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2月04日
一、燉煮類–湯 番茄牛肉湯 [原料]牛腿肉100克,番茄醬50克,白糖10克,精鹽2克,味精1克,洋蔥半個,胡萊菔15克,芹菜15克,香葉半片,面少司20克,煮熟的胡萊菔丁15克,罐頭豌豆15克。 [制法] 1.將牛肉洗凈待用;洋蔥、胡萊菔切塊;芹菜擇洗干凈,切段。 2.將牛肉放入熱水大鍋內(nèi)、放水600克,旺火煮開,撇去血沫,移到微火上,放入洋蔥、芹菜、胡萊菔,香葉,煮2-3小時,至肉熟截止。煮湯過程中,要不斷撇浮沫,以連結(jié)湯清。 3.將煮熟牛肉撈出,切成塊,放回湯內(nèi),依次放入番茄醬、白糖、精鹽、味精、面少司調(diào)勻,再放入煮熟的胡萊菔丁、罐頭豌豆即成。 [特點]湯色紅,味酸甜可口。 萊菔塊燉牛肉 [原料]牛肉100克,胡萊菔50克,白萊菔100克,醬油20克,蔥、鹽、姜、料酒各5克。 [制法] 1.將牛肉洗凈,切成塊;將胡萊菔削去皮,切成滾刀塊,用開水焯過。 2.將牛肉入鍋用醬油、鹽、料酒拌勻,并放蔥、姜,加水蓋過牛肉,待將要燉爛時,放紅、白萊菔,至燒酥爛入味時即成。 [特點]味清淡,肉酥爛。 牛肉丸子湯 [原料]牛腿肉250克,雞蛋50克,蔥頭100克,胡萊菔100克,山藥蛋薯100克,豌豆20克,雞油50克,精鹽適量,胡椒粉1克,味精3克,雞沒有菜的湯800克,香葉少許,干辣子少許,香桃適量,酸牛奶油5克。 [制法] 1.牛肉洗凈切成塊。蔥頭(三分之一)去皮以及肉放在一升引絞刀絞兩遍,把肉再用刀剁一遍,放在盆內(nèi),放上鹽、胡椒粉、味精、雞油、雞蛋用木棍攪拌,再加水50克,隨倒隨攪以及,成肉泥。 2.起熱水大鍋一個,放入開水,用手把肉餡擠成丸子放在開水鍋內(nèi),共擠40個。開后丸子漂起,把原湯撇出,在冷水里把丸子浮沫洗去,倒在羅內(nèi)控凈水分。山藥蛋薯、胡萊菔、蔥頭均去皮洗凈,切成小方丁。 3.起鍋放入雞油,燒到五成熱,把山藥蛋薯、胡萊菔、蔥頭放入,隨放香葉、香桃、辣子,用半炒、半燜的要領(lǐng),將素菜燜熟,放入雞沒有菜的湯、丸子、豌豆、味精以及鹽,上火見開,倒入湯盆內(nèi),把香桃、辣子、香葉取出,上澆酸牛奶油即成。 [特點]色白綠,味鮮,稍帶香桃酸味。 蛋蓉牛肉羹 [原料]牛肉300克,雞蛋100克,高湯1 000克,精鹽2克,味精l克,胡椒粉1克,香油5克,濕淀粉30克,葷油25克,紹酒10克。 [制法] 1、將牛肉剁成泥狀,插手鹽、酒、味精、胡椒粉及適量高湯,打成稀糊狀;雞蛋打成蛋液備用。 2.旺火燒酒作坊,下葷油燒熱,插手酒、高湯、牛肉泥、精鹽、味精、胡椒粉燒沸,加濕淀粉勾芡,將已經(jīng)攪勻的雞蛋淋入鍋里,加香油攪勻即成。 [特點]湯汁稠密,口胃鮮淡。 二、燒燴類 煨牛蹄 [原料]牛蹄2500克,姜塊25克,黃湯50克,蔥段25克,精鹽適量,味精3克,醬油30克,姜末5克。 [制法] 1.