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靴與換路的啟示
陳廣升
前幾天在一個博友的博客里拜讀到這樣一篇博文(大意是):
一位哲人與他的學生走在雨后的土路上,他的新布鞋上沾了許多泥。腳穿雨靴的學生問他:“出來時為什么不換雨靴呢?”哲人望了望這條連通著村子與外界泥濘的路,意味深長地說:“換鞋不如換路呀.”學生頓覺心頭為之一震。
后來,在哲人的倡議和帶領下,大家共同努力硬化了路面,從而村民不再受“換鞋”之苦。 博友在最后好像是這樣做的結,頗發(fā)人深?。?/font>與“換路”相比,“換鞋”要容易得多。于是,人們遇到困難時,總會避難趨易,抱著改變世界不如改變自已的想法,被動地適應外界的要求。殊不知這樣做常常磨去個性,扭曲本性,反而留下更多的優(yōu)患和煩惱。
穿靴與穿鞋本是平常的一件小事,但當生發(fā)為哲理就不一樣了,它可以開化一個人的思維、轉變一個人的處世態(tài)度、煥發(fā)一個人的精神面貌、激勵一個人的工作熱情,進而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甚至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