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肺腑① 曹雪芹 一、教學目的: 1.體會本文語言的藝術性; 2.了解寶黛在戀愛時期所表現(xiàn)出的叛逆行為、思想,體會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 3.掌握從人物對話、心理描寫中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學習通過人物對話和人物心理活動來進行人物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人物復雜細膩的感情的寫作技巧。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從人物對話、心理描寫中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2.難點:本文語言的藝術性。 三、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 《紅樓夢》描寫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以及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姻悲劇。寶玉和黛玉的戀愛經歷了初戀、熱戀、和成熟三個階段,“訴肺腑”事件是他們戀愛轉入成熟的標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紅樓夢》第三十一回、第三十二回的節(jié)選《訴肺腑》。 二、“金玉良緣”之說: 寶玉一落胞胎,嘴里便銜下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正面刻有“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八字。寶釵項圈上有一金鎖,上面刻著癩頭和尚送的八個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這兩句與寶玉的兩句恰正好是一對兒。薛姨媽對別人說,寶釵的金鎖有個和尚說過,只等有玉的便是婚姻。實際這是薛家的良苦用心,巧意安排。 三、“木石前盟”之說: 據(jù)說賈寶玉前世本是女媧補天剩下的一塊頑石,因媧皇未用,自己各處游玩。一日,來到警幻仙子處,那仙子知他有些來歷,于是把他留在赤霞宮中,為他起名叫神瑛侍者。他常在西方靈河岸上行走,看見那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絳珠仙草,十分嬌娜可愛,逐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才得久延歲月。后來因受天地精華,復得甘露滋養(yǎng),遂脫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修成女體,終日游于離恨天外,饑餐覓情果,渴飲灌愁水。只因尚未報答灌溉之德,因此心中郁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常說,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無此水可還,他若下世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還得過了。 四、整體把握: 《訴肺腑》節(jié)選自《紅樓夢》第三十一、三十二回,寫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經過了初戀、熱戀以后達到成熟階段的人物對話和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了人物復雜細膩的感情。本文中作者集中筆力描寫了寶玉和黛玉在相互了解和志趣相同的基礎上產生的愛情,這種愛情和歷來文學作品中所描繪的才子佳人愛情不同。后者受到封建勢力的壓迫時,從他們本身的幸福出發(fā),有時雖然也表現(xiàn)了反封建的思想傾向,但由于他們的人生道路和封建統(tǒng)治階級有其根本一致之處,最后往往以夫榮妻貴的團圓結束。而寶黛的愛情是建立在共同反對封建主義人生道路的基礎上,帶有明顯的叛逆性質,因而更加偉大,更加可貴。 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愛情婚姻悲劇是《紅樓夢》故事情節(jié)的主線。寶黛青梅竹馬,日久生情,但彼此都無法吐露心聲。因此,二人經常因小事發(fā)生爭吵,實際上是在以這種特殊的方式試探對方的感情。課文所寫的是最后一次試探,寶黛終于傾訴肺腑,吐露心聲,表明他們的愛情已經成熟。 寶黛之間是木石前盟,既是命中注定的,又是自然發(fā)生的。與此相對,是釵玉之間的金玉良緣,它帶著幾分世俗氣息,有人力撮合的痕跡。由于寶釵的存在,使黛玉感到了莫大的威脅,也使寶玉曾經有過短暫的迷惘。黛玉由此而來的嫉妒與不安,是她與寶玉發(fā)生爭吵的主要原因。寶玉雖然用情廣泛,但他對黛玉還是一往情深的。二人的感情基礎,首先是青梅竹馬,其次是“知己”之感,即文中黛玉所想“你既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為你之知己矣”。文中還特意描寫了黛玉偷聽寶玉、湘云、襲人的談話的場景,回顧了寶釵和黛玉在對待寶玉的仕途經濟問題上的不同認識。