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常嘲笑動物為畜生。然而,原始人在未進化成為真正人(文明人)之前,他們必然還是可憐的愚昧者存在(半文明半野蠻人);文明人看原始人,猶如原始人看動物一般。所謂“野蠻人”,就是原始社會里看見陌生人就可隨意屠殺、嗜殺成性的動物。 原始人的一生如果像動物一般只是吃喝、睡覺、性交三個環(huán)節(jié)的話,那么,原始人就較少會有煩惱。因為動物只會感知到當前的事情和缺乏想象力,動物還沒有學會把事情(痛苦與幸福)累加起來的能力。類似地,原始人進化前的狹隘思想,也為原始人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煩惱和痛苦之根源。而這個狹隘思想就是以一種原始、混沌、封閉、狹窄、表象的思想形式表現(xiàn)出來,它也是一種不會突破和提升境界及充實內(nèi)在的精神面貌呈現(xiàn)。 在某個時期,原始人已經(jīng)成了人類并擁有了思想??墒?,原始人正是擁有這個狹隘的思想,原始人的煩惱才因而大量繁生而來。原始人之煩惱和痛苦來源于本身對生活理解的局限性和人生真髓的狹隘性。他們僅僅以自身的生存而生存,為了自身的活著而活著,并僅僅為一己的貪婪和享樂而活著;他們一生只以追求身外物為唯一目的,他們以為這些便是人生全部意義和內(nèi)涵所在,除此便無它物。一旦生活中出現(xiàn)了不順利和不如意時,便把這個局限性無限擴大。也可以說,煩惱和痛苦是思想狹隘性所產(chǎn)生的結果。因為動物沒有思想,因而它們只會為當前的痛苦而痛苦,不會回憶過去和想象未來,更不會把痛苦自我累加起來,徒然給自己增添痛苦和煩惱。類似地,原始人則以狹隘思想臨世,看不清事物本相并為事物表象迷茫著;沒有能夠認識到病殘老死為自然規(guī)律,生離死別是緣份的緣故所致,人生除生存以外尚有更為高層次的意義存在,追求自身內(nèi)在物質(zhì)才是永恒長久所在。理想幻滅是條件發(fā)生變化和不夠成熟完備引起,天災人禍更是人類科技不發(fā)達和制度不健全及人類本身貪婪所導致的結果。 擁有狹隘思想的人,更多的是追求名利。在他未能得到和期望時,他必定是處于一種焦急、不甘、失望等諸多不良情緒混合狀態(tài)之中,煩惱也因而產(chǎn)生了。然而,在他得到之后,原來的期望值與實際所得到的卻存在著較大差距,這也是一種令人相當失望和煩惱的事情。況且,名利乃人的身外之物,而非人本身內(nèi)在穩(wěn)定不變的物質(zhì)。一旦這些付出了這些人一生中的絕大部分精力來謀取的身外之物,在事情變化中失去了,這種終生全部希望所在的消失,更是令這些人產(chǎn)生出生不如死的感覺來。 擁有狹隘思想的人,作為當政者,這種人要么使用武力對外進行擴張侵略、掠奪財富,要么狂妄自大、閉關鎖國;作為普通人,這種人則熱衷于暴力和恐怖行為,喜歡政治運動和極端行為,鄙視或者仇視外國人和外族人;或者有嚴重的仇富心理、變態(tài)心理,喜歡挑撥是非,喜歡損害他人財產(chǎn)等;或者目光短淺、心胸狹隘,不是盲目自大,就是極度自卑,或者兩者兼而有之;或者唯恐天下不亂,刻意制造災難、敵意或混亂等等。 還有一種情況,有些人在所有的場合、用所有的方式,將自己標榜為“文明人”,并與所謂平民百姓嚴格區(qū)分開來。他們談論平民百姓時,不自覺地帶上俯視、蔑視的口氣,將那些殘酷的、罪惡的特征全部賦予平民百姓身上。可是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平民百姓世世代代犯下的那些罪惡,這些“文明人”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輕而易舉就能完成。試想想,南京殘暴屠殺30萬中國人的史實,一個原始野蠻人部落得努力多少年?。辉囅胂?,兩顆原子彈就可以消滅30萬日本人的史實,一個原始野蠻部落得努力多少世代啊!這種“文明人”的確優(yōu)越,所謂“優(yōu)越”只不過是殺人之水平高超而已! 文明人是脫離了“狹隘思想”的真正人。文明人擁有一種寬泛廣博的精神境界及充實內(nèi)在的精神面貌,擁有一種脫離了物欲和自私的博大胸懷,擁有“天下為公”、遵守公德、奉獻社會的博愛思想。文明人的行為目的是指向未來的,是行動所要達到的某種理想;文明人改變世界的行動,就是創(chuàng)建其理想世界的過程;而要能夠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理想世界,就必須使自己的理想反映外在世界的本質(zhì)和規(guī)律,否則,其理想就不過是一種不能實現(xiàn)的空想。正因為文明人擁有上述寬泛廣博的精神境界及充實內(nèi)在的精神面貌,才能夠通過解釋世界而構建自己的理想世界,進而以自己改變世界的行動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世界。相反,那些“狹隘思想”的人,只能表現(xiàn)出愚昧的本性以及屠殺與暴力的行為。 好在當今世界已經(jīng)是一個不斷文明進步的世界,真正的文明人越來越多;但同時,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那些以暴制暴的政府或個人的表現(xiàn)也已經(jīng)越來越少。我們這個社會,最終還是要以相互理解與相互包容的方式,才能最終走向和平與文明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