將牛蹄腳的外皮剝?nèi)ィ胚M沸水鍋中焯一下,撈起,刮洗干凈,切成段;取碗1個;放醬油、味精1克、姜末調(diào)勻成調(diào)味碟。 2.取沙鍋1個,放入牛蹄,加清水淹沒,置火上燒沸,撇去浮沫,放入黃湯、蔥段、姜塊(拍松),移小火上煨至牛蹄軟爛、湯濃色白時,加精鹽、味精2克調(diào)好口胃即成,隨上調(diào)味碟蘸食。 [特點]牛蹄軟爛,湯濃色白,味道咸鮮。 沙茶牛肉串 [原料]凈牛腿肉400克,白糖5克,椰油50克,生油15克,沙茶醬100克,精鹽5克,五香粉3克,黃湯35克,雞蛋1個,蘇打粉1克。 [制法] 將牛腿肉切薄片,用白糖、精鹽、黃湯、蘇打粉;生油、五香粉、清水250克拌勻,磕入雞蛋打散拌勻,腌15分鐘,用鋼針串起,片與片之間稍留空隙,然后涂上椰油,放明火上慢慢烤熟,火宜小,并不停地翻滾轉(zhuǎn)動牛肉串,使其受熱均勻??臼祀x火,用餐巾紙撣去牛肉串上的浮灰,整串放盤中,帶沙茶醬、椰油上桌。 [特點]色褐,質(zhì)嫩,鮮香。 燜牛舌 [原料]牛舌2000克,黃湯10克,山藥蛋薯250克,精鹽4克,八角茴香3克,醬油100克,姜塊5克,白糖40克,蔥段15克,濕淀粉10克,植物油500克(實耗100克),青蒜塊5克。 [制法] 1.將牛舌刮洗干凈,切小塊,入沸水中燙透,撈起;山藥蛋薯洗凈,去皮,切小塊,入八成熱的植物油鍋中炸至外脆色黃時,倒入漏勺瀝去油;姜塊洗凈,拍松。 2.沙鍋上火,倒入牛舌塊,加清水淹沒,下姜塊、蔥段、醬油、白糖、精鹽、黃湯燒沸,下八角茴香,蓋嚴蓋,移小火上燜至八成爛時,放入山藥蛋薯塊,接續(xù)燜爛,用濕淀粉勾薄芡,撒入青蒜末即可起鍋上桌。 [特點]咸鮮可口,酥爛味香。 [原料]牛腦1 500克,姜塊5克,蔥段50克,八角茴香4枚,黃湯25克,醬油120克,味精1克,白糖25克,植物油75克,干辣子2克,香醋1克,胡椒粉1克,濕淀粉10克,精鹽1克。 [制法] 1.將牛腦洗一次,撕去血筋,漂清,用開水燙一遍,撈起,切成小塊;姜塊洗凈,拍松;干辣子去蒂,切段,去籽,用少許開水泡透。 2.炒鍋上旺火,放人植物油燒熱,下姜塊、蔥段、八角茴香、干辣子略炸,放進牛腦,烹入黃湯,加醬油、白糖、香醋、精鹽、胡椒粉,再放清水適量,蓋上蓋,燒至湯汁濃稠、牛腦軟爛時,倒人泡辣子的水,加味精,用濕淀粉勾薄芡,炒勻即可裝盤。 [特點]色澤醬紅,牛腦軟爛,咸鮮香辣。 燜丁香牛排 [原料]牛里脊肉1 500克,胡椒粉2克,丁香15克,精鹽5克,洋蔥1個,醬油40克,味精1克,白糖3克,牛肉沒有菜的湯500克,黃湯15克,香葉2片,姜塊5克,生油500克(實耗120克)。 [制法] 1.將牛里脊肉洗凈,剔去筋,切成塊,用刀背捶成扁圓形的餅狀,放入盤中,加精鹽、胡椒粉、黃湯5克拌勻;洋蔥去皮,洗凈,一切兩半。 2.炒鍋上旺火,放入生油燒至七成熱時,下牛肉餅炸至金黃色,撈起瀝油。取沙鍋1個,放入炸好的牛肉餅,倒入牛肉沒有菜的湯,加黃湯10克、洋蔥、姜塊、丁香、香葉、醬油、白糖,置旺火上燒沸,移至小火上燜至八成爛時,下味精再燜約10分鐘即成。 [特點]湯濃味厚,郁香適口。 