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嚴重地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隨著人類現代醫(yī)學的進步,治療癌癥的手段不斷提高.使的有些治療的病人,生命得以延長.但也有很多的患者,生命無法延 長.隨著科學不斷地向前發(fā)展,人們生活物質的不斷富足.可癌癥的發(fā)生至目前為止卻有增無減.這是為什么,貧窮落后的年代癌癥不多,社會發(fā)展了生活富足了癌 癥的發(fā)生反而增多.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是一個涉及諸多方面的問題,是一個很難平衡的問題.下面就癌癥的問題說一些看法。 第一;心理變化與癌癥的發(fā)生。 .如今現代醫(yī)學把人身體健康的定義.說是人的心理健康,為人的第一健康,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實事求是的進步,人心理素質的好與不好會決定很事情的發(fā)生.心會 產生善念,心也會產生惡念.心會使你產生無窮的力量,戰(zhàn)勝諸多困難險境.心也會使你充滿全身發(fā)達肌肉的力量,消失殆盡,無法抵御外來的入侵.這說明健康的 心靈對人類的發(fā)展是多么重要... 從我的觀察現在很多富足的人,心態(tài)遠不如從前,出門要防著壞人.回家要關好門鎖也要提防壞人.與人做生意要防上當受騙.好象壞人很多.人的友善好象都不 真.好象生活處都是陷井.人們這種愛惜自已小心翼的思想,你說是對還是錯.無形當中人們增加了很多纏縛包伏.這個包伏從懂事的時候開始就一直背著.一天二 十四小時背著.包伏不敢放下有增無減.背的累的不行了還要找新的包伏背,你說人為什么要這樣.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古人云;與人相交淡如水.會明一點這個道 理,人生就有很多的光明.就會心恬身健.就不會想去背包伏. 現在人的貪欲之心遠勝從前.我生長在農村小時候很窮,和我生長的很多同齡人。冬天手腳都凍裂出血,下雪天也只穿一條單褲.溫飽都不能,有飯吃心理就十分滿 足,吃了一頓美食那種滿足的心情幾年都難忘,有時幾天沒飯吃,也不敢去偷人東西.百姓出門干活,門關不關都很正常,雞鴨早晨放出,晚上自已回來.幾乎沒人 偷.好幾個村莊才會有一兩個小偷.小偷有時只有偷一點點小東西.小偷會被人看不起,所以沒人去做小偷.在一般情況下百姓用不著防.雖然人們生活的很貪窮, 但心理很安定.這種沌樸的民風如今已經少了許多.有次我回到鄉(xiāng)下聽到誰家的鴨子,一個晚上被人偷了幾百頭,誰家的雞被人偷,誰家的小豬一個晚上給人一窩 端.連種的菜都會有人偷.這種事的發(fā)生雖然不多.但我以前在這里是從來沒聽過的.現在的百姓早已解決了溫飽,優(yōu)質的大米拿去養(yǎng)豬.生活和幾十年前比不知富 足了多少,隨便種一點糧食都吃不完.又何必去偷人家的東西呢? 從前看不到的小偷,現在卻很多.膽量也不知比以前大了多少倍.如今有人為了致富心態(tài)都變了,不正常人的心態(tài),必影響到正常人的心態(tài).心若失衡,何病不生. 中醫(yī)治病,不是來研究社會問題的,然傳統(tǒng)醫(yī)學的"天人合一"理論,卻告誡人們,人的一切行為都會影響`到人們心理和生理變化.所以談一點醫(yī)學以外的話題, 對社會的一點了解,更有利醫(yī)療. 如今人的竟爭壓力太大,表面看來很詩文,心里卻難平靜.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fā)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誰若不超常地學習和工作,很快就會被社會淘汰出 局.要跟著時代的腳步走,人際關系十分復雜,總要算計著什么,提著心過日子.算計,提心易氣結.