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
廣東教育出版社
索穎 秦含章 著
得了冠心病,怎么吃?
營養(yǎng)對維持心血管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很重要。營養(yǎng)缺乏或者營養(yǎng)過剩,都可以使心血管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遭受損害,引起心血管疾病。心肌的舒張和收縮除了需要能量外,還需要鉀、鈉、鈣等參與,此外,食物中的一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是心肌代謝中的重要營養(yǎng)物質(zhì)。
冠心病的膳食配制重點是減少熱量,限制動物脂肪和膽固醇,供給適量的無機鹽和維生素。
每天,主食可以粗細糧搭配,多吃粗糧,多用大豆類食品。副食多用豆制品。多吃綠色蔬菜、西紅柿、豆芽、鮮豆莢類??梢猿贼~類、瘦肉、牛肉等。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中醫(yī)的觀點,冬瓜、蘿卜、鯉魚、豆腐、蜂蜜、山楂等,都有助于防治冠心病。
少吃含膽固醇量多的食物、含飽和脂肪酸高的食物。禁止喝烈性酒。一般烈性酒酒精濃度約有五六十度以上。酒度比較低的啤酒、黃酒、葡萄酒,也應該少喝。禁止喝濃茶。一般泡制的淡茶,咖啡因比較少,每天4~6杯,能助消化、利尿。
得了腦血管疾病怎么吃?
飲食治療原則
1.碳水化合物適量攝入
碳水化合物中的單糖及雙糖類食品,如水果、蜂蜜、蔗糖、牛奶等,對腦血管病的防治有著重要作用。因為果糖和蜂蜜更容易轉(zhuǎn)化為葡萄糖,維持腦循環(huán)和腦組織的新陳代謝,碳水化合物每日應該供給350~400克。
對老年腦動脈硬化癥者,可用適量的果糖和蔗糖。但糖過量,也影響蛋白質(zhì)的攝入。
2.脂肪與膽固醇限制攝入
長期食用大量脂肪或者大量膽固醇,可以引起動脈粥樣硬化。
動物脂肪中,除魚油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外,都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而植物油中,除椰子油外,都含有不飽和脂肪酸。
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血膽固醇水平,β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下降。此外,不飽和脂肪酸中的亞油酸(N6),也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不飽和脂肪酸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雖然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攝入過多對健康不利。建議多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的比值,以大于1.5,小于2為宜。
魚油、家禽油脂和許多植物油中,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因此,為預防動脈硬化,可以經(jīng)常食用魚類、雞鴨類、豆類及植物油。
可溶性膳食纖維,如瓜爾豆膠、洋槐豆膠、果膠、羧甲基纖維素及富含可溶性纖維的食物,如燕麥麩、大麥、豆莢、蔬菜,可以降低人和動物的血漿膽固醇水平5%~10%,最多可以降低25%。同時,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但高密度脂蛋白降得很少,甚至不降。纖維素、木質(zhì)素及玉米麩和小麥麩,不易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因此,腦動脈硬化的患者,膽固醇每日的攝入量應該限制在150毫克以下。
3.蛋白質(zhì)攝入
蛋白質(zhì)可占膳食總熱量的12%~15%,其中動物蛋白質(zhì)應占1/3。此外,應該多食用豆類蛋白質(zhì),除能得到多種氨基酸外,豆類中還有固醇和纖維素,也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4.控制總熱量
過高的熱量會增加身體脂肪,形成肥胖。肥胖者容易患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癥。控制體重,防治肥胖,是防治腦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5.保證維生素供給
維生素C對脂類代謝有一定影響。用大劑量維生素C,可以提高膽固醇轉(zhuǎn)變膽酸的速度,加強血管壁韌性。
煙酸的攝取量比其藥物劑量高200倍,對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作用顯著,劑量以3克為宜。
維生素E對防止動脈硬化癥有較好的療效,能預防血栓的形成。維生素B6缺乏,可使猿類動脈硬化。如果用維生素B6與亞油酸同時治療,可以降低血脂。維生素P有抗動脈硬化的作用。
6.無機鹽與微量元素
鎂:可以用來減少腦動脈硬化。應選擇食用富含鎂的食物,比如小米、玉米、黃豆、水芹菜、太古菜、牛奶等。
鉻:鉻缺乏會引起血膽固醇和血糖升高,出現(xiàn)主動脈斑。含鉻高的食品,有粗制糖、標準粉、粗糧等。
鎘:鎘能引起高血壓病。高血壓性腦病患者,應該食用低鎘食品,鋅和硒有對抗鎘的作用。
銅:銅攝取量過低,可使血清膽固醇升高,主動脈彈性降低。含銅豐富的食品有肝、核桃、麻醬等。
錳:能夠抑制動脈硬化。綠葉菜含錳最多,咖啡、花生醬含量也很豐富。此外:
1.多吃含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蘑菇、海米等,有利于降血壓。
2.膳食要清淡,保護食欲。
3.低鹽,每天食鹽攝入量為2~3克。
4.嚴禁飲用烈性酒,如白酒等。
5.禁用濃茶、咖啡以及刺激性調(diào)味品,比如辣椒、胡椒面、芥末等。
6.少吃多餐,不要暴飲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