咖喱牛肉干 [原料] 牛肉500克,干辣子3克,姜10克,大蔥20克,芹菜20克,白蘭地酒20克,蒜瓣10克,蔥頭20克,咖喱粉20克,香葉半片,胡椒粒1克,味精3克,砂糖25克,辣醬油5克,植物油200克(實耗40克),精鹽10克。 [制法] 1.把牛肉剔去筋,洗凈,切成6厘米粗的長條,入冷庫凍硬取出,用薄刀切成薄片。 2.往油鍋倒入植物油,上火燒熱,把牛肉陸續(xù)下鍋,在旺火上炸成干,撈出,放入燜鍋。 3.將蔥頭、蒜瓣、姜去皮,芹菜去筋,洗凈,切成片;把辣子洗凈;將大蔥去老皮,切成段。 4.向煎盤內(nèi)倒入植物油20克,上火燒熱,把干辣子下入,炒出香味時,下入蔥頭、芹菜、大蔥、蒜、姜,待蔥呈黃色時,下入咖喱粉,炒出咖喱香味時加開水25克,放入香葉、胡椒粒、白蘭地酒、砂糖、辣醬油、味精、精鹽,在微火上?20分鐘,即用羅把?好的咖喱汁濾入燜鍋晾涼。 [特點]色深黃,味辣而香,適于冷餐會。 紅燒牛腩子 [原料]生牛腩子500克,豆豉10克,味精2克,醬油5克,糖5克,姜片25克,八角茴香3粒,高湯1000克,蒜末5克,濕淀粉25克,紹酒5克,生油適量,鹽3克。 [制法] 1.先把牛腩子沖刷干凈,用沸水焯至九成熟,取出切成小方塊。 2、炒鍋上火,倒油燒熱,放豆豉、蒜末爆香,插手味精、鹽、醬油、糖、姜片、八角茴香、高湯,煮沸后下牛腩子、紹酒,燒沸,用濕淀粉勾芡起鍋即成。 [特點]湯汁稠密,口胃鮮香。 三、涼拌類 姜絲拌百葉 [原料]牛百葉500克,姜絲15克,蔥、姜、蒜瓣兒泥、醬油、料酒、白糖、味精、醋、香油,沒有菜的湯各適量。 [制法] 1.將牛百葉放入水中燙一下,撈起放到冷水里,刮凈黑膜衣,換清水洗凈,牛百葉呈雪白的顏色時,瀝水待用。 2.炒鍋放到中火上,放入清水,燒開,放入蔥、姜、牛百葉、料酒,煮4小時擺布,待牛百葉達到八成熟時,撈出瀝湯。涼后,切成細絲(越細越好)。 3.炒鍋放到中火上,放入沒有菜的湯,燒開,放入牛百葉絲燙一下,撈起瀝湯,涼后裝盤,放入姜絲,將蒜瓣兒泥、醬油、白糖、醋、味精、香油對成汁,澆至牛百葉上即可。 [特點]香鮮味美,飲酒好菜。 涼拌牛肉片 [原料] 熟牛腿肉300克,蒜頭10克,番茄少司50克,米醋2克,嫩黃瓜200克,白糖100克,香油50克,精鹽3克。 [制法] 1.將熟牛腿肉切成薄片,放大碗中;蒜頭剝?nèi)テ?,洗凈,拍碎,剁成細末;嫩黃瓜洗凈,切成片,用精鹽略腌,擠去水。 2.將熟牛腿肉片、黃瓜片同放大碗中,加蒜末、番茄少司、白糖、米醋、香油拌勻,裝盤即成。 [特點]酸甜味香,清利落口,夏令冷菜。 伉儷肺片 [原料]牛肉500克,牛雜(肚、肝、心、舌、千層肚、頭皮)500克,油酥落花生米末30克,鹽鹵500克,醬油30克,香油20克,花椒粒5克,味精1克,八角茴香10克,花椒粉1克,錫蘭肉桂1克,精鹽30克,料酒10克,辣子油適量。 [制法] 1.將鮮牛肉、牛雜洗凈,牛肉切成6厘米寬的條,入清水鍋內(nèi),用旺火燒沸,去掉浮沫撈出。 2.