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雪的詩詞典故: 1.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 才女謝道蘊畫像 原文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①。俄而雪驟②,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③?”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④。”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⑤。”公大笑樂。 ①內(nèi)集:家庭聚會。講論文義:講解詩文。 ②俄而:不久 ③驟:又大又急。 ④欣然:高興地 ⑤未若:不如。 ⑥因:因為 ⑦“白雪”句:大意是,白雪紛紛揚揚像什么。 ⑧“撒鹽”句:大意是,往天上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擬,相比。 ⑨“未若”句:大意是,比不上柳絮隨風(fēng)飛舞。 10.按:以上三句都仿效漢武帝“柏梁體”歌句,七言,每句用韻。 11.何所似:像什么 12.兄女: 謝道韞。 13.欣然:高興的樣子,文中指謝安高興地說. 14.謝太傅:謝安,字安石,東晉政治家。死后追贈為太傅。 1、撒鹽空中差可擬( 大致,差不多 )(相比 ) 2、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乘著,趁著) 3、講論文義(講解 )(討論 ) 4、俄而雪驟( 不久,一會兒 )(急速,大 ) 5、與兒女講論文義(這兒當(dāng)“子侄輩”講) 詠 雪 一個寒冷的雪天,太傅謝安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謝安高興地問:“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把鹽灑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兒謝道韞說:“不如比作風(fēng)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 踏雪尋梅的典故: 張岱的《夜航船》里記載,孟浩然情懷曠達,常冒雪騎驢尋梅,曰:“吾詩思在灞橋風(fēng)雪中驢背上。” 3.唐朝·張打油《雪詩》 江山一籠統(tǒng),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這首詩寫下雪的情景。因為不講究格律和平仄關(guān)系,內(nèi)容通俗,也算有趣
后世就把這種俚俗詩叫做“打油詩”
4.戰(zhàn)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宋·張元《雪》:
五丁仗劍決云霓,直取天河下帝畿。戰(zhàn)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賞析]“戰(zhàn)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這漫天飛雪,就像被天兵天將殺敗的無數(shù)條白龍身上脫落的鱗甲,在空中飄 降。 這兩句詩,用三百萬敗陣“玉龍”的“敗鱗殘甲”寫降落中的雪,設(shè)想奇崛,富于神話的浪漫色彩。 5.某人自以為有才,一日去輪蹲大使館拉屎,見天下大雪,詩興大發(fā)。作詩:“大雪滿山坡,樹上起坨坨……”但再也續(xù)不出了,蹲在茅廁上反復(fù)吟哦。他老婆見他久去未回,走來探望。聞言笑續(xù):“風(fēng)吹屁股冷,留點二天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