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課標(biāo)本 |
 |
|
|
|
單元 |
|
課 目 |
|
課 目 |
|
課 目 |
|
第一單元 |
1 |
新聞兩則 [3] |
2 |
蘆花蕩 [7] |
3 |
* 蠟燭 [2] |
4 |
* 就英法聯(lián)軍遠(yuǎn)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3] |
5 |
* 親愛的爸爸媽媽 [1] |
|
|
◎ |
綜合性學(xué)習(xí)·寫作·口語交際 世界何時(shí)鑄劍為犁 [1] |
|
|
※ 新聞兩則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
第二單元 |
6 |
阿長與《山海經(jīng)》 [6] |
7 |
背影 [11] |
8 |
* 臺(tái)階 [4] |
9 |
老王 [8] |
10 |
* 信客 [4] |
|
|
◎ |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xué)習(xí) 讓世界充滿愛 [3] |
|
|
|
第三單元 |
11 |
中國石拱橋 [13] |
12 |
* 橋之美 [10] |
13 |
蘇州園林 [6] |
14 |
故宮博物院 [5] |
15 |
* 說“屏” [2] |
|
|
◎ |
綜合性學(xué)習(xí)·寫作·口語交際 說不盡的橋 [0] |
|
|
|
第四單元 |
16 |
大自然的語言 [7] |
17 |
奇妙的克隆 [6] |
18 |
*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 [3] |
19 |
* 生物入侵者 [5] |
20 |
* 落日的幻覺 [0] |
|
|
◎ |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xué)習(xí) 走上辯論臺(tái) [0] |
|
|
※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 《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 |
第五單元 |
21 |
桃花源記 [2] |
22 |
短文兩篇 [2] [6] [1] |
23 |
* 核舟記 [0]
|
24 |
* 大道之行也 [0] |
25 |
杜甫詩三首 [0] |
|
|
◎ |
綜合性學(xué)習(xí)·寫作·口語交際 蓮文化的魅力 [0] |
|
|
※ 短文兩篇 《陋室銘》、《愛蓮說》 ※ 杜甫詩三首 《望岳》、《春望》、《石壕吏》 |
第六單元 |
26 |
三峽 [12] |
27 |
短文兩篇 [0] |
28 |
* 觀潮 [0] |
29 |
* 湖心亭看雪 [0] |
30 |
詩四首 [0] |
|
|
◎ |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xué)習(xí) 怎樣搜集資料 [0] |
|
|
※ 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游》 ※ 詩四首 《歸園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 、《登岳陽樓(其一)》 |
課外古詩詞背誦 |
1 |
長歌行 |
2 |
野望 |
3 |
早寒江上有懷 |
4 |
望洞庭湖贈(zèng)張丞相 |
5 |
黃鶴樓 |
6 |
送友人 |
7 |
秋詞 |
8 |
魯山山行 |
9 |
浣溪沙 |
10 |
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
|
|
|
|
|
名著導(dǎo)讀 |
1 |
《朝花夕拾》:溫馨的回憶與理性的批判 |
2 |
《駱駝祥子》:舊北京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 |
3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理想主義的旗幟與人生的教科書 |
|
本冊(cè)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3月第2版 2007年6月浙江第12次印刷 篇目前標(biāo)有*的是略讀課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