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清代黃易紫砂壺

 華夏董氏大全 2011-01-07
清代黃易紫砂壺
徐明岐



  
  1958年,筆者外祖父為讓一件黃小松鐫刻、范述曾制器的錫包紫砂鑲玉壺躲避“大煉鋼鐵”,將壺轉藏我家。多年來雖經常觀看,但一直未能讀懂。恰巧近日喜購《陳根遠說古印》一書,讀后使我茅塞頓開。
  此壺為八方型,高10厘米,底徑10厘米,口徑6厘米,壺表為錫制,內胎為紫砂,方把與方流口為青玉鑲嵌,壺蓋鑲圓餅狀白玉鈕。壺內底正中戳印一篆書方章“范述曾制”,壺正面刻句“其清若鏡,味甘如醴”,款署“小松作”。壺之另一面刻《竹棘圖》一幅。
  從《陳根遠說古印》第84頁得知小松大名黃易:
  黃易(1744>1802年),字大易,因其父名松石,故又號小松,杭州人。黃易的父親與丁敬是世交,“析碑論古,晨夕過從”。黃易幼承家學,善詩文,工書畫,篆隸尤精,古穆靜雅。黃易的篆刻以他深厚的金石學為基礎,直接師承丁敬,遠溯秦漢,兼及元明諸家,淵雅醇古,有出藍之譽。早年丁敬見到他的篆刻作品時,便感嘆:“他日傳龍泓(丁敬號)而起者,小松也!”對他寄以厚望。后人以丁黃并稱。深厚的學養(yǎng)、豐富的藝術實踐,使黃小松在印論上往往有驚人之語。如他說篆刻要“小心落墨,大膽奏刀”,一語道破篆刻三昧,至今為篆刻家奉為信條。
  
  靜觀壺上刻文,其書以刀代筆,氣勢逼人。黃小松和丁敬、金農、鄭板橋、奚岡、陳鴻壽合稱為“雍嘉七子”。秦祖永也將這“七子”所刻的印章及邊款輯為《七家印跋》(見《美術叢書》二集第三輯)。上海博物館編著的《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1136頁著錄了黃小松各類印章71方。足見黃小松在藝林的深遠影響。壺上小松刻字突顯體尚方、刀尚切、味尚醇等特征,應為黃小松真跡。
  壺之另面《竹棘圖》中的竹子刻得清瘦、挺拔,用簡練的刀法生動地表現出竹枝的彈性和葉片的生機。每個葉片都刻畫得如鋼針般刺人眼目,給人以滋潤青翠之感。這正合古人“一兩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葉;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疊疊?”的詩意。
  范述曾主要藝術活動在乾隆、嘉慶、道光年間,善制錫包紫砂鑲玉壺,選料精良,造型別致。此種壺的制作難點是將包錫與砂胎貼緊,將制錫、制玉工藝移植于紫砂壺的裝飾上,開創(chuàng)了紫砂壺的新工藝、新品種。范述曾曾與陳鴻壽(曼生)、楊彭年合作錫包玉壺,與“西泠八家”中人也多有接觸,有陳范合壺傳世,與楊彭年齊名。如其傳世的六瓣梅錫包紫砂三鑲玉壺,壺身一面刻梅蘭圖等,另面刻詩文,款署“石泉”。內也有方“范述曾制”印,作品品位甚高??上ё苑妒鲈?,此種工藝即失傳了。
  此壺之內層紫砂,色澤紫褐,砂粗而溫潤。“范述曾制”極具漢印篆刻意味,淳厚古樸,運刀老練,豪邁自如。
  “袖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此壺制作規(guī)矩,融包錫、紫砂、玉石為一器,其工藝制作難度可想而知。器蓋器身子母口嚴絲合縫,玉與錫鑲嵌自然工巧,無處不顯示出作者巧奪天工的制壺技藝和大家風范。作品別致的造型、細膩的做工、精美的書畫、一流的篆刻,令人百看不厭、愛不釋手。紫砂三鑲壺最早由朱堅首創(chuàng),盛于楊彭年,止于范述曾。生產短暫,存世很少。此壺更出自黃小松、范述曾兩位大師之手,實屬珍罕。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