炒鍋置中火上,插手老鹽鹵500克,放入香料包(內(nèi)裝花椒粒、錫蘭肉桂、八角茴香),再加適量清水、料酒,將牛肉、牛雜放入,用旺火燒沸,去浮沫,改用小火燒18~20分鐘,將火力壓小,煮至牛肉、牛雜熟而不爛,撈出晾涼。 3.取碗一個,舀入原鹽鹵,加味精、辣子油、花椒粉、醬油,調(diào)成味汁。 4.晾涼的牛肉、牛雜切成4厘米長、2.5厘米寬、0.2厘米厚的片,混淆在一起,淋上味汁調(diào)勻,盛入盤內(nèi),撒上油酥落花生米末以及香油即成。 [特點]色澤美觀,質(zhì)嫩,麻辣濃香。 拌牛蹄黃 [原料]牛蹄1個,花椒粉、辣子油、凈蔥、凈姜、味精、精鹽、酒各適量。 [制法] 1.將蔥一部分切成段,一部分切成馬耳形;姜切片。 2.牛蹄洗凈,用水煮透,撈出去皮,再把它加蔥段、姜片用水煮爛,撈出去骨(連結(jié)形狀整潔),用水浸泡1小時,撈出,再用少量蔥段、姜片、酒以及水煮透,用原湯浸泡,涼后撈出晾上。 3.把牛蹄掌切成薄片,用鹽、味精拌勻,鹽化后插手花椒粉、辣子油以及馬耳蔥,拌勻即可。 [特點]口胃麻辣鮮香,肉質(zhì)脆嫩。 [附注] 牛蹄黃是指牛蹄掌的兩瓣。一般環(huán)境下,牛蹄的其它部分可與之同拌。別的,牛蹄筋兒也可用此法做。要是用白鹵湯,鹵爛后再拌,則更好。牛蹄去骨后可用紅鹵湯鹵后吃。羊蹄也可按此法做。 四、醬鹵腌類 五香烤鹵牛肉 [原料]黃牛后腿肉500克,姜片30克,蔥段10克,川鹽30克,白糖50克,冰糖50克,醬油100克,花椒粉10克,香油10克,丁香、白芷、砂仁、蔻仁各5克,錫蘭肉桂2.5克,甘草1克,柰子2.5克,草果、八角茴香各1個,花椒7.5克。 [制法] 1、將牛肉切成2–三個大小相符的長方塊,洗凈浸漂30分鐘,再揩干水分,拌入川鹽、姜片、蔥段,腌漬1小時后撈起,用溫開水把牛肉淘洗干凈,揩干水分,掛入烤爐內(nèi)烤至剛熱即取出(烤制中,要不斷翻滾轉(zhuǎn)動,連結(jié)受熱均勻)。 2.將丁香、白芷、砂仁、蔻仁、錫蘭肉桂、甘草、柰子、草果、八角茴香、花椒裝入干凈的布袋中扎緊,制成鹵藥袋。 3.鍋內(nèi)放清水250克,插手冰糖燒開,再加清水400克、白糖、醬油、把包好的鹵藥袋放入湯中,用旺火燒開,打盡沫子,然后用微火熬煮,待湯中五香味已經(jīng)濃時,將藥袋取出即成鹵湯。 4.將烤熟的牛肉放入燒開的鹵湯中,用微火煮2小時,連結(jié)軟而不爛,然后將牛肉撈出晾涼,刷上花椒粉、香油即成。 [特點]色澤紅亮,五香味濃,軟而不爛,帶著利便。 熏牛肉 [原料]黃牛肉500克,白豆油15克,熟芝麻3克,酒槽汁5克,花椒粉1克,干辣子4克,蔥屁股20克,生姜1克,雞湯100克,白糖4克,川鹽15克,香油10克,植物油300克(實耗80克)。 [制法] 1.選用黃牛的脊背肉,去掉浮皮,連結(jié)無皮無筋、潔凈(忌水洗),切成大小相符、厚薄均勻的肉片。 2.把切好的牛肉放在盆內(nèi),加之花椒粉、干辣子,生姜、蔥節(jié)、川鹽、白豆油、酒糟糕汁、白糖,拌勻腌漬40-60分鐘后,原盆入籠用旺火蒸約30分鐘。揀去蔥節(jié)、生姜、干辣子,撈出牛肉,盆內(nèi)原汁待用。 