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蘇東坡的文字獄逸事
蘇東坡在湖州任上,被人誣告用詩文誹謗時政,御史們連續(xù)彈劾他,朝廷遣太常博士皇甫遵到湖州帶蘇東坡回汴京對質(zhì),皇甫遵到了湖州,蘇東坡正在辦公事,讓他立即動身,不得停留,這時給人的感覺,就是朝廷決意要殺蘇東坡,天下的人,都覺得蘇東坡這一次是在劫難逃了。 隨皇甫遵去汴京,前途未卜,也許此次分離就是永別,妻子王夫人哭著送他,東坡雖然心內(nèi)悲傷,還是強忍著對王夫人說:“你就不能像楊處士的妻子那樣,作首詩送送我?”原來在真宗的時候,一個叫楊樸的人被推薦為隱士,上汴京見皇帝,楊樸只是愛吹牛而已,沒有才能,見了皇帝要獻詩,自己還作不出來,只好吟了妻子的送別詩:“更休落拓耽酒杯,且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 王夫人想起這個故事,不覺破涕為笑,東坡也笑了,這時候想起楊樸妻子的詩,再加上自己的處境,竟然和詩里說的那么相似,這首詩,竟然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蘇東坡回想起自己的經(jīng)歷,不僅有成也詩文,敗也詩文的感慨。 當(dāng)蘇東坡和弟弟蘇轍從眉山來到汴京考科舉,幾天的工夫,就名揚京師了,可是不巧,蘇轍病了,考試的日期快到了,是八月份中旬,蘇轍的病一直不見起色,覺得這次肯定沒希望了。宰相韓琦暗中很器重蘇氏兄弟,和宋仁宗說明情況后,決定延后考試期限,等蘇轍病好了再開始考試。一直延期到九月初蘇轍能參加考試,從此后,宋代科舉的日期就改到了九月。 宋東坡和蘇轍兄弟情深,東坡一直是弟弟的偶像。蘇轍為人沉默寡言,很少許可人,不像東坡那么喜歡和人交往。東坡曾經(jīng)說,他可以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一次兄弟交談,蘇轍提醒東坡注意和人交往,東坡說:“我有一個毛病,就是覺得眼前天下沒有一個不好人。”后來東坡被貶斥到黃州,蘇轍也被連累到去筠州監(jiān)酒稅,兄弟分別時,蘇轍一句話也沒說,只是指了指自己的嘴。 東坡在去東京的路上,擔(dān)心自己這一次被逮,可能會株連很多人,自己的朋友門生,尤其是自己的弟弟蘇轍,肯定會被牽連,就打算投水自殺。忽然想起如果自己這樣死了,倒是痛快了,可是蘇轍肯定也會陪自己去死。為了弟弟,東坡決定就這么一直撐下去,到被判決的那天為止。 剛被關(guān)進御史獄的時候,御史們把不得蘇東坡早點兒死,對他又恐嚇又侮辱,東坡收集了一些丹藥,在地上挖坑埋了起來,打算如果真的被判決斬首,就服用丹藥自殺。有一個監(jiān)獄的看守,對蘇東坡很尊敬,蘇東坡寫了兩首詩,打算讓他帶出去交給蘇轍,作為訣別。這名看守答應(yīng)了,把詩藏在枕頭里,當(dāng)蘇東坡出獄被貶往黃州時,看守把這兩首詩又交還給了東坡。 東坡接過這兩首詩,內(nèi)心感慨萬千,趴在桌子上好長時間,竟然不敢讀。出來后,忍不住又讀了一遍,又忍不住自己和了兩句:“卻對酒杯渾似夢,試掂詩筆已如神。”作完后,自己罵自己說:“還是不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