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jīng)第四章解讀 [原文]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span> [解讀] 道體是空虛的,然而作用是無窮無盡的。這樣的淵深卻能創(chuàng)生萬物,是萬物之本源。它雖然隱沒無形,似無而又確實存在! 銳為人心中自私自大之反常行為,故要揣治人之尖銳。解其人心中的紛亂(心無紛亂必是理智)。融合一切光明(是法平等)。不棄人同於塵俗(一體同然)。大道湛寂,無聲無息,好像有個生生化化的根本存在。 我不知道它是從那里產(chǎn)生的,似乎有了天地就有了它。這虛無不是一無所有,它還藏著無窮盡的創(chuàng)造因素這個虛無的道理,是萬物的根源。 [心靈藥方] 不要自滿,要虛懷若谷,人生才能有長進(jìn)的可能。放棄自以為是的銳氣,擺脫紛紜萬象的迷惑,和于你生命的光輝之中,認(rèn)同你塵土的本相,你便能在幽幽之中,看到他那似有似無的存在。言詞不要銳利,頭腦不要紛雜,思緒必須清晰。不要老求光鮮亮麗,追求完美無缺,要懂得和塵世打交道,出于污泥而不染。 要愛護(hù)您的左右和下屬,要關(guān)心他們,是他們感受到你的寬容和仁慈! |
|
來自: chfy > 《道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