3.炒鍋上火,倒油燒至四成熱,牛肉下鍋,用溫火炸15分鐘后鏟起,倒出鍋內(nèi)余下的植物油,把雞湯以及原汁下鍋燒開,再倒入牛肉,以溫火收干水分,起鍋晾涼;放在篾席上,點燃柏枝,煙熏5分鐘,取出置盆內(nèi),淋上香油,撤上熟芝麻拌勻即成。 [特點]色澤烏紅,鮮香味長,佐酒最宜。 掛掛牛肉 [原料]牛舌以及牛肚500克,牛蹄筋兒100克,蔥葉50克(捆把),鹵藥1包,八角茴香、草果各少許,口蘑醬油50克,植物油13克,花椒油15克,生姜5克(拍破),冰糖5克。 [制法] 1.將牛舌及牛肚(包孕千層肚、蜂窩肚等)、牛蹄筋兒刮洗干凈,下鍋,加蔥葉、生姜、八角茴香、草果煮熟,先熟先起鍋,撈起晾涼后,切成筷子頭大小的條備用。 2.植物油下鍋,燒熱后加水,放進口磨醬油及冰糖。將鹵藥淘詵干凈,去凈雜質(zhì)以及沙粒,用紗布包好放入鍋內(nèi)燒開,將牛舌、牛肚等下鍋鹵,入味后起鍋收水,刷上花椒油,用篾絲串掛起來,即成金黃透亮的掛掛牛肉。 [特點]色澤金黃,味香可口,佐酒佳品。 [附注]鹵藥方子:柰子5克,陳皮5克,丁香5克,小茴花椒20克,胡椒20克,海椒5克,山查10克,干草10克。鹵藥一般是在中藥房方子采辦。可增進食欲健脾,潤肺生津,增長進食要求。 五、爆炒類 炒芙蓉肚 [原料]牛肚仁250克,雞里脊25克,雞蛋清三個,淀粉50克,料酒5克,味精2克,牛奶75克,姜末5克,黃瓜25克,雞(鴨)油75克,精鹽適量,生油500克(實耗50克)。 [制法] 1.將肚仁洗凈,切成薄片,插手雞蛋清、精鹽、淀粉拌勻漿好;雞里脊去筋砸成細蓉,插手精鹽、淀粉?開,再插手雞蛋清攪打均勻;黃瓜片成小片。 2.將鹽、料酒、味精、姜末、牛奶、鹽、黃瓜、淀粉放一碗內(nèi),調(diào)成芡汁。 3.炒鍋上火,倒入生油燒熱,放入雞蓉蛋清輕輕晃動,浮起成片后,撈出用溫水漂洗,控去水分。將肚仁片下入熱油中滑散滑透,倒出瀝油,將肚仁、雞蓉放回鍋中,倒入配好的芡汁,翻炒均勻,淋入雞(鴨)油,出鍋裝盤即成。 [特點]色澤潔白,質(zhì)脆鮮嫩,味香滑潤。 炒顆粒牛肉松 [原料]精瘦牛肉500克,白酒10克,白糖75克,味精1克,醬油3克,炒熟小麥磨成的粉50克,蔥10克,肉蔻1顆,豆油75克,生姜10克,小茴香1克,紅曲5克,白芷1克,花椒5克,大蒜5克,八角茴香5克。 [制法] 1、將精瘦牛肉洗凈,切成塊。 2.鍋上火,放清水、牛肉塊、生姜,旺火煮1小時,撇去浮沫,撈出肉塊晾涼。同時將原湯澄清后去渣,加白酒、醬油、蔥、肉蔻、豆油、生姜、小茴香、白芷、花椒、大蒜、八角茴香,旺火將湯煮沸,放入牛肉塊,煮2小時,待肉湯全數(shù)煮干,出鍋,冷卻后用孔眼直徑2-3毫米的絞肉機絞碎。 3.將絞碎的牛肉顆粒放鍋中,取炒熟小麥磨成的粉以及豆油(煉熟)參半數(shù)放肉粒中拌勻,用小火焙炒,并緩緩插手剩余的炒熟小麥磨成的粉以及豆油,約炒40分鐘,再下味精、白糖、紅曲拌勻,使成品呈松散油潤的顆粒狀即可出鍋,晾涼,過篩后的細粒即為成品。 [特點]色紅油潤,顆粒松散,味道咸鮮略甜。 