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金山之戀
當金山,北攜阿爾金山,東挽祁連山,面對昆侖山,從敦煌八百米海拔一路直上到近六千米峰頂,山勢巍峨雄偉,兀自凌云、青黛籠罩,蒼涼悲壯。所以電影《英雄》單選此地拍攝外景,確信唯此不能表現(xiàn)電影中英雄之氣。
當金山又名“擋金山”,傳說宋代金兵沿烏鞘嶺西來,伺圖順祁連山南下,被這座大山擋住去路,只得返回,故名“擋金山”。
當金山是從河西走廊進入柴達木的埡口,早年是牧民從阿克塞趕羊到蘇干湖放牧走出的山道。五十年代后期,這里打通成為柏油公路,取代金鴻山口成為柴達木的北大門。
我們見到的當金山雪峰,實際是阿爾金山的東部主峰,海拔5782米。峰頂上是一個東西走向的大平臺,西高東低長約150米,山頂霧氣濃重,雪面深厚,行走時沒過膝蓋。1989年8月19日,中國甘肅省蘭州市與日本國秋田縣聯(lián)合登山隊中、日各兩名隊員從北側(cè)路線首次登頂成功。
近幾年這里已成了登山的熱點?,F(xiàn)在登主峰,一般都是從蘇干湖邊舊道班開始,沿托臘依格大坂西行約50公里,主峰腳下海拔3908米大阪泉水處,建立大本營。然后,進山在4650米建立過渡營地、在冰川粒雪盆下端5250米建立前進營地,在海拔5600米左右的第一臺階平地建立突擊營地,再突擊登頂。一路有清泉水涌、融水溪流,碎石坡面、冰川漂礫,快到頂峰時要攀登25°至35°左右的漫長雪坡,道路是異常危險。
從當金山三岔路口向左,可以一瀉千里般的到達大柴旦,中途路過浩翰的戈壁灘,現(xiàn)在從衛(wèi)星照片看,這里都是棋盤一樣的方格,那是當年地震勘探做測線留下的痕跡。沒有想到的是,這里也是難得的隕石富集區(qū)。由于亙古無人,地表平坦,干燥少雨,無遮擋植被,所以隕石不容易損毀,當年我們很多勘探隊員拿不高的工資,干著極其艱苦的工作,卻誰也沒有想到揀拾隕石。要知道,倘若一塊不大的隕石現(xiàn)在市場價格也是上千,若是好的品種那就價值連城了。如今,我們局的勘探工都借野外工作的方便,著迷般的收集隕石,不少人手中真的藏有寶呢。
當今山若是英雄男人的話,美女就是山下銀鏡般的大小蘇干湖,我們當年多次與她擦身而過,還來過湖邊拉羊糞,給水源農(nóng)場的地里施肥。這里是盆地的最低處,湖水面積100多平方公里,目前這里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保護區(qū)內(nèi)已知鳥類有61種,獸類有16種。改革開放后,阿克塞縣的哈薩克、蒙古族牧民每年夏末還在這里舉行那達慕大會,屆時豐收的牧民載歌載舞,熱鬧非凡。
“飛身一裙沙百里,抬頭唯見當金山”在冷湖工作的二十年中,我們幾乎天天都見到當金山的皚皚白雪,那時它是隔絕親人的折柳怨,現(xiàn)在它卻成了想往故人的魂牽夢。
八六年調(diào)出盆地的時候,車停在當金山頂,此時,感慨良余,思緒萬千,由于血壓高、心臟不好,想到這一次離開當金山定是和柴達木永別了!。
盡管沒有登過阿爾金的峰頂,沒有機會去參加牧民的集會,沒有揀石到隕石,但是不曾后悔,因為我們有了人生厚重的積淀。
當金山,是河東河西二十年的界山,是青年到中年的見證,是我們心中的神山!
郝玉巖
2007年7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