長期以往何會失衡.古人認為;勞逸結合,日出而作,日落而 安.強調''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恬淡虛無,真氣內守.心理平衡,心平氣和,百脈調暢,心之健康.人亦健康.社 會自然安康.而:"今時之人不以為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jié)," 這"內經"的話,粗看好象是說,現代的人反常地喝醉了酒,不能制欲,為圖心快,損害了身體.如果有的人不會喝酒,是不是身體就無憂了呢.這幾句經文的解 釋,我的看法是這樣的,一切的罪過皆起于"妄"妄從心起."以妄為常''妄是什么,又何名為妄,妄者,躁也,驕狂也.,貪欲也,執(zhí)著也,虛假欺詐也,過份 也,心氣上浮,心態(tài)失常也,無禮智也。酒原本糧食釀化之物,合理使用有利健康.可人則把其變成亂性之物,心性若亂,則心生迷誤,而無明,終日昏沉.如癡如 醉,失去理性。.此義不在酒,而在人之心性.借物喻人.酒為物之造化,性為心之造化.心性迷惑則如醉人.神志不清,是非顛倒,善惡不辨."為了眼前的利 益,為一時之興奮,一時之心快.殆盡人之精神,人之元真,人之道德.逆于生樂.逆者反也,此語言人自私心態(tài)的擴大.為了自已.違背自然,違背正常人生活的 規(guī)律.違背正常的社會道德. 此引用的經語,乃<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第一篇;此語教人,治病從心起,做人要培養(yǎng)良好的心里素質,良好的心態(tài),處世:"是以志閑而少欲, 心安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日樸.是以嗜欲不能勞目,淫邪不能惑心,愚智賢不肖, 不在懼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此乃后天人自修養(yǎng)也. 幾千年前的古代圣人就把人的七情至病,視為治病之第一因是謂:"凡診者,必知終始,有知余緒,切脈問名,當合男女.離絕菀結,憂恐喜怒,....".醫(yī)者 在為患者治病時,首先要了解患者的過去和現在的心理變化,都要盡可能地解開病人的心癥結.解開病人心之情結,一者可以善言交談,順和其心.因事利導,使其 心結自開.二者心情郁結日久,氣從無形,變成有形之結,當視其程度,辨證運用藥物.心思憂抑百脈滯結.諸毒滯留,聚積始生.體內細胞會發(fā)生異變.情之所變 不可不察.人若志閑少欲,心安不懼.則心量廣大,心氣平和,百脈順暢,諸郁散去,諸結消除.所以說人之心理與癌癥的發(fā)生有密切的關系. 第二;環(huán)境變化與癌癥的發(fā)生. 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jié),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故日;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陰 陽,四時經紀,人生活在天地之大自然間,天的四時變化,都會影響到人的生理.四時分明風調雨順,則天順,四時不明則天逆.逆則為病.病則受害.害則一切生 物,植物等等,皆為之禍.近幾十年來氣候變化甚烈,自然災害不斷.究原因,氣候之烈變有很大一部分是人為的.人們?yōu)榱宋镔|的富足.大量地破壞植被.大量地 有害氣體排到天上,大量地有毒之水排向河流和海洋.天失清凈,水失明澈.若不能轉變,人類的生存空間將深受其害.上蒼創(chuàng)造了人類,而人類卻要用自已的聰明 為難自已.是否人類應該靜心來一下反醒自已.有的地區(qū)人們呼吸的空氣,是有害生身體健康的氣體,喝的水是被工業(yè)污染的水,吃的食物同樣也是污染的食物.所 以說環(huán)境污染和破壞與癌癥發(fā)生有密切關系. 第三,飲食不當與癌癥的發(fā)生。 