魚香牛肝 [原料]牛肝200克,嫩黃瓜100克,切碎的蔥花15克,姜末15克,蒜末15克,泡紅辣子15克,白糖10克,醋10克,精鹽1克,醬油10克,濕淀粉20克,料酒5克,肉湯25克,植物油100克。fang12130編摘 [制法] 1.將牛肝切成薄片,盛入碗內(nèi),插手濕淀粉、精鹽、拌勻;黃瓜切成菱形片;另取一只碗,放入醬油、白糖、料酒、醋、鹽、濕淀粉、肉湯對成芡汁。 2、炒鍋至旺火上,放油燒熱,放入牛肝炒散籽,放入泡紅辣子(剁碎)炒出香味,再放姜末、蒜末、黃瓜,烹入芡汁,放切碎的蔥花顛翻即成。 [特點]牛肝細嫩,魚香味濃。 香面炒牛肉 [原料]嫩牛肉300克,面條40克,濕淀粉30克,鹽2克,蔥5克,蒜末5克,醬油3克,高湯25克,胡椒粉、味精各少許,植物油750克(實耗50克)。 [制法] 1.先將面條切為4厘米長的段,隨用植物油起鍋,將面條翻炸至脆,倒在笊籬里,濾去油。 2.炒鍋上火,倒油燒至五成熱,將牛肉過世故至熟,控去油后,倒回鍋中,加鹽、蔥、蒜末、醬油,高湯、胡椒粉、味精,用濕淀粉以及勻勾芡,放入炸面,淋明油,炒勻上碟即成。 [特點]香脆而滑。 洋蔥牛肉絲 [原料]牛肉300克,洋蔥250克,雞蛋清1個,淀粉10克,醬油、鹽、料酒、白糖各適量,味精、胡椒粉各少許,食油50克。 [制法] 1.牛肉洗凈,切成筷子般粗的條形,放入醬油適量,鹽少許腌約10分鐘;洋蔥縱切兩半,再橫切成條備用。 2.腌好的牛肉用雞蛋清1個、淀粉、料酒、白糖、味精、胡椒粉以及少量的食油拌勻,然后放入小火低溫的熱油中泡至嫩熟。 3.炒鍋上火,倒油燒熱,放入洋蔥炒至變色,即下牛肉煸炒片刻,將醬抽、鹽、料酒、白糖倒入,用淀粉勾芡,插手味精、胡椒粉,炒勻即可出鍋上碟。 [特點]肉質(zhì)滑軟,口胃清爽,鮮香。 滑炒銀絲 [原料]牛肚仁200克,冬筍25克,水發(fā)冬菇10克,紅、綠青椒25克,雞蛋清1個,牛奶15克,淀粉25克,料酒5克,味精2克,姜末5克,蒜末10克,雞油25克,生油500克(實耗50克),精鹽、雞湯各適量。 [制法] 1、將肚仁片切成細絲,清水洗凈,控去水分,插手精鹽、牛奶、蛋清、淀粉漿好;紅、綠青椒與冬筍、冬菇分別切成細絲。 2.炒鍋上火,倒入生油燒至五成熱,將漿好的肚仁絲下入滑散,放入冬筍、冬菇、青紅椒絲,翻炒均勻,至熟倒出瀝油。再將原料回鍋上火,插手雞湯、姜末、蒜末、料酒、鹽、味精顛炒,用濕淀粉勾芡,淋入雞抽,出鍋即成。 [特點]滑炒銀絲顏色鮮艷,質(zhì)地清爽脆嫩,味道鮮香滑潤。 6、地方特色 牛肉最經(jīng)典的一種吃法 這是一道中西結(jié)合的菜肴。色澤紅亮,茄汁鮮香,為首都人民大會堂聞名菜點之一。 【保舉理由】 牛肉有滋補健身的作用,但牛肉纖維粗,有時候會影響胃黏膜。與山藥蛋薯、芹菜、蔥頭、白萊菔、紅棗、口蘑配搭后,不單味道好,且填補了牛肉的紕繆錯差。如山藥蛋薯含有富厚的葉酸,起著掩護胃黏膜的作用。芹菜清熱住進排尿,有降膽固醇的作用。白萊菔富含多種維生素,有清熱除毒、康胃健脾、止咳止痢及防治夜盲癥、眼病、皮膚干燥等功能。