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的繡法是先完成一個格子里的X再繡下一個格子。
另外一種叫做“丹麥技法”,是先繡一個方向的半針,然后回來繡另外半針。
大多數(shù)人同時使用以上兩種方法。當圖紙上的某種線有很多相連的區(qū)域,可以使用丹麥技法,而那些分離的稀疏的地方則適合使用傳統(tǒng)激發(fā)。另外,還有種比較正規(guī)的方法是,繡橫行的時候用丹麥技法,而繡豎行的時候使用傳統(tǒng)繡法。這樣繡品背面的線還能保持縱向走向。
我們知道,一些年代比較久遠保存很好的十字繡作品,大多是使用傳統(tǒng)技法繡,這是因為,每次先完成一個X再去完成下一個X,會讓繡布保持緊湊,同時繡線也不容易松脫。特別是在用一股線繡的時候,傳統(tǒng)繡法能讓作品顯得甚至比使用兩股線還完美。
大家都知道,丹麥技法繡起來比較快,而且也能比較明顯地看出來現(xiàn)在繡到哪里了。
你可以自己挑選自己喜歡的方法,最好選擇能使繡品背面清爽整潔的一個。盡管繡品背面是否整潔并不影響正面成品的樣子,但總有好處,比如背面線多是縱向走的,如果橫向拉的線過多,容易影響以后繡品的保存,因為那些橫線會讓繡品扭曲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