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本質(zhì)是變化 時間的長度(比如一年、一小時、一天)是我們以某個參照物約定的概念,比如我們認為地球圍太陽繞一圈叫一年 時間是有相對性的,假設一覺醒來,世間所有的變化,從宏觀到微觀都同樣變快,或者變慢,那么我們感知的時間沒有變化,只有大家速率變化的程度不一樣就會感覺誰變慢誰變快了 時間的微觀本質(zhì),庸俗唯物主義的觀點(庸俗是個名字,不代表庸俗,沒有貶義)是粒子層面的運動,比如人的意識,庸俗唯物主義認為意識是電化學等物質(zhì)運動(化學反應、微觀運動等)的結(jié)果,那么也是這些變化使意識對時間有所感覺,當然這只是一種說法,在宗教以及現(xiàn)代物理學中有不同的解釋 時間的可變性,廣義相對論的說法,速度越快時間越慢,(物體以光速恒定:就是說宇宙中所有的物體都以光速運動,聽起來比較雷人,他的意思其實是物體在不同維度上的運動速度總和是光速。比如一個靜止的物體,可以認為其內(nèi)部粒子,如什么電子的繞核隨即運動、原子核的震動、質(zhì)子中子內(nèi)部的什么色子之類的基本粒子的運動,他們都是以光速運動。但隨著物體的外部速度越來越快,分走了這些粒子的速度,他們的速度越來越慢。也就是說物體的內(nèi)部運動變慢了,那么這個物體的內(nèi)在時間變慢了。同樣的,內(nèi)部粒子速度的減慢也造成了原子體系的塌縮,這也是尺短效應的一種解釋) 啥時候時間沒有意義,既然時間意味著變化,自己內(nèi)在的變化以及內(nèi)外之間的相對變化(這不是二元認知論,只是用詞的問題,寫給某些知道的人),那對于大爆炸理論的奇點,那時間也就沒有意義(但這也不一定,量子力學的觀點,奇點不是數(shù)學意義上的點,而是普朗克空間。但超弦理論認為在普朗克空間內(nèi)還有多維存在,普朗克空間里面有五維還是六維我忘記了,所以按照這個涵義,對于奇點來說時間也是有意義的,只不過是現(xiàn)階段科學的禁區(qū)) 多維宇宙的一個維度,可以想象一下一個三維物體在不同平面上的投影不一樣,其實從數(shù)學計算上看,宇宙有好多維度,這個是人類難以想象的,也沒有那個科學家建立了形象的多維宇宙模型。其實我們的認知就是多維宇宙在我們四維(三維空間+時間)意識投影,它在別的世界或認識當中怎么投影,很難想象。也許在別的世界當中時間會多裂變出幾個維度,或者塌縮成一個點都不好說。 |
|
來自: 農(nóng)業(yè)社人 > 《學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