洋蔥具備祛風趕汗、消食、治感冒、增進深度睡眠的作用。紅棗有保肝、鎮(zhèn)靜、催眠、降壓、抗過敏、抗癌、抗菌等作用??谀⒂醒a益腸胃、抗癌、防衰、延年益壽的功能。此菜的搭交尾缺血、憎惡愛好衰弱、營養(yǎng)不良者有肯定是的療效。 【原料】 1.主料:五花肉牛肉1500克。 2.配料:山藥蛋薯300克,白萊菔250克,口蘑15克,紅棗50克,蔥頭100克,芹菜100克,青蒜50克。 3.調(diào)料:精鹽、紹酒、味精、番茄醬、生油、白蘭地酒、小麥磨成的粉、香葉、胡椒粒、奶油。 【制作過程】 ◆ 1.把牛肉切成寸塊,出水后用涼水洗凈血沫;山藥蛋薯、白萊菔去皮后,都修成小圓球,然后在開水鍋里沸煮一下(九成熟);蔥頭2/3切指甲片,1/3切大塊;芹菜去葉洗凈后半壁切段,半壁切指甲片;青蒜洗凈,切斜刀小片;口蘑洗凈后切片;紅棗去核洗凈。 ◆ 2.煮鍋置火上,插手清水。下入牛肉塊、蔥頭塊、芹菜段、香葉、黑胡椒粒。煮九成熟時,用精鹽、紹酒調(diào)好口胃,燉至牛肉塊酥爛時撈出。鍋中湯過羅(即把湯中的雜物過濾)。 ◆ 3.取一燜罐,將煮過的山藥蛋薯、白萊菔球、口蘑片、紅棗下入,再下入牛肉塊。 ◆ 4.炒鍋置火上,下入生油,放入適量的小麥磨成的粉,用小火慢慢地炒成牙黃色,然后下入番茄醬炒透,再徐徐插手燉牛肉的原湯,邊加邊攪動,待稀稠適其時,遂將湯過羅,再倒入盛牛肉塊以及配料的罐中,縱火上燒沸,移至小火燜二十分鐘擺布,插手味精拌勻。蔥頭片、芹菜片用奶油煸炒至發(fā)黃倒入罐內(nèi)。上席前,加點白蘭地酒以及青蒜片稍燜即可。 蘭州牛肉面 牛肉面,又名牛肉伸面。蘭州沒有菜的湯牛肉面,是蘭州歷史悠長、經(jīng)濟實惠、獨具特色之處風味小吃。牛肉面最先創(chuàng)立清光緒年間,系回族老人馬保子創(chuàng)始。 牛肉面不僅具備牛肉爛軟,萊菔白凈,辣油紅艷,香菜青翠,面條軟而韌、滑利清爽可口、湯汁清爽、諸味調(diào)以及,香味撲鼻,誘人進食要求等特點,并且面條的品類較多,有寬達二指的“大寬”、寬一指的“二寬”、形如草葉的“韭葉”、細如絲紡線的“一窩絲”、呈三棱條狀的“養(yǎng)麥棱”等,可隨愛好自行選擇。 西安牛羊肉泡饃 牛羊肉泡饃是西安市聞名小吃。用優(yōu)質(zhì)牛羊肉加佐料入鍋煮爛,湯汁備用。把烙好的“虎背菊花心”坨坨饃,掰成碎塊,加輔料煮制而成。其特點是:肉爛湯濃、香醇味美、粘綿韌滑。食后再飲一小碗高湯,更覺余香滿嘴,回味悠長。西安市的牛羊肉泡饃館子多如牛毛,隨便再哪里都能吃到很隧道的口胃。但高檔的大飯店要數(shù)老孫家飯莊。 西安老孫家飯莊從一八九八年起頭經(jīng)營,迄今已經(jīng)有百年歷史。 傳說,牛羊肉泡是在公元前11世紀古代“牛羊羹”的基礎(chǔ)上演化而來的。西周時曾將“牛羊羹”列為國王、諸侯的“禮饌”。據(jù)《宋書》記錄,南北朝時,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獻上牛羊羹這一絕味,武帝競封為太官史,后又升為古代官名光祿大夫。