民以食為天,食物是人類生存的第一關健.一切生物只要生存就需要食物.那么食物來源的清凈與否,食物的成份,食物攝入的多少.同樣也是人之健康之關健.就 目前來說大多數人想食用清凈的食糧已經很難了,幾千年來人們種糧食幾乎沒用農藥.為什么因為人們當時比較聽老天爺的話,按照天時作習耕種.自然的氣候變化 抑制了病蟲害的發(fā)生.用的肥料是自然的農家肥.種出來的糧食和蔬菜非常干凈,吃起來非??煽?對人體的好處很多.在六十年代有的地區(qū)還能種糧食和蔬菜不用 化肥農藥.因為人們耕種了幾千年的方式還在最后的延續(xù).到了七十年代新的現代化的耕種模式代替了.幾千年的傳統(tǒng).所以現在的農民種糧種蔬沒有農藥和化肥幾 乎不能.現在的蟲害太多了,用了幾十年的農藥來殺蟲,蟲還是多得很,因為人類在使用農藥的過程中破壞了自然的生物鏈.所以現在的農民種糧食和蔬菜不用農藥 是種不起來的.只少數高山地區(qū)種蔬菜可以少用農藥.現在農民不用化肥幾乎難種的起植物,現代人們食用著有農藥和化肥種出來的植物,食用著人工飼材喂養(yǎng)的家 畜和水產.短時間對人看不出什么危害.時間長了對人身體的各方面定造成不良的后果. 其次現代人的飲食按中醫(yī)學的看法也有要調整的地方.善食結構調整至合理,一直很難做好,因為人有偏愛,偏食的毛病,縱其所欲不顧以后.經云;高粱之變,足 生大丁.意思說細糧和好吃的肉類,若不能營養(yǎng)人的身體健康.(此物本對人有利,因食用過量,或其他原因人體不對吸納轉化).它滯留在人體的不善之變,會使 人的身體生毒疔.中醫(yī)又說病從口入,吃了不凈的東西有一些人定會生毛病,飲食若不合理也會生毛病.所以說飲食不當與癌癥的發(fā)生有密切的關系. 第四.人之稟賦不同與癌癥的發(fā)生. 這種說法就是癌癥的發(fā)生和遺傳有關,也就是目前人們所說的DNA.人生之本,本于陰陽,本于父母.父母氣血旺盛,心性平和,為人誠信,德行優(yōu)良所生子女心身健康.人的先天因素的優(yōu)良與否,決定了后天的很多變化.所以有些癌癥的發(fā)生與其父母和家族有很大的關系. 第五.其他多種原因與癌癥的發(fā)生. 可以至癌的原因很多,如一般疾病治療不當或,病久不愈而變.某些化學藥物,輻射,聲光磁波,某些職業(yè),某些地區(qū)等等原因都與癌癥有一定的關系. 以上就癌病發(fā)生的原因,粗淺地說了一些看法,接下還是談一談傳統(tǒng)中醫(yī)藥的辨證治療癌癥的方法.多少年以來,有很多的中醫(yī)藥有識之士,在說明癌癥的病和治療 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因為他們的辛勤努力,使我們這些后人,學到了不少有用的東西.必其所主,而先其所因,這是中醫(yī)歷來強調的.那么癌癥在人體內所發(fā)生的 病變,中醫(yī)的看法又是怎樣呢.中醫(yī)認為人陰陽平衡,氣血和順百脈通調.則臟腑無疾,若有拂郁,氣血滯至.經絡結凝,則內毒積留,留而不去,則惡病生矣.滯 留于人體之物,而生病者有,外之六淫,內之七情.內傷臟腑元氣不足,痰飲,瘀血,聚積,瘕癥.邪之不去久而生毒,毒之結久,而生變病.癌癥也. 然治之乃何,無一法可得,當因人,因時,因地而視之,治陰,治陽.治本,治標,治急治緩.相移變化.術者當整體觀察,辨癥分析,洞察思微,,因勢利導,趨 吉避害.適時立法.有法方藥可施.然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絕癥自不藥而愈者,此為極少數,心善之人.之福.亦有不知一法用土法治愈者.世屬有之.然理論選 法實為繁雜.人理法不知亦可治病,殊不知先人方藥,已在理法之中,恐后人愚解.留于方藥.視為秘方,然此方治病極有限度,不知法者無法將其秘方突限用活. 知法者;天地如一,一以知情.知一法者,萬舉萬當..此為治病之上. 當今治癌之法甚多,西醫(yī)為主,中醫(yī).中西結合,民間雜方也有人用之.