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李煜兩首《漁父》詞賞析 漁父(浪花有意千重雪)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解析:浪花仿佛是有意地歡迎我,卷起了千萬重的飛雪。桃花李花默默地站成了一隊,讓我感受到了春天。一壺美酒在手上,一根釣桿在身邊,世上像我這樣快活的人有幾個呢! 名家點評: 詞史上最早寫《漁父》詞的,是唐代的張志和。李煜這首詞,繼承的是張志和的“漁父家風”,寫漁父的快樂逍遙。開篇選取兩 個場景來表現(xiàn)漁父的生活玩境,一是江上,千里浪花翻滾如雪,一望無際,境界闊大。浪花翻滾,本是“無意”,而詞人說“有意”,就寫出了漁父與大自然的親和感。江濤有意卷起雪浪來娛樂漁父的身心,襯托出漁父心情的快樂輕松。岸上,一排排的桃花李花,競相怒放,把春天裝點得十分燦爛。江上岸中所見,盡是美景。接著寫漁父的裝束和生活,身上掛著一壺酒,手里撐著一根竿,想到哪就把船撐到哪里,想喝酒隨時都可以喝上幾口,高興了就唱首漁父歌,多自由,多快活!這世上像我這樣的自由人,能有幾個。結句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寫出,實是作者對漁父的羨慕,就像王維《渭川田家》詩里所說的“即此羨閑逸。”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棹: 1 zhào ◎ 劃船的一種工具,形狀和槳差不多。 ◎ 劃船:“或命巾車,或~孤舟”。 ◎ 船:~夫(船家)。歸~。 2 zhuō ◎ 同“桌”。 1 綸:lún ◎ 釣魚用的線:垂~。 ◎ 古代官吏系印用的青絲帶。 ◎ 現(xiàn)用作某些合成纖維的名稱:錦~。滌~。 2 綸:guān ◎ 〔~巾〕古代配有青絲帶的頭巾。 縷:lǚ ◎ 線:千絲萬~。不絕如~。 ◎ 泛指線狀物。 渚:zhǔ ◎ 水中小塊陸地:洲~?!铩|x頭~(中國江蘇省無錫市太湖邊的一處著名風景區(qū))。 解析:在春風中我蕩著一葉小舟,相伴我的呢只有一根蠶絲和一個魚鉤,眼望著長滿鮮花的小洲,手舉著斟滿美酒的瓦甌,在無邊的波浪中我擁有了自由。 名家點評: 這首《漁父》詞寫來與前一首不同。前一首著重寫漁父的快活,這一首寫漁父的自由。詞中連用四個“一”字而不避重復,是詞人有意為之,為的是強調漁父一人的獨立自由。我們可以想象漁父駕著一葉扁舟,劃著一支長槳,迎著春風,出沒在萬頃波濤 之中,何等瀟灑自在。他時而舉起一根絲線,放下一只輕鉤;時而舉起酒壺,看著沙洲上的春花,心滿意足地品著美酒。宋代歐陽修晚年自號六一居士,他家藏書一萬卷,集錄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置酒一壺,加上他一個老翁,所以自號六一。李煜詞中這們漁父,也可以稱六一漁父:一葉舟,一支槳,一綸絲,一只鉤,一壺酒,一個漁翁。李煜這兩首詞,寫來情調悠揚輕松,應該是亡國前所作。據宋劉首醇《五代名畫補遺》記載,李煜這兩首詞是題畫詞,原畫名《春江釣叟圖》。這兩首詞,也有畫境??上г嬕咽?。要是原畫也流傳下來,我們就可以體會詞畫相得益彰的妙處了。 這兩首漁父詞,是李煜題在別人所畫的一副《春江釣叟圖》上的。 此詞的背景:南唐太子李弘冀——李煜的兄長,對李煜“一目二瞳”的“帝王相”一直心懷猜忌,為了躲避打擊,李煜一頭扎進故紙堆,身在宮廷卻浸在文藝世界里,一心向往隱士生活。 從嘉,就是李煜,登基以前叫李從嘉。 這種皇宮隱士的生活,對李煜是非常合適的。文學世界,藝術世界,對于他來講不僅是個避難所,更是一個廣闊的精神家園。他在中間不僅找到了安全感,還真的獲到了感覺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快樂。李煜給自己取了一大堆外號,什么鐘隱,鐘山隱士,蓮峰居士,鐘峰隱者,鐘山白蓮居士等等,他就是要向世人宣告,他要當隱士的決心,在這個時期內,他縱情地歌唱隱士的生活。這兩首詞就是這個時候的作品。 這里漁父的生活,實際上是隱士的生活,因為古代的漁翁長年生活在青山綠水之間,看起來自由自在,所以在古人的眼中,是瀟灑、浪漫的行為藝術家,是隱士的標準像。 李煜這兩首詞本來是給別人題的,是給別人說話,可是在詞中,他自己跳了進去,把自己變成了那個漁翁,正在那里拍著船舷,縱情地唱“世上如儂有幾人,萬頃波中得自由!”痛快淋漓地表達著自己的愜意和快活。 關于李煜的這兩首詞,曾經有人嫌它太淺,認為是不夠委婉含蓄。其實這個“淺”正是李煜詞最大的特點,最大的好處,他往往采用直寫心臆的那種抒情手段,把自己的整個心靈一下子捧到你的面前,讓你一覽無余,那你就不得不被他那種毫無保留的真誠所感動,就在心靈上產生了強烈的感動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