另有一段搞笑的傳說,大宋天子趙匡胤稱帝前受困于長安,終日過著忍饑受餓的生活,一近幾天來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鋪前,掌柜的見其可憐,遂讓其把自帶的干饃掰碎,然后給他澆了一勺滾燙肉湯放在火上煮透。趙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感應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餐。后來,趙匡胤奪得政權(quán),做了天子,一日,途經(jīng)長安,仍不忘昔時在這搭吃過的牛羊肉煮饃,同文武大臣專門找到這家飯鋪吃了牛羊肉泡饃,仍感鮮美無比,壓服山珍海味,并重賞了這家店鋪的掌柜的。陛下吃泡饃的故事一經(jīng)傳開,牛羊肉泡成為了長安街上的聞名小吃。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嘉贊詩句。 教你幾招 1.教你買牛肉 1、牛肉的等級 牛肉的等級是按部位劃分可分為:特級-里脊;一級-上腦、外脊;二級-仔蓋、底板;三級-肋條、心口;四級-脖頭、腱子。 做餡用的牛肉:應選用短腦、脖頭、哈力巴等部位做餡,特點是肥瘦兼有,肉質(zhì)干實,易攪打醬油,比嫩肉部位出餡率高15%。 烹調(diào)法用的牛肉:胸肉熟后食之脆而嫩,肥而不膩;弓寇筋多肉少,熟后色澤透明、美觀;肋條筋肉一起催生,熟后肉質(zhì)松嫩;腱子肉現(xiàn)色,熟后鮮嫩松軟。這些個部位的肉比力合適于燉、煮、扒、燜。 炒菜用的牛肉: 溜、炒、炸宜選用瘦肉、嫩肉,如里脊、外脊、上腦、三岔、仔蓋、郎甲等肉。 2、辨別牛肉的新穎度可以用以下要領(lǐng): ?、趴瓷珴桑盒路f肉肌肉有光澤,紅色均勻,脂肪潔白或者蜜色;變質(zhì)肉的肌肉色暗,無光澤,脂肪黃綠色。 ?、泼扯龋盒路f肉外表微干或者有風干膜,不粘手,彈性好;變質(zhì)肉的外表粘手或者極端干燥,新切面發(fā)粘,指壓后凹陷不能恢復,留有明顯壓痕。 ⑶聞氣味:新穎肉具備鮮肉味兒;變質(zhì)肉有異味甚或者臭味。 3、區(qū)別老嫩牛肉: 老牛肉肉色深紅、肉質(zhì)較粗;嫩牛肉肉色淺紅,肉質(zhì)堅而細,富有彈性。 4、如何切牛肉:牛肉的纖維組織較粗,軟骨組織又較多,應橫切,將長纖維堵截;不能順著纖維組織切,否則不僅沒法入味,還嚼不爛。 2.教你燉牛肉的要領(lǐng) 先調(diào)好湯。鍋內(nèi)加大批溫水,再放黃醬適量,然后濾去醬沫。 放料燉煮。將處理干凈的牛肉放入鍋內(nèi),加香料、調(diào)料,用旺火煮20分鐘蓋上鍋蓋,再轉(zhuǎn)上火燉兩個小時即成。 要想使牛肉燉得快、燉得爛,燉時加一小把茶葉(茶葉用紗布包裹好),能很快熟爛,并且牛肉的味道不會轉(zhuǎn)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