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金蓮
三寸金蓮屬於古代的審美習(xí)俗,它源於“女子以腳小為美”的觀念。女子到了一定年齡,用布帶把雙足緊緊纏裹,最終構(gòu)成尖彎瘦小、狀如菱角的錐形。雙足纏好后,再穿上綢緞或布面的繡花的尖形小鞋(弓鞋),此即為“三寸金蓮”。
有人把三寸左右的小腳稱作“金蓮”,把四寸左右的小腳稱作“銀蓮”,五寸左右的小腳稱作“鐵蓮”,這實(shí)在是毫無根據(jù)的杜撰,而且甚屬滑稽,與正統(tǒng)的纏足民俗相去甚遠(yuǎn)。事實(shí)上,一個(gè)女子,只要雙足纏成尖形并且四趾彎向足底,就一律稱之為金蓮,至於金蓮的大小則另有別論。這才是纏足民俗的本原
含義。
一位老奶奶曾經(jīng)談起她當(dāng)年纏腳的經(jīng)過說:“我是6歲開始纏腳的,一條3尺3寸長,3寸寬的裹腳布把我的腳纏得緊緊的,每天要包扎一次,使大腳趾往下折,其余4趾向腳掌下壓用布緊包緊扎,包扎好后,再用針線逢住布頭,再穿上小鞋,白日疼痛容易混過,夜里還得穿上軟底套鞋睡覺,以免腳形復(fù)原,痛得我鉆心,成夜不能入睡”。
纏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陋習(xí),即把女子的雙腳用布帛纏裹起來,使其變成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也一度成為中國古代女子審美的一個(gè)重要條件。但是,古代婦女纏足始于何時(shí),裹足小腳為什么被稱為“金蓮”?至今說法不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