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風濕的中藥特效方
1、 處方:鮮毛莨全草適量制法與用法:將鮮毛莨全草切碎,搗爛成糊狀,加適量白糖調勻。敷藥時將藥敷在痛點或穴位上,蓋上潮濕的紗布,固定8-10小時,當敷藥部位起泡后,取去紗布,兩天后,用消毒鑷子,揭皮包扎。效果:治好了200余例。 風濕性關節(jié)炎食療方 〖 來 源 〗: 民間藥膳方 〖 原 料 〗: 當歸15克,黃芪25克,薏苡仁50克,紅棗(去核)6枚,蛇肉200克。 〖 做 法 〗: 將當歸、黃芪、薏苡仁、紅棗分別洗凈。蛇肉洗凈,切成小塊。把全部用料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飲湯吃蛇肉,每天1料。 〖 功 效 〗: 補氣益血、祛濕除痹。用于慢性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之關節(jié)疼痛、活動不便者。 附:其他相關食療方 1、母雞一只,去毛及內臟,石榴皮100克,煮湯服食,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 2、紅辣椒十個,蘿卜一個,共搗爛,敷于患處,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敷后暫有疼痛感。 3、薏苡仁醪:薏米100克,煮成稠米粥。另用糯米500克煮成干米飯,與苡米粥混合,待冷,加酒曲適量拌勻(與制作糯米酒方法相同),發(fā)酵成為酒釀,每日隨量佐飧食用。有健脾胃,去風濕,強筋骨之作用,可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 4、王漿與蜂蜜按1:100的比例配成王漿蜂蜜作口服用。四歲以下小兒服5克,五至十歲服10克,十歲以上至成年人服20克,每日作兩次分服,連服兩個月。治療傳染性肝炎,風濕性關節(jié)炎,消化不良,神經衰弱,身體虛弱,未老先衰等癥,并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中藥秘方]治頭痛驗方 藥師資格考試 處方與用法:川芎、天麻、炒僵蠶、羌活各10克,細辛3克,陳皮6克,全蝎4只(微炒去毒),生姜3片,黃酒1杯.水煎服,3天為1個療程。 功效:祛風止痛,主治各種原因引起的劇烈頭痛??呻S癥加減。 執(zhí)業(yè)中藥師:[中藥秘方]治腰腿痛 藥師資格考試 腰腿痛多由瘀血凝聚,經絡阻滯所致。筆者根據中醫(yī)“不通則痛,通則不痛“理論,在臨床上常采用中藥熱敷療法,達到舒筋活血,溫補散瘀,消炎止痛之目的。此法簡便易行,療效頗佳?;颊卟环烈辉?。 處方:續(xù)斷、杜仲、寬筋藤、牛膝、當歸、丹參、羌活、海桐皮、姜黃各30克,防己、赤芍各20克,細辛lO克。 用法:將藥搗碎,用醋淋濕后,放布袋內蒸30分鐘,用毛巾將其包裹敷于患處,待稍降溫后可將藥包直接放于皮膚上。每日2次,每次約40分鐘, 6天為一療程。藥包用畢放陰涼通風處,可連用3天。 風濕性關節(jié)炎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辨證】實熱痹阻。 【治法】清熱解毒,社濕宣痹。 【方名】退熱通絡湯1號。 【組成】雙花45克,公英45克,生石膏45克,龍膽草30克,土茯苓30克,虎杖30克,生地15克,木通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蟬蛻15克,炙水蛭15克,烏梅10克,甘草10克,以嫩桑枝或鮮蘆根適量煮湯代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張愛國方。 中藥處方(二) 【辨證】寒濕風邪阻于筋骨。 【治法】祛風散寒,除濕通絡。 【方名】加減風靈湯。 【組成】海風藤15克,威靈仙9克,吊子風12克,苡仁15克,防風12克,豹皮樟9克,布渣葉15克,山楂肉12克,淮山藥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江世英方。 中藥處方(三) 【辨證】風寒濕侵襲,流注經絡,氣血運行失暢。 【治法】活血祛風,散寒除濕。 【方名】三痹湯。 【組成】防風9克,羌活9克,秦艽9克,苡米30克,當歸12克,制川草烏各4.5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李保朝方。 中藥處方(四) 【辨證】寒濕之邪侵襲,流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 【治法】祛風行濕,清化郁熱。 【方名】加味桂枝芍藥知母湯。 【組成】桂枝9克,麻黃9克,防風9克,附片9克,白術15克,蒼術15克,甘草15克,生姜15克,白芍30克,知母30克,石膏30克,黃柏30克,薏米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唐祖宣方 [中藥秘方]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中藥小秘方-奇方妙劑 藥師資格考試 推薦給好友 收藏本頁 中藥處方(一) 〖辨證〗風寒濕邪,瘀滯經絡。 〖治法〗活絡止痛。 〖方名〗宣絡通痹湯。 〖組成〗當歸15克,熟地15克,蒼耳子10克,蜂房10克,烏蛇20克,土鱉蟲10克,全蝎3克,蜈蚣2條,山甲珠10克,山龍30克,淫羊藿20克,雞血藤25克,蜣螂5個,海桐皮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范國方。 中藥處方(二) 〖辨證〗風濕瘀滯經絡。 〖治法〗驅風勝濕,祛瘀通絡。 〖方名〗龍蛇散。 〖組成〗地龍250克,蜂房60克,全蟲20克,白花蛇4-6條,烏梢蛇60克。 〖用法〗將上藥烘干,共研細末,過篩后裝入膠囊,每次服4-6粒,日服3次。 〖出處〗李志銘方。 中藥處方(三) 〖辨證〗腎精不充,風挾痰濕成痹。 〖治法〗填精養(yǎng)液,化濕通絡,搜風定痛。 〖方名〗地黃合劑。 〖組成〗生地60克,熟地60克,炒白術60克,淡干姜12克,制川烏6克,細辛4.5克,蜈蚣3條,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嵇書堯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