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橘皮竹茹湯(嚴用和)
?。ā稘健罚?br> 【歌訣】 橘皮竹茹治嘔呃 赤茯再加姜棗煎 【詞解】①呃逆:因胃氣上逆而發(fā)出的呃聲。是氣逆 上沖,喉間呃呃作聲,連續(xù)不斷的癥狀。 【組成】橘皮 竹茹 半夏 枇杷葉 麥冬赤茯苓各 一兩(各30克) 人參 甘草各半兩(各15克) 【用法】上8味藥共研粗末,每次用四錢(12克),加生 姜5片,大棗3枚同煎,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功用】降逆止呃,清熱和胃。 【主治】胃虛有熱。癥見口渴,干嘔呃逆等。 【分析】胃熱呃逆為本方主證。胃虛為本方兼證。方中 用橘皮理氣和胃以止呃;竹茹甘寒清熱安胃,降逆止嘔,共 為君藥。枇杷葉助竹茹清降胃熱,降逆止嘔呃;半夏、生姜 和胃降逆止呃(生姜為嘔家圣藥),共為臣藥。麥冬養(yǎng)胃陰, 清虛熱;人參、大棗、甘草益氣補虛和胃;赤茯苓降心火而 清虛熱,共為佐藥。甘草兼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之用。 按:本方是嚴用和在《金匱要略》“橘皮竹茹湯”(橘 皮、竹茹、生姜、大棗、人參、甘草)的基礎上加枇杷葉、 麥冬、赤茯苓、半夏而成。二方均可治療胃虛有熱,胃氣上 逆之呃逆證。但《濟生》橘皮竹茹湯更適用于胃中氣陰俱虛 之胃熱嘔呃證,臨床多治久病虛贏,虛火上逆之嘔逆。若是 虛寒性和實熱性干嘔呃逆,均不宜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