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F0 X! U) `) _% E+ T+ t* \ 一、中醫(yī)理論的四性、五味
1、四性
也稱為四氣,就是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其中寒涼屬陰,而涼次于寒,溫?zé)釋訇?,而溫次于熱。寒涼藥用以治陽熱癥,溫?zé)崴幱靡灾侮幒Y。
此外,四氣之外還有一類平性藥,如黨參、山藥、甘草,但實(shí)際上也有偏溫偏熱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性涼,炙用性偏溫。所以,仍稱四氣而不稱五氣。
2、五味
是指藥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種不同的味道。
辛:“能散、能行”,既具有發(fā)散、行氣、活血、開竅、化濕等的作用。
甘:“能補(bǔ)、能和、能緩”,既具有補(bǔ)益、和中、調(diào)和藥性和緩急止痛的作用。
酸:“能收、能澀”,即具有收斂、固澀的功效。
苦:“能泄、能燥、能堅(jiān)”,即具有清泄火熱、泄降氣逆、通泄大便、燥濕祛濕、瀉火存陰等作用。
淡:“能滲、能利”,即具有滲濕利小便的作用,“淡附于甘”。
澀與酸味藥相似,常以酸味代表澀味,或與酸味并列標(biāo)明藥性。
3、四氣和五味是辨別藥物功效的重要依據(jù),同一藥物又同時(shí)具有氣和味,因此兩者必須結(jié)合起來說明藥物的作用。
二、香辛料的定義
通常所指的香辛料是植物的干燥物,它可以是該植物的根、花蕾、枝、皮、葉、果等,它能給食物帶來特有的風(fēng)味、色澤和刺激性味感。
三、香辛料的作用
有:賦辣、祛臭、著色、風(fēng)味、抗微生物、抗氧化、藥理的七個(gè)作用。
四、常見香辛料
?。ㄒ唬私?/p>
1、又名:大料、五香八角、大茴香、八月珠、菱角、木茴香,屬木蘭科。
2、其性溫、味辛。
3、氣味為強(qiáng)烈的香辛味,味道為口感愉悅的甜的茴香芳香味。
4、是鹵水必用的香料,能壓腥祛膻、防腐、增加肉的香味。
(二)、丁香
1、又名:公丁香、丁子香、紫丁香、百結(jié)花,屬桃金娘科。
2、其性溫、味辛。
3、氣味是所有香辛料中芬芳香氣最強(qiáng)烈的品種之一,為甜辛香。味道為強(qiáng)烈丁香特征的甜果辛香味,有點(diǎn)苦和澀,舌頭上有強(qiáng)烈的麻感。
4、有抗氧化、防霉的功效,對(duì)亞硝鹽有消色的作用,對(duì)其它香料的香味有一定的屏蔽作用。
?。ㄈ⑿≤钕?/p>
1、又名:茴香、小茴、小香、角茴香、谷茴香、香絲菜、懷香、野茴香、刺荔,屬傘形科。
2、其性溫、味辛。
3、氣味類似茴香和甘草,味道類似于甘草的甜,有點(diǎn)苦的后味。
4、能避穢祛異味、調(diào)香、防腐。
?。ㄋ模?、百叩
1、又名:豆蔻、小豆蔻、叩仁、白豆蔻,屬姜科。
2、其性溫、味辛。
3、氣味異特芬芳,有甜的辛辣氣。味道與氣味類似,辣味較顯。
4、主要用來增香。
?。ㄎ澹?、肉寇
1、又名:肉果、玉果、肉豆蔻,屬肉豆蔻科。
2、其性溫、味辛。
3、氣味為強(qiáng)烈的甜辛香,香氣濃厚又極飄逸。味道為強(qiáng)烈和濃厚的辛香味,有辣、苦和油脂的口味,有點(diǎn)兒萜類物質(zhì)樣的味感。
4、鹵水必用,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用量不宜過大,本品含有肉豆蔻醚,對(duì)大腦有興奮致幻作用,過量會(huì)引起中毒,人服用肉豆蔻粉7.5克可引起眩暈,甚至譫語、昏睡,大量可致死亡。
?。⒉菘?/p>
1、又名:草豆蔻,屬姜科。
2、其性溫、味辛。
3、氣香,味辛、微苦。
4、可驅(qū)除腥膻味、怪味,能圓和其它的香味為菜肴提香。
(七)、紅寇
1、又名:肉豆,屬姜科。
2、其性溫,味辛、苦。
3、主要用來上色(紅色)。
(八)、桂皮
1、又名:肉桂、木桂、杜桂、桂樹、蓮桂、陰桂、玉桂,屬樟科。
2、其性熱、味辛、甘。
3、氣味為芬芳香氣不強(qiáng),但持久性好。味道為甜辛香味,有一些辛辣和澀的口感。
4、可提味、增香、祛膻腥味,肉料吸收后,可以去油滯。
(九)、肉桂
1、又名:玉桂、牡桂、菌桂、筒桂、大桂,屬樟科。
2、其性大熱、味辛甘。
3、氣味為芬芳香氣不強(qiáng),但持久性好。味道為甜辛香味,有一些辛辣和澀的口感。
4、可提味、增香、祛膻腥味,肉料吸收后,可以去油滯。
5、肉桂與桂皮的區(qū)別:肉桂為肉桂樹的干燥的皮,桂皮為天竺桂、陰香細(xì)葉香桂、川桂的樹皮。肉桂與桂皮大同小異,一般肉桂以藥用為主,桂皮以菜肴佐料為主。