然患者合適用那一方法治療為上,那一種方法病者損傷最少,效果最好.世人難于選擇.西 醫(yī)治癌三部曲有善有惡,運用常墨于規(guī)矩.善者可開胸破肚將毒瘤切除,做得干脆.惡者腕肉傷筋,患者多增痛苦.放療,化療雖有效果,但人身元氣傷害很大.當 今現代化西醫(yī)科技不斷向前發(fā)展,為癌癥的治療,提供了更好地服務. 中醫(yī)目前治療癌癥的方法,多是西醫(yī)診斷后,少數人用中藥治療,治療效果不能說好,如果很好,多數患者會選擇中醫(yī)治療,中醫(yī)走向世界也不用叫得那么累.究其 原因中醫(yī)的整體觀和辨證觀,若非潛心真實研究中醫(yī)之人,無法正確把握,此為原因之一,其次中藥退化,失之地道,雖有良方也效果難顯.此為原因之二.中醫(yī)雖 然也治好過不少癌癥.然其處方不能通用.當因人之病情選方用藥.所以中醫(yī)治病不能向西醫(yī)治病那么直觀.此為原因之三.中醫(yī)西醫(yī)結合治療癌癥,有很大的互補 性.應該說很好,但是這種治療基本上還是以西為主.很少人會在看不見的中醫(yī)理論上去動腦筋.民間草藥土方治療癌癥,雖然也有成功.草藥應該說較中藥地道, 多數不是人工種植.然缺乏中醫(yī)理論,不能引伸發(fā)展,運用范圍有限.所以患者冶病大多數人會選用西醫(yī)治療,這是事實. 西醫(yī)說癌癥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這說法和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上說法此較相同,西醫(yī)是在近代幾十年的研究治療中發(fā)現了這一問題,而傳統(tǒng)的中醫(yī)理論是在幾千年前說明 了這一問題,有這種共識對提高癌癥的治療,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是不是中醫(yī)在幾千前認識了治療疾病的統(tǒng)一性,我們就應該驕傲,千萬不能,還是謙虛為好,因 為現代人中醫(yī)的理論功底已大不如前了,我們必須尊重客觀和事實. 即說癌癥是全身性的疾病,西醫(yī)發(fā)明了治癌的三大法.目的是想對癌癥進行全身治療.那么傳統(tǒng)中醫(yī)對癌癥的治療更注重人體的統(tǒng)一性.中草藥通過人體的血液循 環(huán),藥力在全身對癌細胞進行抑制和治療.其優(yōu)點在于減少了某些治療中對人體的負作用.更有效地維護了人的元氣,只有人元氣的很好保護,人之防御系統(tǒng)才能正 常發(fā)揮,人之正氣才能最終戰(zhàn)勝病邪,祛邪不忘扶正,扶正是為了祛邪,維護人之真氣.胃氣.陽氣,是人生生之本.中醫(yī)有句古話說;留人治病.就是說明這道 理. 在癌癥的治療過程中要有整體觀念,有的人以為只要多吃清涼解毒的藥就行了,不加辨癥地吃蛇吃龜別,以為此類物質有滋補養(yǎng)陰解毒之功,到頭來有很多人還是不 行,人們認為癌癥是毒,為什么吃了這些解毒的東西不能起很好的作用呢.然道此物有誤,非也,此乃人自誤也.因為人沒有用辨證的方法來看待問題,只知其一不 知其二,不知陰陽平衡,陰平陽密,精神乃治.陰陽平衡理論告訴人們,世間一切萬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都是對立統(tǒng)一的矛盾,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害,有正必有反,有好 必有壞,陰陽互根,人若能把握陰陽,平衡事物,用藥就會恰到好處,不會偏差.在用清涼解毒的藥時,要看情況而定,有幾種情況可用此法,一.放化療后病人, 舌質紅少津之,可用清涼解毒的藥,少佐養(yǎng)津,扶正,兼通腑氣,使邪有去路,用藥到一個階段,就不能再清涼解毒了,當隨癥施藥.二,身體胃氣較強之人可用清 涼解毒法,.但用多久視人而定.三;在用益氣扶陽藥時,可佐清涼解毒藥.在用滋陰的龜類時,要待正氣復來.