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小事做起 慢性腎炎病程較長,如治療不當,或者生活細節(jié)不到位,慢性腎炎恢復起來會很緩慢的,而且還會反復發(fā)作。除了藥物系統(tǒng)治療外,生活中還應該注意一些細節(jié)。 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再怎么健康的人,也不可能永遠不得病,總會有些病痛。病有輕重緩急之分,這一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面對疾病。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無論病情輕重,科學的方法都是應該以休息為主,癥狀得到改善后,3個月后可從事輕度的工作,但要避免較強的體力勞動。 科學安排一日三餐。急、慢性腎炎等腎病患者水腫期,高血壓,要無鹽飲食,待水腫消退和血壓穩(wěn)定后,可改為低鹽飲食;患腎病綜合征和其他腎病可適量食用高質量蛋白質,如牛奶、雞蛋、瘦肉、鯽魚、鯉魚等,但不要進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黃、動物內臟等;腎功能不全除原則上要低蛋白飲食外,應多食淀粉類,以保證足夠的熱量,要根據(jù)水腫的狀況確定水、鹽的攝入。 控制飲水量。正常人尿量一般一天1— 不濫用抗生素。部分病人把腎炎和一般的炎癥性疾?。ㄈ缒c炎肺炎、膀胱炎等)等同起來,普遍采用抗生素治療。結果不僅無明顯效果,有時反而使腎炎癥狀加重。其實,二者有本質的差別。腎炎是由免疫系統(tǒng)異常所引起的變態(tài)反應,而炎癥性疾病則由細菌感染所致。炎癥性疾病可以用抗生素治療,而對腎炎的治療主要是清除抗原物質,阻斷不正常的免疫反應,故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劑,特別是慢性腎炎,用抗生素根本無效。另一方面很多抗生素或多或少的具有腎毒性,如果無指征地濫用,則可以引起抗生素腎損害,加重腎臟病變。 控制致病因素。在慢性腎臟病漫長的過程中,常會有一些因素促進腎臟病加重,控制這些因素至關重要。首先,高血壓是腎臟病進展的重要危險因素;其次,蛋白尿不僅是腎臟病的重要表現(xiàn),同時尿蛋白本身還可加重腎臟損害。因此應采取各種措施降低尿蛋白;另外,還應積極糾正貧血和高尿酸等。 體育鍛煉要動靜結合 慢性腎炎患者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可有效地提高自身抗病能力,減少感染,慢性腎炎通過體育運動還可改善內臟的血液循環(huán),促使體內損傷部位的修復及代謝廢物的排出。 運動療法多種多樣,如散步、騎車、游泳、慢跑、太極拳、體操、武術等。患者要根據(jù)自己的體質選擇適當?shù)倪\動。慢性腎炎的運動療法在臨床實踐及生活中主要以傳統(tǒng)體育保健方法為主,即在精神舒暢和情緒安寧的狀態(tài)下進行鍛煉,疏精通絡,強筋壯骨,調臟腑。動以養(yǎng)形,靜以養(yǎng)神。“動中靜”,即在運動時要保持精神寧靜的狀態(tài),要全神貫注。“靜中動”,就是要保持呼吸的自然和諧。只有動靜結合,意、氣、體三者緊密配合,才能練精化氣生神,內養(yǎng)臟腑氣血,外壯筋骨皮肉。 鍛煉應在醫(yī)生或教練的指導下進行。有些運動僅覺肌肉酸楚,抬舉活動稍有脹重感,可繼續(xù)維持原運動量或加大一些;如局部稍有疼痛,應減輕運動量或更換運動項目;如出現(xiàn)麻木感,應停止運動。增強體質、治療疾病,往往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想收效,必須有一個過程,所以要持之以恒。 |
|
來自: 蛻變如新 > 《保健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