(十)、孜然
1、又名:枯茗、青蒿、藏苗香、息苗香,屬傘形科。
2、其性溫、味辛。
3、氣味強(qiáng)烈,不怎么和諧的青辛香氣。味道為孜然特征的芳辛香味,有一點(diǎn)藥味。
4、有防腐殺菌的功效。
?。ㄊ唬?、花椒
1、又名:秦椒、鳳椒、川椒、紅椒、蜀椒,蜀蕓香科。
2、其性溫、味辛。
3、氣味具有特殊的尖刺強(qiáng)烈香氣。味道微甜,有些藥草芳香,主要是麻辣味強(qiáng)而持久,對(duì)舌頭有刺疼感。
4、生花椒味麻且辣,炒熟后香味才溢出。
5、花椒的用途可居諸香料之首。在腌制時(shí)可以其香氣驅(qū)除肉腥味。
(十二)、山奈
1、又名:沙姜、山辣、三賴,屬姜科。
2、其性溫、味辛。
3、氣味為濃郁持久的芳香味。味道辛辣帶甜。
4、祛腥提香,調(diào)味。肉類食品用作增香料。
?。ㄊ?、甘草
1、又名:甜草根、甜草、紅甘草、國老、棒草、甜根子,屬蝶形花科。
2、其性平、味甘。
3、有獨(dú)特的香甜。
4、歷來被視為矯味劑,肉料吸收后,可以減少肉的膻腥味。
?。ㄊ模?、香葉
1、又名:月桂葉、桂葉、香桂葉、天竺葉,屬樟科。
2、其性溫、味辛。
3、氣味為濃郁的甜辛香氣。味道上來不強(qiáng),幾分鐘后味感會(huì)越來越強(qiáng)烈,香味甜辛優(yōu)美,有點(diǎn)苦的后感。
4、有矯味、增香、殺菌、防腐的功效。
(十五)、胡椒
1、又名:黑川、百川,屬胡椒科。
2、其性熱、味辛。
3、氣味為刺激性的芳香辛辣香氣,有明顯的丁香樣香氣。味道粗沖火辣。
4、用量一般在0.1%——0.3%,麻辣燙中必不可少用量約1%——2.5%。
5、胡椒的芳香氣易在粉狀時(shí)揮發(fā)出來。
6、有祛腥、提味、增香、和味,還有除異味、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
(十六)、辣椒
1、又名:海椒、辣子、番椒、大椒、秦椒、紅海椒、牛角椒,屬茄科。
2、其性熱、味辛。
3、用來賦辣。
?。ㄊ撸?、白芷
1、屬傘形科。
2、其性溫,味辛。
3、祛腥除膻。
?。ㄊ耍?、陳皮
1、屬蕓香科。
2、其性溫、味辛。
3、肉料吸收后,可減少肉腥味,增加復(fù)合香味。
?。ㄊ牛⑸湏?/p>
1、屬胡椒科。
2、其性熱、味辛。
3、有調(diào)味、提香、抑腥的作用。
?。ǘ?、草果
1、屬姜科。
2、其性溫、味辛。
3、特別適合牛、羊肉祛膻除腥,令其味道更好。
(二十一)、香果
1、主要用來增香。
(二十二)、沙仁
1、又名:春砂仁、陽春砂仁,屬姜科。
2、其性溫、味辛。
3、解腥除異、增香、調(diào)香。
(二十三)、香草
1、又名:甘菘。
2、增香。
(二十四)、靈草
1、又名:靈香草、零陵香。
2、其性平、味甘。
3、增香。
?。ǘ澹?、排草
1、又名:排香、香排草、香羊、毛柄珍珠菜。
2、其性平、味甘。
3、增香。
(二十六)、毛桃
1、可驅(qū)除土腥味。
?。ǘ撸?、積殼
1、屬蕓香科。
2、祛除血腥異臭味。
?。ǘ耍⑶Ю锵?/p>
1、又名:百里香、地椒、地姜,屬唇形科。
2、壓腥除膻,多用于羊肉。
?。ǘ牛?、香菜仔
(三十)、香茅草
1、屬禾本科。
2、檸檬香氣甚濃。
3、增香,不宜多加。
?。ㄈ唬?、山楂
1、又名:紅果、棠棣、綠梨、北山楂,屬薔薇科。
2、其性微溫、味酸甘。
3、可提供酸味。
?。ㄈ⒘冀?/p>
1、又名:小良姜、高良姜,屬姜科。
2、其性溫、味辛。
3、增香、調(diào)香、祛除異味,是五香粉原料之一。
?。ㄈ?、木香
1、屬菊科。
2、其性溫、味辛苦。
3、祛除臭味。
(三十四)、香條
1、又名:桂丁。
2、增香。
(三十五)、梔子
1、又名:黃梔子、山梔子、白蟾、紅梔子,屬茜草科。
2、其性寒、味苦。
3、上色(黃色)。
?。ㄈ?、生姜
1、又名:姜、白姜,屬姜科。
2、其性溫、味辛。
3、芳香氣較弱,是有些辛辣的姜特征的辛香氣。
4、能圓和其它香辛料的香味,能給出其它香辛料所不能的新鮮感,也能祛腥。
?。ㄈ撸?dāng)歸
1、又名:秦歸、云歸、西當(dāng)歸、岷當(dāng)歸,屬傘形科。
2、其性平、味甘。
(三十八)、黨參
1、屬桔???。
2、其性平、味甘微酸。
(三十九)、枸杞
1、屬茄科。
2、其性平、味甘。
?。ㄋ氖┍『?/p>
1、又名:蘇薄荷、南薄荷、水薄荷,屬唇形科。
2、其性寒、味辛。
3、氣味為甜涼的薄荷特征香氣,味道為薄荷樣涼味。
4、芳香宜人的清涼氣味。
五、香辛料用量的比例
六、根據(jù)香辛料的特性不同來配制不同的香料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