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洞天: 1.王屋洞府——又稱“小有清虛之天”。坐落在山西垣曲縣和河南濟(jì)源市間的王屋山。 2.委羽洞府——又稱“大有空明之天”。位于浙江黃巖縣的委羽山。 3.西城洞府——又稱“太元總真之天”。坐落在青海的西傾山。 4.西玄洞府——又稱“三元極真之天”。坐落在西岳華山。 5.青城洞府——又稱“寶仙丸室之天”。位于四川灌縣的青城山。 6.赤誠(chéng)洞府——又稱“紫玉清平之天”。坐落于浙江天臺(tái)縣的赤誠(chéng)山。 7.羅浮洞府——又稱“朱明曜真之天”。位于廣東增城和博羅兩縣之間的羅浮山。 8.句曲洞府——又稱“金壇華陽(yáng)之天”。坐落在江蘇茅山。 9.括蒼洞府——又稱“成德隱玄之天”。位于浙江仙居和臨海兩縣之間的括蒼山。 10.林屋洞府——又稱“左腳幽虛之天”。坐落在江蘇吳縣的西湖庭山。
1.霍桐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霍林洞天,在福州長(zhǎng)溪縣,屬仙人王緯玄治之。 2.東岳泰山洞——周回一千里,名曰蓬玄洞天,在兗州干封縣,屬山圖公子治之。 3.南岳衡山洞——周回七百里,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縣,仙人石長(zhǎng)生治之。 4.西岳華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惣仙洞天,在華州華陰縣,真人惠車子主之。 5.北岳常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惣玄洞天,在恒州常山曲陽(yáng)縣,真人鄭子真治之。 6.中岳嵩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司馬洞天,在東都登封縣,仙人鄧云山治之。 7.峨眉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虛陵洞天,在嘉州峨嵋縣,真人唐覽治之。 8.四明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縣,真人刁道林治之。 9.會(huì)稽山洞——周回三百五十里,名曰極玄大亢天,在越州山陰縣鏡湖中,仙人郭華治之。 10.太白山洞——周回五百里,名曰玄德洞天,在京北府長(zhǎng)安縣連終南山,仙人張季連治之。 11.西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天柱寶極玄天,在洪州南昌縣,真人唐公成治之。 12.小溈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好生玄上天,在潭州澧陵縣,仙人花丘林治之。 13.潛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懷寧縣,仙人稷丘子治之。 14.鬼谷山洞——周回七十里,名曰貴玄司真天,在信州貴溪縣,真人崔文子治之。 15.武夷山洞——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陽(yáng)縣,真人劉少公治之。 16.笥山洞——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樂(lè)天,在吉州永新縣,真人梁伯鸞主之。 17.華蓋山洞——周回四十里,名曰容成大玉天,在溫州永嘉縣,仙人平公修治之。 18.蓋竹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長(zhǎng)耀寶光天,在臺(tái)州黃巖縣,屬仙人商丘子治之。 19.都嶠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寶玄洞天,在容州普寧縣,仙人劉根治之。 20.白石山洞——周回七十里,名曰秀樂(lè)長(zhǎng)真天,在云和州含山縣,白真人治之。 21.岣漏山洞——周回四十里,名曰玉闕寶圭天,在客州北流縣,屬仙人餞真人治之。 22.疑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朝真太虛天,在道州延唐縣,仙人嚴(yán)真青治之。 23.洞陽(yáng)山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洞陽(yáng)、隱觀天,在潭州長(zhǎng)沙縣,劉真人治之。 24.幕阜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縣,屬陳真治之。 25.大酉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大酉華妙天,去辰州七十里,尹真人治之。 26.金庭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縣,屬趙仙伯治之。 27.麻姑山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丹霞天,在撫州南城縣,屬王真人治之。 28.仙都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仙都祈仙天,在處州縉云縣,屬趙真人治之。 29.青田山洞——周回四十五里,名曰青田大鶴天,在處州青田縣,屬付真人治之。 30.鐘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朱日太生天,在潤(rùn)州上元縣,屬龔真人治之。 