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自3186.72點以來出現(xiàn)了較大幅度的調(diào)整,僅單日跌幅超過3%的交易日就出現(xiàn)過3次。進入2011年以來,股市依然跌跌不休,上周又出現(xiàn)了兩根超過80點的陰線。 與暴漲一樣,股市暴跌本是平常事。問題是,每當暴跌發(fā)生后,許多投資者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悔意,而且只在這時才想到市場有風險。于是,手握資金的不再買股,拿有股票的割肉逃命。然而,此時才想起風控往往為時已晚。如果說暴跌之前沒有想起風險是“一錯”的話,那么等暴跌發(fā)生之后才想起風險便是“錯上加錯”。實際上,當暴跌真的發(fā)生以后,需要的不是風險意識而是增強信心,看到機會。 老股民都知道,炒股能否取得成功,與其說有賴于逐利能力大小,不如說取決于風控水平高低。而風控水平高低又與投資者的風險觀密切相關(guān),只有樹立正確的風險觀,才會有高超的風控水平。正確的風險觀主要包括: 股市有漲也有跌,即要理性看待股市漲跌。漲跌是股市的“天性”和“本能”,沒有只漲不跌的牛市,也沒有只跌不漲的熊市。從長遠看,股市總是圍繞自身價值和某一“軸心”進行上下波動,當某一時間偏離“軸心”越遠時,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趨于“回歸”的愿望就越發(fā)強烈。 暴跌是危也是機,即要理性看待暴漲暴跌。有漲跌就免不了會有暴漲、暴跌。暴漲、暴跌是投資者預期和行為出現(xiàn)極端化傾向時在資本市場的集中體現(xiàn)。暴漲是機也是危。炒股的人絕大多數(shù)都希望股市上漲特別是暴漲,然而暴漲在給投資者帶來機會的同時也會帶來風險;暴跌是危也是機。盡管多數(shù)投資者不希望股市下跌特別是暴跌,但市場卻不以投資者的意志為轉(zhuǎn)移。暴跌雖然是股市風險的反映,同時也是機會的體現(xiàn)。 漲時別膽大,跌時莫膽小。炒股不僅要對大盤和個股充滿信心,而且要有強烈的風險意識,時刻做好風控準備。但這種風險意識和風控準備不是在暴跌以后才想起,風險意識隨時要有,而且越漲越要有。只有這樣,在股市下跌特別是暴跌后才不會擔驚受怕,才會有信心、有機會,才會理性操作。 正確的風險觀還需要在實際操作中得到體現(xiàn),通過強有力的風控措施發(fā)揮積極作用,取得應有的成效。 首先,在誘惑面前要經(jīng)受住考驗。投資者面臨的誘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指數(shù)屢屢上漲、不斷創(chuàng)出新高的誘惑,股市上漲時機構(gòu)、專家、媒體一致看好的誘惑,以及市值增加、持續(xù)盈利的誘惑。面對誘惑,關(guān)鍵要做到三點:一是計劃。在股市上漲過程中,投資者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位和相應的操作策略,對漲到什么點位保留多少倉位等要有明確的預期,一旦到達預定點位,應迅速調(diào)整倉位;二是遠離。對于在控制倉位過程中騰出來的資金可以用遠離法把它“鎖”起來,如存銀行等;三是捆綁。騰出來的資金專門用于“打新”等。有時因發(fā)行價過高或整個資本市場下跌等原因“打新”也會因破發(fā)而虧損,遇到這種情況時不要“打新”可轉(zhuǎn)投其它投資品種,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把資金“捆綁”起來。惟有此,才能在誘惑面前經(jīng)受住考驗。 其次,不要眼饞強勢股而追高??刂骑L險,除了與倉位控制有關(guān)外,還與品種選擇有關(guān)。從風控角度看,投資者在品種選擇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摒棄陌生股票,堅決不追強勢股、活躍股、熱門股、利好股等;二是熟悉股票脾氣,掌握漲跌規(guī)律,在此基礎(chǔ)上,選擇與市場多數(shù)人的操作反著做,多操作所謂的弱勢股、呆板股、冷門股、利空股等。這種股票可能會漲得慢一點、少一點,但跌時同樣也會跌幅有限。 第三,目標明確才能少走彎路。買入后不抓住時機及時高拋是一些投資者獲利變被套、主動變被動,導致屢走彎路的重要原因。之所以未能及時高拋,主要是因為目標不明、患得患失所致。因此,有效的風控離不開明確的目標,要做到盤中急漲時敢于高拋,控制風險;急跌時大膽買入,抓住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