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首發(fā)] 臨證用方——1、萆薢分清飲
本方主治濕熱白濁,小便混濁,尿有余瀝,舌苔黃膩等。本人多年來治療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或尿有白濁等。 本方與《丹溪心法》萆薢分清飲(萆薢、益智仁、石菖蒲、烏藥各9克)之主證恰好相反,用于下焦寒濕,濕濁下注,膏淋白濁。可見小便頻數(shù),混濁不清,白如米泔,稠如膏糊,舌淡苔白,脈沉。 如治非淋菌尿道炎,用萆薢30克,石菖蒲、黃柏、白術(shù)、車前子、茯苓、菟絲子各10克,丹參、川牛膝各15克,半枝蓮、土茯苓各20克為常用基礎(chǔ)方,隨癥狀稍做加減,臨床屢用效驗(yàn)。 如治李某某,男,41歲,于10年5月29日診,近半年來小便腥臭,內(nèi)褲有白濁浸漬,又素喜飲酒,自覺火重時(shí)小便腥臭味重,查舌質(zhì)紅苔稍黃,脈滑。濕熱下注下于焦,方用萆薢分清飲加減:萆薢20克,黃柏12克,川牛膝10克,車前子10克,土茯苓15克,丹參10克,石菖蒲10克,白頭翁10克,黃連3克(均為免煎中藥飲片)。5劑。 11月23日又診,述上次帶藥外出服用后,癥狀消失,近期又因喝酒過多再現(xiàn)前癥,但較之前癥輕,繼以上方出入:萆薢20克,黃柏12克,川牛膝10克,車前子10克,土茯苓15克,敗醬草30克,石菖蒲10克,白頭翁10克,澤瀉10克。5劑。 本文來自: 華夏中醫(yī)論壇(http://bbs./) 詳細(xì)文章參考:http://bbs./thread-90863-1-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