31.良常山洞——周回三十里,名曰良常放命洞天,在潤(rùn)州句客縣,屬李治之。 32.紫蓋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紫玄洞照天,在荊州常陽(yáng)縣,屬公羽真人治之。 33.目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天蓋滌玄天,在杭州余杭縣,屬姜真人治之。 34.桃源山洞——周回七十里,名曰白馬玄光天,在玄州武陵縣,屬謝真人治之。 35.金華山洞——周回五十里,名曰金華洞元天,在婺州金華縣,屬戴真人治之。 36.廬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洞靈真天,在江州德安縣,真人周正時(shí)治之。
2.蓋竹山——在衢州仙都縣,真人施存治之。 3.仙磕山——在溫州梁城縣十五里近白溪草市,真人張董華治之。 4.東仙源——在臺(tái)州黃巖縣,屬地仙劉奉林治之。 5.西仙源——亦在臺(tái)州溫嶺市一百二十里,屬地仙張兆期治之。 6.南田山——在東海東,舟船往來(lái)可到,屬劉真人治之。 7.玉溜山——在東海近蓬菜島上,多真仙居之,屬地仙許邁治之。 8.青嶼山——在東海之西,與扶桑相接,真人劉子光治之。 9.南田山郁木洞——在玉筍山南,是蕭子云侍郎隱處。 10.丹霞山——在麻姑山,是蔡經(jīng)真人得道之處,到今雨夜多聞鐘磬之聲,屬蔡真人治之。 11.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中,屬地仙侯生所治。 12.大若巖——在漫無(wú)邊際州永嘉縣東一百二十里,屬地仙李方回治之。 13.焦源——在建州建陽(yáng)縣北,是尹真人隱處。 14.靈墟——在臺(tái)州天臺(tái)縣北,是白云先生隱處。 15.沃洲——在越州剡縣南,屬真人方明所治之。 16.天姥嶺——在剡縣南,屬真人魏顯仁治之。 17.若耶溪——在越州會(huì)稽縣南,屬真人山世遠(yuǎn)所治之。 18.金庭山——在廬州巢縣,別名紫微山,屬馬仙人治之。 19.清遠(yuǎn)山——在廣州清遠(yuǎn)縣,屬陰真人治之。 20.安山——在交州北,安期生先生隱處,屬先生治之。 21.馬嶺山——在柳州郭內(nèi)水東,蘇耽隱處,屬真人力牧主之。 22.鵝羊山——在潭州長(zhǎng)沙縣,婁駕先生隱處。 23.洞真墟——在潭州長(zhǎng)沙縣,西岳真人韓終所治之處。 24.青玉壇——在南岳祝融峰西,青烏公治之。 25.光天壇——在衡岳西源頭,鳳真人所治之處。 26.洞靈源——在南岳招仙觀西,鄧先生所隱地也。 27.洞宮山——在建州關(guān)隸鎮(zhèn)五嶺里,黃山公主之。 28.陶山——在溫州安國(guó)縣,陶先生曾隱居此處。 29.皇井(三皇井)——在溫州橫陽(yáng)縣,真人鮑察所治處。 30.爛柯山——在衛(wèi)州信安縣,王質(zhì)先生隱處。 31.勒溪——在建州建陽(yáng)縣東,是孔子遺硯之所。 32.龍虎山——在信州貴溪縣,仙人張巨君主之。 33.靈山——在信州上饒縣北,墨真人治之。 34.泉源——在羅浮山中,仙人華子期治之。 35.金精山——在虔州虔化縣,仇季子治之。 36.閣皂山——在吉州新淦縣,郭真人所治處。 37.始豐山——在洪州豐城縣,尹真人所治之地。 38.逍遙山——在洪州南昌縣,徐真人治之地。 39.東白源——在洪州新吳縣東,劉仙人所治之地。 40.缽池山——在楚州,王喬得道之處。 41.論山——在潤(rùn)州丹徒縣,是終真人治之。 42.毛公壇——在蘇州長(zhǎng)洲縣,屬莊仙人修道之所。 43.雞籠山——在和州歷陽(yáng)縣,屬郭真人治之。 44.桐柏山——在唐州桐柏縣,屬李仙君所治之處。 45.平都山——在重慶市豐都縣,是陰真君上升之處。 46.綠蘿山——在朗州武陵縣,接桃源界。 47.虎溪山——在江州南彭澤縣,是五柳先生隱處。 48.彰龍山——在潭州澧陵縣北,屬臧先生治之。 49.抱福山——在連州連山縣,屬范真人所治處。 50.大面山——在益州成都縣,屬仙人柏成子治之。 51.元晨山——在江州都昌縣,孫真人、安期生治之。 52.馬蹄山——在饒州鄱陽(yáng)縣,真人子州所治之處。 53.德山——在朗州武陵縣,仙人張巨君治之。 54.高溪藍(lán)水山——在雍州藍(lán)田縣,并太上所游處。 55.藍(lán)水——在西都藍(lán)田縣,屬地仙張兆其所治之處。 56.玉峰——在西都京兆縣,屬仙人柏戶治之。 57.天柱山——在杭州于潛縣,屬地仙王柏元治之。 58.商谷山——在商州,是四皓仙人隱處。 59.張公洞——在無(wú)錫宜興縣,真人康桑治之。 60.司馬梅山(司馬悔山)——在臺(tái)州天臺(tái)山北,李明仙人所治處。 61.長(zhǎng)在山——在齊州長(zhǎng)山縣,毛真人治之。 62.中條山——在河中府虞鄉(xiāng)縣,趙仙人治處。 63.湖魚(yú)澄洞——在西古姚州,始皇先生曾隱居此處。 64.綿竹山——在漢州綿竹縣,瓊?cè)A夫人治之。 65.瀘水——在西梁州,仙人安公治之。 66.甘山——在黔南,寧真人治處。 67.漢山——在漢州,赤須先生治。 68.金城山——在古限戍,又云石戍,是石真人所治之處。 69.云山——在邵州武剛縣,屬仙人盧生治之。 70.北邙山——在東都洛陽(yáng)縣,屬魏真人治之。 71.廬山——在福州連江縣,屬謝真人治之。 72.東海山——在海州東二十五里,屬王真人治之。 |
|
來(lái)自: 自問(wèn)心如何 > 《道觀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