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測定
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測定(prothrombin time,PT),是在體外模擬外源性凝血途徑的全部條件,測定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用以反映外源凝血途徑有關(guān)因子是否異常,是篩檢凝血功能最基本,最常用的試驗之一。 1.原理 在抗凝血漿中,加入足夠量的組織凝血活酶(組織因子,TF)和適量的鈣離子,即可滿足外源凝血的全部條件。從加入鈣離子到血漿凝固所需要的時間即稱為血漿凝血酶原時間。 PT的長短反映了血漿中凝血酶原、纖維蛋白原和因子V、Ⅶ、X的水平。 2.試劑 (1)抗凝劑:109 mmol/L枸櫞酸鈉液(相當(dāng)于含2個分子結(jié)晶水的枸櫞酸鈉32 g/L)。 (2)凝血活酶試劑:市售商品,應(yīng)標有ISI、批號及有效期。凍干者應(yīng)按說明書指定的溶液復(fù)溶。 (3)氯化鈣(CaCl2)溶液:濃度為25 mmol/L(目前大部分商品試劑已將凝血活酶、緩沖液與氯化鈣液事先混合好,可不必另配 CaCl2液)。 (4)質(zhì)控物(正常及異常對照血漿):有商品供應(yīng)。 3.儀器 (1)手工法:秒表,保持36.5~38.5℃的恒溫水浴箱。 (2)儀器法:各種自動或半自動凝血儀,嚴格按各自的說明書操作。儀器法依測定原理主要有三種:光學(xué)法即比濁法、電流法即鉤方法和黏度法即磁珠法。 4.血液標本的采集、運送及貯存 (1)用一次性塑料采血器或硅化玻璃注射器,采靜脈血液。采血技術(shù)要熟練,不可過多損傷血管及周圍組織,致使組織液混入血液中。采血時止血帶不可束縛過緊,并不應(yīng)超過2分鐘。針筒內(nèi)見到回血即應(yīng)解開止血帶,否則某些凝血及纖溶因子會活化,并可使血細胞比容(Hct)升高。 (2)靜脈采血1.8 ml,加入含有109 mmol/L枸櫞酸鈉溶0.2 ml的試管中,充分混勻。最好用已加有定量枸櫞酸鈉液的專用硅化真空采血管采血,以保證血與枸櫞酸鈉液比例準確,防止凝血因子活化,并保持清潔,防止不潔的試管和不合格橡皮塞的污染。 (3)貯血應(yīng)用清潔塑料管或硅化玻璃管或其他不沾濕的容器,避免接觸活化凝血因子。取得血液后應(yīng)盡快送到血液檢驗室。在運送中應(yīng)避免劇烈振動和日光直射。一般要求自采血到測定不得超過4小時,不可久貯。如在室溫中貯存過久,V因子會破壞;另一方面,在4℃貯存過久,會導(dǎo)致第Ⅶ因子活化。實驗室在取得血樣后應(yīng)盡快分離血漿并盡快測定。血液如發(fā)現(xiàn)凝固,應(yīng)棄去不用。 5.標本制備 PT和AFTT試驗都必須用乏血小板血漿(PPP),以3 000轉(zhuǎn)/分鐘,離心30分鐘。用濁度法測定終點的自動化凝血儀,溶血和較明顯的黃疸及脂血均會影響測定結(jié)果,此時可改用手工法或電子機械式(非比濁法)凝血儀測定。 6.測定步驟 (1)手工法 ①按上述方法制備乏血小板血漿。 ②將氯化鈣凝血活酶溶液,健康人混合凍于血漿和待測血漿,置37%水浴中預(yù)溫5分鐘。 ③取試管2支,分別加入待測血漿、健康人混合凍干血漿0.1 ml,37℃水浴預(yù)溫30秒,再加入預(yù)溫的25 mmol/L氯化鈣凝血活酶溶液0.2 ml,混勻,開動秒表計時。 ④不斷地傾斜試管至液體流動緩慢趨于停止時,終止計時,記錄所需時間。重復(fù)以上測定2~3次,取其平均值。 ⑤健康人混合凍干血漿的測定值應(yīng)在11~13秒范圍,待測血漿PT值取2~3次的平均值報告。 (2)儀器法:凝血測定儀一般均供應(yīng)配套試劑,備有詳細說明書,應(yīng)嚴格按說明書操作。 7.注意事項 (1)整個操作所用器具應(yīng)使用對凝血因子無激活作用的塑料制品或硅化的玻璃器皿。 (2)采血要順利,抗凝要充分,采血后應(yīng)仔細檢查標本有無溶血,黃疸和凝血塊,任何微小的凝塊都會影響測定結(jié)果,必須重新采血。 (3)采血后宜在1小時內(nèi)完成測定,4℃冰箱內(nèi)保存不應(yīng)超過4小時。 (4)水浴溫度要控制在(37.0±0.5)℃,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可影響測定結(jié)果。 (5)血細胞比容(Hct)<0.2或>0.5時,抗凝劑的用量應(yīng)做適當(dāng)?shù)恼{(diào)整,抗凝劑(ml)=(100-Hct)×血液(ml) ×0.00185。 (6)由于每次使用的氯化鈣凝血活酶活性不盡相同,測定的條件也有變動,故每次測定均需有正常對照,氯化鈣凝血活酶必須注明國際敏感指數(shù)(ISI)。 8.報告格式和參考值 (1)以直接測定的時間(PT)報告:參考值PT為11~13秒,超過正常對照3秒有意義。 (2)以PT比值(PTR)報告:PTR=待測血漿的PT/健康人混合凍干血漿的PT。參考值PTR為0.85~1.15。 (3)以國際標準化比值(INR)報告:INR=PTRISI(ISI為氯化鈣凝血活酶試劑國際敏感指數(shù));參考值INR:0.8~1.5。由于PT和PTR測定值存在的偏差較大,對臨床上指導(dǎo)口服抗凝藥物治療用量有一定危險性,因此在報告PT、PTR時,一定要報告INR。 (4)凝血酶原時間活動度(PTA):即先以不同稀釋度的血漿制成校正曲線,然后從曲線上讀取。參考值為PTA≥80%。 9.臨床意義 (1)PT延長:PT超過正常對照3秒以上或凝血酶原比值超過正常范圍即為延長,主要見于:①先天性因子Ⅱ、V、Ⅶ、X減少及纖維蛋白原的缺乏(低或無纖維蛋白血癥);②獲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IC、原發(fā)性纖溶亢進癥、肝病、阻塞性黃疸、維生素K缺乏、血循環(huán)中抗凝物質(zhì)增多等。 (2)PT縮短:①先天性因子V增多;②DIC早期(高凝狀態(tài));③口服避孕藥、其他血栓前狀態(tài)及血栓性疾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活性增高,血管損傷等)。 (轉(zhuǎn)自:中國期刊網(wǎng) 孫曉春 李 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