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學儒
歷史上風流一時、迷君傾國的紅顏女子不計其數(shù),然而能像蕭皇后那樣數(shù)經(jīng)改朝換代,總伴君王之側(cè)的女人卻是寥寥無幾。她自13歲做了晉王妃后,便開始不斷地被迫更換身份,歷經(jīng)隋煬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竇建德的寵妾、兩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后宮中的昭容,歷盡千般滄桑,盡展萬種風流,道不盡的艱辛,說不完的榮耀
后來,老番王死了,由頡利可汗繼位。按突厥人的風俗,老番王的妻妾——義成公主與蕭皇后姑嫂兩人又被新任番王接納,成為他的妻妾。雖說蕭皇后比義成公主年長,但由于她有一股中原人的新鮮汁味,還有那綽約迷人的風韻,頡利可汗更鐘情于她。 10年后,也就是唐太宗貞觀四年,唐朝派大將李靖打敗突厥,要回了蕭皇后。 這時蕭皇后已是48歲的半老徐娘了,而唐太宗李世民才33歲。蕭皇后入朝時,李世民見她沒有一絲老態(tài),云髻高聳,霧鬢低垂,腰似楊柳,臉似牡丹,美眸流盼,儀態(tài)萬千,依然吊人口味、誘人心弦,令李世民一見傾心。才華蓋世、一世英明的李世民望著比一般的少女又多了一分成熟、多了一分大方、多了一分深沉、鮮果般誘人的蕭皇后,不禁為之心旌搖曳;蕭氏飽經(jīng)離亂而孕育出來的楚楚可憐的情態(tài),更加令李世民愛憐。 李世民在蕭皇后身上體會到成熟女人的一種風韻、一種魅力、一種激情、一種實實在在的浪漫,更感受到一種類似姐姐與小母親般的溫馨,這使他為繁重國事所累的心得到撫慰。他顧不得年齡的懸殊,更不在乎外人的說三道四,就這樣,唐太宗封蕭皇后為昭容,蕭皇后又成了大唐天子李世民的愛姬。 李世民畢竟是一代明君,他為了避免重蹈隋煬帝的覆轍,勤政廉潔,勵精圖治,日子過得十分節(jié)儉。但是蕭皇后來到宮中時,他還是破格舉行了一次盛大的宴會來歡迎她,以表達對她的重視和愛意。唐太宗以為這種場面已夠豪華了,因此問身旁的蕭昭容:“卿以為眼前場面與隋宮相比如何?” 其實,眼下這點排場距離隋宮的豪奢情形差得遠了!對此,蕭昭容只是平靜地說道:“陛下乃開基立業(yè)的君王,何必要與亡國之君相比呢!” 這一句話,說得唐太宗萬分驚訝。唐太宗立即明白了她話中的含義,他不僅被她的容貌所深深吸引,也深為她的明曉事理和言語得體而折服,對她愈加敬重和疼愛了。 蕭皇后在唐宮中度過了18年平靜的歲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