫三壯。
女玉門頭為鬼藏。十二曲池名鬼臣?;疳樔砸?。十三舌頭當舌中。此穴須名是鬼封。
手足兩邊相對刺。若逢孤穴只單通。此是先師真妙訣??癫汗碜邿o蹤。
<目錄>卷四下
<篇名>八法手訣歌
屬性:春夏先深而后淺。秋冬先淺而后深。隨處按之呼吸輕。迎而吸之尋內(nèi)關。補虛瀉實公孫
是。
先淺后深陽數(shù)法。前二后三陽數(shù)定。臨泣公孫腸中病。脊頭腰背申脈攻。照海咽喉并小腹。
內(nèi)關行處治心疼。后 前上外肩背。列缺針時脈氣通。急按慢提陰氣升。急提慢按陽氣降。
取陽取陰皆六數(shù)。達人刺處有奇效。
<目錄>卷四下
<篇名>八法飛騰定十干八卦歌
屬性:壬甲之日公孫干。乙癸坤宮申脈連。庚日外關屬震卦。丙從艮位內(nèi)關便。戊日臨泣坎象
卦。后 辛日巽宮遷。丁日兌宮針照海。己應列缺與離前。
<目錄>卷四下
<篇名>三陰三陽歌
屬性:丙手太陽壬足陽。庚手陽明戊足鄉(xiāng)。焦手少陽甲足類。辛手太陰己足詳。丁手少陰癸足
論。心包厥陰乙足量。
一論甲竅陰。膽足少陽經(jīng)。乙木是大敦。肝經(jīng)足厥陰。丙少澤小腸。名為手太陽。丁心
少沖
在手鄉(xiāng)。辛少商為肺。太陰掌上詳。壬至陰膀胱。原是足太陽。涌泉腎經(jīng)穴。足上少陰鄉(xiāng)。
三焦為父手少陽。包絡足上厥陰母。
甲膽原來屬竅陰。三焦足是少陽經(jīng)。乙木屬肝名大敦。包絡同歸踝厥陰。丙似少陽少澤
鄉(xiāng)。
庚似商陽大腸絡。戊屬厲胃足陽明。
<目錄>卷四下
<篇名>血忌歌
屬性:行針須要明血忌。正丑二寅三之未。四申五卯六酉宮。七辰八戌九居巳。十亥十一月午
當。臘子更加逢日閉。
<目錄>卷四下
<篇名>逐日人神歌
屬性:初一十一二十一起。足拇鼻柱手小指。初二十二二十二日。外踝發(fā)際外踝位。初三十三
二十三。股
。初
。腕
<目錄>卷四下
<篇名>九宮尻神歌
屬性:尻神所在足跟由。坤內(nèi)外踝圣人留。震宮牙 分明記。巽位還居乳口頭。中宮肩骨連尻
骨。
為醫(yī)精曉尻神法。萬病無干禁忌憂。
<目錄>卷四下
<篇名>太乙人神歌
屬性:立春艮上起天留。戊寅己丑右足求。春分左脅倉門震。乙卯日見定為仇。立夏戊辰己巳
巽。
秋分倉果西方兌。辛酉還從右脅謀。立冬左足加新洛。戊戌己亥干位收。冬至坎方臨葉蟄。
壬子腰尻下竅流。五臟六腑并臍腹。招搖諸戊己中州。潰治癰疽當須避。犯其天忌疾難瘳。
<目錄>卷四下
<篇名>雜病十一穴歌
屬性:攢竹絲空主頭疼。偏正皆宜向此針。更去大都除瀉動。風池針刺三分深。曲池合谷先針
瀉。
更向大都針眼痛。太淵穴內(nèi)用針行。牙疼三分針呂細。齒疼根據(jù)前指上明。更推大都左之右。
交互相迎仔細迎。聽會兼之與聽宮。七分針瀉耳中聾。耳門又瀉三分許。更加七壯灸聽宮。
大腸經(jīng)內(nèi)將針瀉。曲池合谷七分中。醫(yī)者若能明此理。針下之時便見功。肩背并和肩膊疼。
曲池合谷七分深。未愈尺澤加一寸。更于三間次第行。各入七分于穴內(nèi)。少風二腑刺心經(jīng)。
穴內(nèi)淺深根據(jù)法用。當時蠲疾兩之經(jīng)。咽喉以下至于臍。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硬。
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二指三間并三里。中沖還刺五分根據(jù)。
汗出難來刺腕骨。五分針瀉要君知。魚際經(jīng)渠并通里。一分針瀉汗淋漓。二指三間及三里。
大指各刺五分宜。汗至如若通遍體。有人明此是良醫(yī)。四肢無力中邪風。眼澀難開百病攻。
精神昏倦多不語。風池合谷用針通。兩手三間隨后瀉。三里兼之與太沖。各入五分于穴內(nèi)。
迎隨得法有神功。風池手足指諸間。右瘓偏風左曰癱。各刺五分隨后瀉。更灸七壯便身安。
三里陰交行氣瀉。一寸三分量病看。每穴又加三七壯。自然癱瘓實時安。肘痛將針刺曲池。
經(jīng)渠合谷共相宜。五分針刺于二穴。瘧病纏身便得離。未愈更加三間刺。五分深刺莫憂疑。
又兼氣痛憎寒熱。間使行針莫用遲。腿胯腰疼痞氣攻。髖骨穴內(nèi)七分窮。更針風市兼三里。
一寸三分補瀉同。又去陰交瀉一寸。行間仍刺五分中。剛?cè)徇M退隨呼吸。去疾除 捻指工。
肘膝疼時刺曲池。進針一寸是相宜。左病針右右針左。根據(jù)此三分瀉氣奇。膝痛三寸針犢鼻。
三里陰交要七次。但能仔細尋其理。劫病之功在片時。
<目錄>卷四下\雜病歌
<篇名>風
屬性:半身不遂患偏風。肩 曲池列缺同。陽陵泉兮手三里。合谷絕骨丘墟中。環(huán)跳昆侖照海
穴。
肘不能屈治腕骨。偏風卻治沖陽窟。身體反折肝俞中。中風肘攣內(nèi)關突。目戴上治絲竹空。
吐涎百會絲竹同。不識人治水溝穴。臨泣合谷三穴攻。脊反折兮治風府。并治啞門真有補。
風痹天井曲澤中。少海委中兼陽輔。驚癇神庭與百會。前頂涌泉絲竹類。神闕一壯鳩尾三。
七穴治之斯為貴。風勞曲泉膀胱俞。只有膀胱七壯宜。風疰腎俞膀胱穴。三壯百會肝與脾。
風眩臨泣與陽谷。再有申脈同腕骨。風痛臨泣百會攻。肩井肩 曲池窟。兼治天井并內(nèi)間。
通前七穴不可忽??谘?斜治太淵。列缺申脈與二間。內(nèi)庭行間地五等。水溝頰車合谷連。
復有通谷不可失。十一穴治病即痊。喑啞間使與支溝。合谷魚際并復溜。靈道陰谷然谷穴。
兼治通谷疾即瘳。凡人口噤不可開。頰車承漿合谷該。風癇疾發(fā)僵仆地。風池百會灸無災。
又曰。半身不遂云中風。七處各灸三壯同。如風在左灸在右?;加揖淖蟀瑲馔āぱ殢陌?span>
會起。次及耳前之發(fā)際。第三肩井四風市。六是絕骨五三里。乃若曲池居第七。灸之神效無
可比。二椎五椎各七壯。狀如半棗核大炷。以此同灸二椎上。中風目戴不能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