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投資是可復制的 如果僅從個別次數(shù)的投資結果來定義“成功與否”,那么成功的投資就難尋規(guī)律性。例如蘋果公司,即便早期最有智慧的投資者,也無法預測到喬布斯的回歸,以及IPOD\IPHONE\IPAD等系列熱銷電子產(chǎn)品的誕生。倒推三-五年前,你也無法預測到市場占有率長期第一的諾基亞,會有今天的危機。這就是為什么老巴與芒格強調(diào)穩(wěn)定性的原因:只有穩(wěn)定性才有預測性。一個人自己的成功的投資應該是可復制的,因為你遵循的是始終如一的基本原則,盡管你的能力半徑可能隨著學習而發(fā)生改變。就如同2008年曾與同事探討騰訊控股的問題一樣,正巧有網(wǎng)友說:2009年1月至今,我認為“天價”的騰訊又漲了五倍,而“低估”的招商銀行,只上漲了50%。我覺得即便讓我回到2008年,我也同樣沒有足夠的把握去投資騰訊控股。面對一個無法用傳統(tǒng)行業(yè)估值方法考察的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一家游戲收入占比超過50%的網(wǎng)絡公司,我覺得我的能力相對有限。你預測玩家會喜歡“穿越火線”游戲嗎?我不知道。即便“魔獸世界”這種全球明星級的網(wǎng)游,我也無法判斷究竟玩家什么時候會膩煩。下一個“魔獸世界”又在哪兒?我不是詆毀投資騰訊控股的投資者,相反,我覺得能把握住的投資者,當然從結果上看是非常成功的。
股市上的機會太多了,特別是市場向好時,似乎隨手都能把握很多機會。但我們不能忘了,市場是由牛熊組成的,在熊市中,似乎所有機會都成了“陷阱”。我很贊同查理芒格先生的話:如果你有能力,那么你一定知道自己的能力邊際在哪兒,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能力邊際在哪兒,那么你也一定沒有能力。但這個能力邊際,卻是需要自己對自己格外誠實。還是他的原話:“只有在童話世界里,國王才會被告知沒有穿衣服”。
有人會問:那么你對自己投資的股票就真了解嗎?對企業(yè)就真的有足夠的把握嗎?我的回到是:沒有。沒有一個人會真的對一家企業(yè)有非常充足的把握,了解到方方面面。賽斯.卡拉曼曾說過,當你了解一家企業(yè)超過70%的信息后,可能更多信息只能帶來負面的影響。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分清這個很重要。這一點,WJMONK兄的理解很透徹,他說:通常來說,對企業(yè)的學習跟蹤時間越長,對企業(yè)的把握程度也會更深。所以,投資的過程,其實也是個對該行業(yè)、該企業(yè)的學習過程。芒格說:享受這個過程吧,因為你本身就在其中。
從醒悟投資至今,堅持了自己的投資理念,無論是當年對蘇寧電器的“成長股”投資,還是目前的“價值股”投資,始終堅持了可預測能力范圍內(nèi)的“性價比”。也許錯過了很多“優(yōu)秀的偉大成長股”,但也避開了很多次驚心動魄的股災,相對而言,我對自己的投資放心。也許有時候,能睡個安穩(wěn)覺,比什么都強。這句話是賽斯.卡拉曼在2008年金融海嘯下說的。
無論是百歲老人紐伯格在1998年做空巴菲特愛股:可口可樂,還是巴菲特與查理芒格堅持拿著超過50多倍市盈率的可口可樂,并且忍受長達十年的滯漲。無論是鮑爾森做空美國兩房以及銀行股,還是巴菲特08年及09年增持富國銀行以及購買高盛優(yōu)先股股權。無論是鄧普頓爵士2000年做空科技網(wǎng)絡股,還是比爾.米勒2008年投資“低估金融股”而折翼。一切都是他們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只要是基于自己能力范圍,成熟思考后的選擇,我都認為很不錯。
我從不將自己的投資結果與其他人比較,2006-07年我見證了太多“驚人”的收益率,在那一波個股普遍10倍以上漲幅的年代,回頭來看,也不過是黃粱一夢,2008年年底作為時點考察時,大多數(shù)人的收益率在2005-2008年期間也恢復了“平常”。我們需要比較的,仍然是自己的進步。我能容忍自己的投資暫時的平庸,但絕不容忍自己去做能力以外的蠢事,即便這種蠢事的結果是盈利,例如2007年的海鷗衛(wèi)浴。
最近在看一批上市新股,感覺性價比都非常之低。例如洽洽食品,堅果炒貨類行業(yè)龍頭。56倍的2010年市盈率,賭未來樂觀25-30%的利潤復合增長。(實際上,我認為它根本做不到)。又如三江購物,30倍2010年的市盈率,賭未來15%的利潤復合增長。相比之下,我倒是覺得賭類似中國動向(KAPPA)和李寧的12-15倍市盈率和未來增長放緩風險更具有“價值”。除非中國中高端運動服飾市場不再增長,否則沒有理由整個行業(yè)龍頭企業(yè)股價和估值水平都大幅下滑。不過也沒辦法,就像有位機構的老兄所說:國家要解決中小企業(yè)融資問題,要發(fā)展民企,要轉(zhuǎn)型,都需要資本市場支持,但至于投資者賺不賺錢,本不在他們考慮范疇之內(nèi)。這個游戲和90年代資本市場為國企改制脫貧服務一樣,結果如何,師母已呆吧。2011.2.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