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八城經(jīng)[1]
如是我聞:一時,具壽阿難住在韋沙離城的木瓜村。
那個時候,八城的居士[2]第十因辦某事到達巴嗒厘子城。當時,八城的居士第十來到雞園[3]一位比庫之處。來到之後,禮敬該比庫,坐在一邊。坐在一旁的八城居士第十對該比庫如此說:
“尊者,具壽阿難現(xiàn)今住在哪里?我想謁見具壽阿難。”
“居士,具壽阿難住在韋沙離城的木瓜村。”
於是,八城的居士第十在巴嗒厘子城辦完事後,來到韋沙離城木瓜村具壽阿難之處。來到之後,禮敬具壽阿難,坐在一邊。坐在一旁的八城居士第十對具壽阿難如此說:
“阿難尊者,是否有一法為那位世尊、知者、見者、阿拉漢、全自覺者[4]所說,若有比庫住於不放逸、熱忱、自勵,未解脫之心得解脫,未斷盡之漏得斷盡,未到達之無上解縛安穩(wěn)得到達呢?”
“居士,有一法為那位世尊、知者、見者、阿拉漢、全自覺者所說,若有比庫住於不放逸、熱忱、自勵,未解脫之心得解脫,未斷盡之漏得斷盡,未到達之無上解縛安穩(wěn)得到達。”
“阿難尊者,有哪一法為那位世尊、知者、見者、阿拉漢、全自覺者所說,若有比庫住於不放逸、熱忱、自勵,未解脫之心得解脫,未斷盡之漏得斷盡,未到達之無上解縛安穩(wěn)得到達呢?”
“居士,于此,比庫離諸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成就並住于初禪。他如是審察、了知:‘此初禪是造作、思念[5]。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無常、滅法。’他住於其處[6],得達諸漏盡。若尚未得達諸漏盡,也依其法貪、法喜[7],滅盡五下分結(jié),成為化生者,在那裏般涅盤,不再從那世間回來[8]。居士,這即是一法為那位世尊、知者、見者、阿拉漢、全自覺者所說,若有比庫住於不放逸、熱忱、自勵,未解脫之心得解脫,未斷盡之漏得斷盡,未到達之無上解縛安穩(wěn)得到達。
再者,居士,比庫尋、伺寂止,內(nèi)潔淨,心專一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成就並住於第二禪。他如是審察、了知:‘此第二禪是造作、思念……無上解縛安穩(wěn)得到達。
再者,居士,比庫離喜,住於舍,念與正知,以身受樂,正如聖者們所說的:‘舍、具念、樂住。’成就並住於第三禪。他如是審察、了知:‘此第三禪是造作、思念……無上解縛安穩(wěn)得到達。
再者,居士,比庫舍斷樂與舍斷苦,先前的喜、憂已滅沒,不苦不樂,舍、念、清淨,成就並住於第四禪。他如是審察、了知:‘此第四禪是造作、思念……無上解縛安穩(wěn)得到達。
再者,居士,比庫以慈俱之心遍滿一方而住,如此第二、如此第三、如此第四,如是上、下、四隅、一切處,一切如自己,對具一切[有情]的世間以慈俱之心、廣、大、無量、無怨敵、無瞋害遍滿而住。他如是審察、了知:‘此慈心解脫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無常、滅法。’他住於其處……無上解縛安穩(wěn)得到達。
再者,居士,比庫以悲俱之心……喜俱之心……舍俱之心遍滿一方而住,如此第二、如此第三、如此第四,如是上、下、四隅、一切處,一切如自己,對具一切[有情]的世間以舍俱之心、廣、大、無量、無怨敵、無瞋害遍滿而住。他如是審察、了知:‘此舍心解脫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無常、滅法。’他住於其處……無上解縛安穩(wěn)得到達。
再者,居士,比庫超越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作意種種想,‘無邊的虛空。’成就並住於空無邊處。他如是審察、了知:‘此空無邊處定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無常、滅法。’他住於其處……無上解縛安穩(wěn)得到達。
再者,居士,比庫超越一切空無邊處,‘無邊之識。’成就並住於識無邊處。他如是審察、了知:‘此識無邊處定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無常、滅法。’他住於其處……無上解縛安穩(wěn)得到達。
再者,居士,比庫超越一切識無邊處,‘什麼都沒有。’成就並住於無所有處。他如是審察、了知:‘此無所有處定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無常、滅法。’他住於其處,得達諸漏盡。若尚未得達諸漏盡,也依其法貪、法喜,滅盡五下分結(jié),成為化生者,在那裏般涅盤,不再從那世間回來。居士,這也是一法為那位世尊、知者、見者、阿拉漢、全自覺者所說,若有比庫住於不放逸、熱忱、自勵,未解脫之心得解脫,未斷盡之漏得斷盡,未到達之無上解縛安穩(wěn)得到達。”[9]
如是說已,八城的居士第十對具壽阿難如此說:
“阿難尊者,猶如有人尋求一種寶藏,卻一次獲得了十一種寶藏[10];同樣的,尊者,我尋求一種不死之門,卻一次得聽聞[11]到十一種不死之門。尊者,又猶如有人的家有十一個門,當他的家著火時,即使從任一個門都能使自己安全逃出;同樣的,尊者,我從此十一個不死門的任一個不死門都能使自己安全逃出。尊者,那些異學都能為老師遍求老師的酬勞,我為何不向具壽阿難作供奉呢?[12]”
於是,八城的居士第十召集了巴嗒厘子城和韋沙離城的比庫僧,親手以美味的嚼食、啖食侍候令滿足,又各供一套衣給每一位比庫披著,供三衣給具壽阿難披著,並為具壽阿難建造了五百精舍[13]。
算術(shù)師摩嘎藍經(jīng)[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