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最愛看的16部古典文學:對《論語》評價高(圖)![]() 朱光潛
朱光潛最愛看的16部古典文學 朱光潛是我國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翻譯家,一生著譯共700余萬言,被學界譽為“美學老人”和“一代學長”,他在《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書中,曾列出了自己最喜愛的16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 但他認為,讀書好比探險,不能全靠別人指導,自己也要花工夫去搜求。別人只能介紹,抉擇還要靠自己。他還建議說,那些“值得讀的”經(jīng)典之書至少須讀兩遍,一遍快讀、一遍慢讀??熳x以了解全篇大旨與特色,慢讀則應該以批評態(tài)度衡量書的內(nèi)容。 1、《詩經(jīng)·國風》 朱光潛點評說,《詩經(jīng)》是中國純文學之祖,其中的《國風》多為歌謠,其中的內(nèi)容大多原本是言情的,到后來,被當時的聘享賦詩引用來暗射當時政教問題,本來就是斷章取義。后代的研究者因此說《詩經(jīng)》的內(nèi)容是諷頌、是政教,其實是一種歪曲理解。 2、《古詩源》作者:沈德潛 3、《楚辭》 4、《莊子》 5、《李太白集》 6、《陶淵明集》 7、《花間集》作者:趙崇祚 8、《詞選》作者:張惠言 如果對中國古典詩詞小說感興趣,朱光潛建議,除了《楚辭》及陶李杜諸集外,一般人可從選本入手。但是由于選本甚多,而選者又各有偏重,難得盡滿人意。他表示,詩的選本,他推薦沈德潛的《古詩源》;詞的選本他推薦趙崇祚的《花間集》、張惠言的《詞選》和朱彊邨的《宋詞三百首》。小說方面看看《水滸》、《紅樓夢》及其他數(shù)種,也就可知其梗概了。 9、《昭明文選·書箋》作者:蕭統(tǒng) 朱光潛認為,《昭明文選》是選學之祖,詩文兼收,是治辭章者的必讀書。他對《昭明文選》的書箋部分尤其留心揣摩,他點評說,在《昭明文選》中,曹丕、曹植兄弟與吳質(zhì)、陳琳諸人的來往書札,已開了六朝綺麗的風氣,這一風氣到齊梁愈演愈烈。寫信如寫字繪畫已自成一種藝術(shù),寫信者都有意在這上面做文章,仿佛叫收信人不僅知道信的意思,還要把它當作一件珍貴的作品留存,隨時可以取出賞玩。 10、《史記》作者:司馬遷 朱光潛對于《史記》中項羽要烹劉邦父親的情節(jié)印象比較深刻,他曾在《談書牘》一文中專門提及,認為文中記錄的劉邦答辭意味豐厚:“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爾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寥寥數(shù)語把劉項二人性格完全刻畫了出來。項羽粗暴魯莽,劉邦臨危不亂,話帶有打官腔、輕蔑、狠毒、果決,還有一絲冷幽默。 11、《杜工部集》 12、《宋詞三百首》作者:朱彊邨 13、《水滸傳》作者:施耐庵 14、《紅樓夢》作者:曹雪芹 15、《論語》 16、《世說新語》作者:劉義慶 朱光潛對《論語》的評價比較高,他認為無論從思想或是從藝術(shù)的觀點看,《論語》都是一部絕妙的書,可以終身咀嚼,學用不盡的。他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很歡喜《世說新語》,為書中所寫的魏晉人風度和所載的妙語所吸引,后來又以風度語言的標準去看《論語》,發(fā)現(xiàn)以《世說新語》較《論語》,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