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國外的影視作品中,經(jīng)常能夠看到這樣的情節(jié):某人突然一不小心把食物卡在喉嚨里,說不出話來,無法呼吸。此時另外一個人看到這種情況,立即上前站在他的身后,用兩手臂環(huán)繞他的腰部,一手握拳,將拇指一側放在其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另一手抓住拳頭快速向上沖擊壓迫他的腹部,一下,兩下,三下,卡住的食物從喉中蹦了出來,滾到一邊。此人隨即轉(zhuǎn)危為安。
這就是搶救異物卡喉窒息的“海姆利克急救法”。它是海姆利克教授于1974年發(fā)明的。在此后的12年中,這種急救法在美國就已經(jīng)救活了一萬多人的生命。海姆利克教授也因此被世界名人錄譽為“世界上挽救生命最多的人”。 海姆利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 海姆利克急救法的原理是:窒息時,患者的肺內(nèi)仍有殘留氣體,給膈以下軟組織以突然向上的壓力,使胸腔壓力驟然升高,從而壓迫雙肺,驅(qū)使肺內(nèi)殘存的氣流進入氣管,便可排出卡在氣管口的食物或其他異物。 海姆利克急救法的步驟:搶救者應站于患者身后,兩臂繞至患者腰前抱緊。一手握拳,以拇指側頂住患者腹部,略高于臍上,在肋緣之下。另一手與握拳之手緊握,并以突然的快速向上沖力,向患者腹部加壓。必要時可反復數(shù)次,直至異物從喉噴出。
海姆利克急救法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傳到我國,如今不僅用于搶救噎食窒息,也推廣應用到溺水、咯血窒息的急救當中。但這種簡捷有效的手法并未得到普及,大多數(shù)人甚至連聽都沒有聽說過,致使很多人因為得不到及時救治而失去生命。 所以加強宣傳、普及海姆利克急救法是非常重要的。除醫(yī)務人員應首先熟練掌握并積極宣傳推廣這一技術外,每一位公民都應掌握這一技術,以減少悲劇的發(fā)生。 ======================================================================== “海姆利克氏”是美國學者海姆里斯發(fā)明的一種簡便易行、人人都能掌握的急救法。 其具體操作方法是: 意識尚清醒的病人可采用立位或坐位,搶救者站在病人背后,雙臂環(huán)抱病人,一手握拳,使拇指掌關節(jié)突出點頂住病人腹部正中臍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壓在拳頭上,連續(xù)快速向內(nèi)、向上推壓沖擊6—10次(注意不要傷其肋骨)。 昏迷倒地的病人采用仰臥位,搶救者騎跨在病人髖部,按上法推壓沖擊臍上部位。這樣沖擊上腹部,等于突然增大了腹內(nèi)壓力,可以抬高膈肌,使氣道瞬間壓力迅速加大,肺內(nèi)空氣被迫排出,使阻塞氣管的食物(或其它異物)上移并被驅(qū)出。這一急救法又被稱為“余氣沖擊法”。 如果無效,隔幾秒鐘后,可重復操作一次,造成人為的咳嗽,將堵塞的食物團塊沖出氣道。 海氏法還可以用來自救。如果發(fā)生食物阻塞氣管時,旁邊無人,或即使有人,病人往往已不能說話呼救,病人必須迅速利用兩三分鐘左右神志尚清醒的時間自救。此時可自己取立位姿勢,下巴抬起,使氣管變直,然后使腹部上端(劍突下,俗稱心窩部)靠在一張椅子的背部頂端或桌子的邊緣,或陽臺欄桿轉(zhuǎn)角,突然對胸腔上方猛力施加壓力,也會取得同樣的效果——氣管食物被沖出.
食物、異物卡喉常見于進食或口含異物時嬉笑、打鬧或啼哭而發(fā)生,尤其多見于兒童。由于食物或異物嵌頓于聲門或落入氣管,造成病人窒息或嚴重呼吸因難,表現(xiàn)為突然嗆咳、不能發(fā)音、喘鳴、呼吸急促、皮膚發(fā)紫,嚴重者可迅速出現(xiàn)意識喪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一旦發(fā)生這種情況,千萬不要叩擊病人的背部,應在迅速與醫(yī)院聯(lián)系或?qū)⒉∪宿D(zhuǎn)送醫(yī)院的同時,立即對其進行現(xiàn)場急救。這里介紹海姆立克手法,簡單易行,十分有效。美國海姆立克教授發(fā)明這種手法,曾挽救了數(shù)以萬計喉氣管異物病人的生命。方法如下:
一、應用于成人
1.搶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兩手臂環(huán)繞病人的腰部。 2.一手握拳,將拳頭的拇指一側放在病人胸廓上和臍上的腹部。 3.用另一手抓住拳頭、快速向上重擊壓迫病人的腹部。 4.重復以上手法直到異物排出。
二、應用于嬰幼兒
使患兒平臥,面向上,躺在堅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搶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側,或取坐位,并使患兒騎在搶救者的兩大腿上,面朝前。搶救者以兩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兒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擊壓迫,但要很輕柔。重復之,直至異物排出。 三、自救
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4個步驟的2、3、4三點,或稍稍彎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體上(如桌子邊緣、椅背、扶手欄桿等),以物體邊緣壓迫上腹部,快速向上沖擊。重復之,直至異物排出。 四、用于無意識的病人
使病人仰平臥,搶救者面對病人,騎跨在病人的髖部用你的一手置于另一手上,將下面一手的掌跟放在胸廓下臍上的腹部,用你的身體重量,快速沖擊壓迫病人的腹部,重復之直至異物排出。 五、合并癥 海姆立克手法雖卓有成效,但也可產(chǎn)生合并癥,如:肋骨骨折、腹部或胸腔內(nèi)臟的破裂或撕裂,故除非必要時,一般不隨便采用此法⑵。如果患者呼吸道部分梗阻,氣體交換良好,就應鼓勵患者用力咳嗽,并自主呼吸;如患者呼吸微弱,咳嗽乏力或呼吸道完全梗阻,則立刻使用此手法。在使用本法成功搶救患者后應檢查患者有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六、喉氣管異物窒息的預防 當然,重要的還在于預防進食時避免食物和異物卡喉,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將食物切成細塊。 ?、诔浞志捉?。 ③口中含有食物時,應避免大笑、講話、行走或跑步。 ?、懿辉试S兒童將小的玩具放在口中。 有以下情況者,進食時應格外注意: ①有假牙者。 ?、陲嬀坪筮M食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