寶玉對湘云很不客氣,也表明了寶玉自己厭惡仕途經濟的鮮明態(tài)度。所以,寶黛的思想基礎是一致的,那么下文再描寫他們訴肺腑就是水到渠成了。 第二課時 五、鋪墊: 意味深長的兩件小事: 1.史湘云拾到了寶玉的金麒麟,湘云、寶玉儼然又是一對金玉良緣。寶釵的存在已是很大的問題,現(xiàn)在爽朗可愛的湘云又好像要成為愛情的競爭對手,難怪黛玉會憂心忡忡。 2.湘云送襲人禮物,襲人則央煩湘云做針線活,兩人還談起了十年前的悄悄話,說明寶玉和湘云也有著青梅竹馬的經歷,這也是黛玉感到威脅的重要原因。 偷聽別人談話本來不是光明正大的行為,黛玉也從不屑于做這樣的事,但現(xiàn)在情況特殊,黛玉也就不得不在無意之中出此下策了。這也表現(xiàn)了黛玉的癡情。其實,湘云在這里起激化矛盾沖突的作用,是為寶黛訴肺腑作鋪墊的。 六、感情的含蓄 寶黛愛情日漸成熟,二人卻遲遲不能表明心跡,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首先,二人年紀不大,都是初戀的感覺,彼此十分珍惜,自然不能造次。 其次,當時的社會是不允許自由戀愛的,只能通過父母之命與媒妁之言來實現(xiàn)婚姻,私下產生的愛情被視為下流,是社會的禁忌。 寶黛都生活在大家庭, 禮法嚴格, 感情的表達自然是十分含蓄的。 七、寶黛訴肺腑分五個層次: 一是雙方因金玉之說而爭吵,彼此拭汗。 二是寶玉說出“你放心”三字,黛玉催促他繼續(xù)解釋這三字的含義。 三是當寶玉明確說明為什么你應該放心時,黛玉“如轟雷掣電”,內心反響非常強烈。 四是黛玉說出“你的話我早知道了”一語,表明自己已經放心,也讓寶玉放心,訴肺腑得以完成。 五是尾聲,寶玉誤把襲人當成黛玉,癡迷地說出“睡里夢里也忘不了你”這樣的話。這是寶玉最明確的情感表白,卻不免唐突,妙在黛玉沒聽見,而讀者已洞見其胸臆。這些話被襲人聽見,又為這個大丫鬟后來到王夫人處告狀埋下了伏筆。 八、問題探討: 1.文中哪些話為肺腑之言,請舉例。 明確:“好妹妹,你別哄我。果然不明白這話,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連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負了。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P60) “好妹妹,我的這心事,從來也不敢說,今兒我大膽說出來,死也甘心!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這里,又不敢告訴人,只好掩著。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夢里也忘不了你!”(P60) 2.第三段和第五段中黛玉、寶玉、湘云和襲人的語言,表現(xiàn)了各自什么樣的性格側面? 明確: 寶玉:通過他與湘云、襲人和黛玉的對話,充分表現(xiàn)了他厭惡仕途經濟,不愿與士大夫交接,蔑視封建道德倫常規(guī)范,熱烈追求志同道合的伴侶,具有強烈的叛逆性格。訴肺腑之言,表明他癡迷,言語造次,是性情中人。 黛玉:對理想的愛情執(zhí)著地追求,她與寶玉心靈相通、志趣相投。 盡管為了得到專一的愛情整日以淚洗面,心病日甚,但她的內心仍蘊積著反抗的情緒,她被寶玉視為從來不講“混帳話”的知己。──言語含蓄、謹慎,性格內向。 湘云:在本文中雖也勸說寶玉要熱心仕途,多結交官宦,講談經濟學問。但封建禮教對她的影響遠不及寶釵那樣深。她的言詞表現(xiàn)出她的嬌憨活潑、開朗豪爽的性格特征。──言談爽利,有口無心,性格開朗。 襲人:在文中和湘云一起對寶玉的規(guī)勸,表明了襲人與寶釵所遵奉的行為規(guī)范是一致的。寶玉發(fā)怔時誤把她當作黛玉而發(fā)出的內心隱情使她十分震驚,她很快向王夫人發(fā)出寶玉有可能越出禮法之外的警告,以此表明她的忠心,表明她合乎封建道德規(guī)范立場??傊?,她是一個馴服的女婢。──言語溫和,投人所好,性情溫柔。 3.《紅樓夢》中圍繞著賈寶玉,形形色色的人物紛紛登場,展開了一場“奪取寶玉”的婚姻冷戰(zhàn),沒有硝煙,也沒有刀劍,卻有陣陣寒氣。這對寄人籬下無依無靠而對愛情執(zhí)著追求的林黛玉來說,是多么的憂慮、猜疑、擔心!寶玉深深地懂得黛玉的心情,所以他要對黛玉進行勸慰。“你放心”三字,話卻少,內涵多,它既是賈寶玉對多愁善感弄得一身病的林黛玉的關懷、體貼、勸慰,讓她不要憂慮,不要猜疑,不要擔心;也可以看成是賈寶玉對林黛玉的“愛情的承諾”。 4.本文在刻畫林黛玉形象上注重的是心理活動描寫。速讀第四、五段,分析這里的心理描寫刻畫了林黛玉的哪些性格特點? 明確:第四段寫林黛玉知道史湘云有個“金麒麟”,又忽見賈寶玉有個“金麒麟”,又見二人到一起,心里“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風流佳事來”。這一心理描寫刻畫出林黛玉的“敏感多疑”,當林黛玉剛走來,正聽見史湘云說經濟一事,寶玉又說:“林妹妹不說這樣的混帳話,若說這話,我也和她生分。”黛玉聽后,心里感慨萬千,這段心理描寫刻畫出黛玉的“多愁善感”。 第五段中寶玉、黛玉相見,用“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瞧”“怔”“怔怔”等行為描寫,進一步刻畫了黛玉的心理活動,她是那么地愛寶玉,也表現(xiàn)了黛玉“多疑、善感”的性格特點。 九、作業(yè): [練習]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