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標就是通過用藥一段時間后進行檢查,在藥物的控制下只是看到肝功能及B超有好轉的現(xiàn)象,而治本是用中醫(yī)中藥從病變的根源入手,修復肝臟壞死細胞,增加肝功能的活性,使肝細胞進一步增生,來扭轉肝臟纖維化,來達到標本兼治,一般用治療50天左右,肝功能可恢復正常,肝脾腫大患者需治療70天左右,肝大,脾大可逐漸回縮,從而達到肝細胞再生即為肝硬化臨床治愈。
一般治療: (一)功能代償期患者,一般不強調臥床休息,可參加輕便工作和適當鍛煉,但要注意勞逸結合,適可而止;失代嘗期或有并發(fā)癥者,應以臥床休息為主。 (二)注意營養(yǎng),以高熱量、高蛋白質、維生素豐富而易消比的飲食為宜。忌酒,避免進食粗糙、堅硬或刺激性食物,食欲顯著不振,一般情況較差,可靜脈滴注能量合劑。有腹水者,應予低鈉鹽或無鹽飲食。
藥物外治法: 配合內服藥使用,有一定效果。
(1)水紅花膏:用水紅花或子,每一次以水3碗,用桑柴文武火熬成膏,用厚布攤膏貼患處,治療肝脾腫大。 (2)貼痞琥珀膏:大黃、芒硝各30g為末,以大蒜搗膏貼患處,治療肝脾腫大。 (3)大蒜頭、車前草各15g,搗爛,貼臍上,一日一換,治療肝硬化腹水。 , (4)紅商陸根搗爛,貼臍上,以膠布固定,治療肝硬化化腹水。 .; (5)芒硝60g,肉桂6g,和勻敷扎臍部,可暫時緩解頑固性腹脹。 (6)甘遂適量研末,連頭蔥白5根(如無甘遂可用商陸,如病人畏寒怕冷,可加少量肉桂粉)共搗爛。方法:臍部先用醋涂擦,以防止感染和刺激皮膚,然后將藥適量敷肚臍上,再用紗布覆蓋,固定即可。一般2-4小時之內,即能自動排尿或排稀水便。本法治療肝硬化腹水無明顯副作用。 (7)益氣化積解毒湯 組成:黃芪、丹參各20~30克,白術、茯苓、郁金、當歸、生地各12~15克,澤蘭葉、雞內金、板藍根、敗醬草、黃精各15~20克,紫河車4~10克。 用法:上藥除紫河車外,水煎,分2次服;紫河車研末裝人空心膠囊中,每次另服2~5克,亦為每日2次。 療效:上方共治療96例,治愈40例,顯效28例,有效19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90.6%。 (8)腹水湯 組成:益母草60克,茅根3O克,蒼術30克,白術30克,牛膝30克,防己45克,山藥15克,陳葫蘆30克。 用法:水煎,飯前服用,1日3次。 療效:上方共治療20例,腹水全部消失19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5%。
原發(fā)性腹膜炎: 表現(xiàn)為發(fā)熱,腹痛,白細胞增高,腹部有壓痛,反跳痛,肌緊張等。一般均表現(xiàn)不顯著,僅感腹脹加重,尿量減少;少數(shù)可見黃疸,昏迷,甚至嘔血,便血等。 1.熱邪內結,腑氣不通。治宜消熱解毒,行氣通腑。方用大柴胡湯加減: 金銀花、草河車各30g,連翹、赤芍各20g,大黃15g(后下),柴胡、黃芩、木香、牡丹皮、枳殼各10g,黃連3g。高熱不退者,加生石膏、知母或紫雪丹;腹脹甚者,加沉香末1.5g(沖服)。
2.肝腎陰虛,熱毒蘊結。治宜養(yǎng)陰活血,清熱解毒。方用: 澤蘭、路路通、麥門冬各10g,楮實子、生地黃、連翹各15g,金銀花、紫花地丁、黑料豆各30g。黃膽者加赤芍、茵陳各30g;齒齦出血者,加白茅根30g;陰虛潮熱者,去連翹、金銀花、紫花地丁,加地骨皮、青蒿、知母、銀柴胡各10g。
中醫(yī)治療本病主要按積聚型與臌脹型進行辨證論。積聚主要以理氣活血祛瘀為主,輔以扶正軟堅治療。膨脹須辨其虛實標本的主次。實證根據(jù)氣、血、水的偏盛用理氣、化瘀、行水等法;虛證以扶正為主,隨證驅邪??傄韵顾?,改善癥狀,恢復肝臟功能,改善肝臟纖維化為目標。對頑固性腹水,可考慮配合西藥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