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中學七年級(上)語文期中模擬卷 考試時間:100分鐘
命題人:夏燕 2006年11月 班級 學號 姓名
同學,你好。當你走進考場,你就是這里的主人。你盡可以全面展示自己的學識與才華。要堅信:真情的體驗、深入的思考和獨特的創(chuàng)新永遠是最有價值的!只要心境平靜,只要細心認真地閱讀、思考,你就會感到試題并不難。開始吧!你是最棒的! 一、書寫考查(2分)
1. 學而時習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思而不學則殆。 3. 海日生殘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稻花香里說豐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橋流水人家,_______ ______。
6. 曲徑通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我寄愁心與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商女不知亡國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無可奈何花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問渠那得清如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曹操的《觀滄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懷的詩句是: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12.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點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在外思鄉(xiāng)之悲的句子是: , 。 三、實踐與運用( 6分) 四、閱讀(37分)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殼入口。或曰:“食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產,此坐(因為)強不知以為知也。 1.解釋文中加點詞(4分): 仕 或 而 強 2.翻譯:并殼者,欲以去熱也。(2分) 答: 3.閱讀本文,說說你對北人“強不知以為知”的看法。(2分) 答: (二)春 風(14分) 老 舍 ①濟南與青島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個設若比作穿肥袖馬褂的老先生,那一個便應當是摩登的少女??墒沁@兩處不無相似之點。拿氣候說吧,濟南的夏天可以熱死人,而青島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濟南也比青島冷。但是,兩地的春秋頗有點相同。濟南到春天多風,青島也是這樣;濟南的秋天是長而晴美,青島亦然。 ②對于秋天,我不知應愛哪里的:濟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島的是在海邊。濟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黃綠的草叢,蒼翠的松樹,褐色的石層,仿佛給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斕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的藍空,我覺到一種舒適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著,躺到永遠。青島的山——雖然怪秀美——不能與海相抗,秋海的波還是春樣的綠,綠得晶瑩剔透,遠處的點點白帆在綠波上輕輕蕩漾,平時看不見的小島也清楚地點現(xiàn)在天邊。這遠到天邊的綠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濟南的秋給我安全之感,青島的秋給我?guī)斫z絲的甜美。我不知應當愛哪個。 ③所謂春風,似乎應當似乎應當溫柔,輕吻著柳枝,微微吹皺了水面,偷偷的傳送花香,同情的輕輕掀起禽鳥的羽毛。可是,濟南與青島的春風都太粗猛,把兩地的春都給吹毀了。濟南的風每每在丁香海棠開花的時候把天刮黃,什么也看不見,連花都埋在黃暗中;青島的風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時節(jié)忽然來一陣或一天的冷風,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脫,花兒不敢開,海邊翻著愁浪。 ④兩地的風都有時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風送來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風,門響窗戶動,使人不英雄地把頭埋在被子里;即使無害,也似乎不應該如此。對于我,特別覺得難堪。我生在北方,聽慣了風,可也最怕風。聽是聽慣了,因為聽慣才知道那個難受勁兒。它老使我坐臥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斷我的希望:聽見風響,我記得出門,覺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應當有生氣,應當有花草,這樣的野風幾乎是不可原諒的!我倒不是個弱不禁風的人,雖然身體不很足壯。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風。別種的苦處,多少是在一個地方,多少有個原因,多少可以設法減除;對風是千沒辦法。總不在一個地方,到處隨時使我的腦子晃動,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說不出為什么苦痛,而且沒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著苦。我不能和風去講理或吵架。單單在春天刮這樣的風!可是跟誰講理去呢?蘇杭的春天應當沒有這不得人心的風吧?我不準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個地方去“避風”呀! 1.請寫出濟南與青島兩地在氣候上的相同點與不同點。(4分) 答:相同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寫春風的,可是為什么前文卻用了大量的文字來寫濟南、青島秋天的美 麗呢?試談談自己的認識。(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仔細閱讀第④節(jié),看看濟南與青島兩地的春風給作者怎樣的感受?(3分) 答: 4.作者在文中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請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其表達效果。(4分) 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列語段,回答問題。(15分) 一顆豆粒 ①我認識一位視一顆豆粒為自己生存意義的夫人。 ②她大兒子上小學三年級、二兒子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悲劇降臨她家。丈夫因交通事故身亡。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丈夫不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還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為此,他的妻子只得賣掉土地和房子來賠償。 答:
3.第④段作者在一一描寫了“她”家的家當后,又強調“這是他們的全部家當。”作者為什么要做這一強調?(2分) 答:
答:
答: 答:
、 答:
五、寫作(40分)
提示與要求:
①自擬題目,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字數(shù)不少于600。
②文中若需出現(xiàn)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
要塞中學七年級(上) 語文期中考試模擬參考答案 (2)連殼一起吃,是想用來清熱啊。 (3)示例:他這樣不懂裝懂很不好,我們一方面要發(fā)奮學習,擴大知識面,另一方面也要大膽承認自己在許多領域是無知的。否則必然會貽笑大方。 (二)1、相同點:兩地的春天都多風,兩地的秋天都長而晴美。 不同點:夏天,濟南很熱,青島是避暑勝地;冬天,濟南冷,青島溫暖 2、寫濟南、青島兩地秋天的美麗,是為了反襯春風的粗猛和寒冷,突出兩地春風的令人不快。 3、兩地的春風給作者以痛苦而又無可奈何的感受。 4、示例:“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黃綠的草叢,蒼翠的松樹,褐色的石層,仿佛給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斕的衣衫”用了擬人的修辭,形象生動地寫出秋天小山的色彩美。 (三)1.zhǎn rù 憧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