胃口較好,無外感的時候使用,龜蛇為至陰之物, 雖可軟堅,散結又可滋補,但若人體運化功能失職,亦可造成陰毒內凝反生不好.癌為陰毒而人又要吃陰物,同氣相聚.損彼陽氣,伐生生之機,在現實生活中有人 用清涼解毒藥連吃幾年,以至陽氣大損,命在旦夕,還不知錯在那里.也有人大殺龜蛇,只顧彼活不顧它死,吃多陰物,陰毒內凝,積而成聚.至此陰盛陽衰,人無 陽氣何以為生.所以利害不可不知. 在治癌癥中用何法更為有效呢.實際上在臨床運用中往往是多法合用,靈活多變.方藥的選擇,因病而定,很難象統(tǒng)計學那樣用一方可以治好病,用藥是根據病情的 變化,而選擇用藥,在治療的過程中用藥的起落往往很大,今天用陽藥,明天可能就用陰藥.今天吃"片仔癀"效果很好,過幾天吃就不一定是那么好,明明是一種 很好的藥,彼則有用此則無用.此皆人用之不當所為.物貴乎其位,貴乎其用,貴乎其時.當明白道理.治病之法才不會拘泥,現就治病的方法談點自已的看法. 在治療癌癥的方法中,有清熱解毒軟堅散結法;清熱解毒攻下法;養(yǎng)陰生津軟堅解毒法''。有溫熱解毒扶陽軟堅散結法.益氣溫陽解毒攻下法.。溫陽活血化痰軟堅解毒法。諸法之多不能舉,還是因病施法為上。下面舉實例說明。 某女患者,年齡三十三歲,廈門人,1987年秋,為她治療,初診時到她家里,患者被人扶著從臥室出來,步伐艱難,頭傾向一邊,慢慢地,有氣無力地,來到客 廳緩緩座下,視其目光呆直,少神,面色臘黃兼青白,是乎沒點血色,口中微弱地發(fā)出呻吟聲,全身淋巴腫大,就手肘的淋巴也腫的有桃樣大,身上除了淋巴長的比 較飽滿外,人身體十分消瘦,。外視形體精神太差。觀其舌苔薄白中微膩,舌質邊淡白中灰暗,舌體不瘦,有津,切其脈緩弱細無力,弱中微見小弦,上浮似芤,重 則難尋,此脈之微胃氣衰敗,根將撥矣。以其問語幾不能答,說人頭很暈身上無力,不能吃,吃下一點稀粥,不是吐出,就是腹瀉,幾乎不能在胃中停留,,言語時 口角還不時口水自流出來,看其說話十分吃力。好言幾句,令其回房休息。其丈夫回言,此病在醫(yī)院已經看了二,三年了,醫(yī)生說是‘壞東西’這是他說的土話,因 為不愿意直接說是癌癥,幾年來為了看病去了幾家醫(yī)院,看了很多醫(yī)生,只要聽到那里的醫(yī)生好,就找到那里去。什藥好就吃什么藥。勞累奔忙辛苦不說,可病情不 見好轉,日益加重,。幾年來只有到‘古浪嶼’一位老中醫(yī)那里吃了十幾包中藥有效,可后來再吃就沒效了。從有醫(yī)生看到沒醫(yī)生,從有信心看到沒信心。我在廈門 的朋友與其丈夫是朋友,看其妻病的很痛苦,很想幫忙,幾次對他丈夫說我會看病,能不能叫我去看一下,其丈夫沒答應,心有顧慮,可過了幾月其痛情越來嚴重。 所以以試一試的心里叫我看病。他直說對我看病不抱希望,只要能減輕一點其妻痛苦就行了。我看了一下厚厚的病例,主看開的中藥,幾乎都是清涼解毒軟堅的一類 藥,幾乎認為癌癥就要清涼解毒,只有‘古浪嶼’的老中醫(yī)開的是,‘桂枝茯苓與半夏湯’加味,有點溫陽之味??串叧了家幌隆UJ為邪重,正虛,與小劑量藥從溫 胃健脾著手,處方如下;
桂枝10克 停止以前的一切用藥,先吃了兩包中藥后再說。 病人兩劑中藥服完后,癥狀沒什么變化,但觀其舌脈皆較前有神,原方去黨參,加上等高麗參5克,炮附片面10克,丁香3克。再服兩劑。兩劑又服完后,病人從 臥室出來切脈,已不用他人扶助,自行出來,看其精神好轉甚多,觀其舌質還是郁暗,但隱隱可見生機,脈雖緩弱皆較前有神。與其言語也不象前那樣吃力,衰敗之 象已止,食入已不吐出。稀粥可吃一碗,此時用藥可漸進力度。乃以扶陽為本,少佐祛邪之藥。處方;
桂枝20克 藥服完三劑后,效果還好令再服二劑。共五劑。治療十多日后病已大有起色。但觀其舌質仍有郁暗,此乃陰寒內凝與毒深固,非太陽溫暖不能散去。脈象乃弱,氣血 嚴重不足,小弦知其身仍有痛處。治病舍小求大,治標顧本。正氣復來可大方治病。邪重藥輕不能治病,邪重藥重則可平衡,祛邪是為了扶正,扶正是為了御邪。處 方如下;
桂枝20一5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