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古國,那么我們的人文歷史又是誰開創(chuàng)的呢?可以說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三皇之首伏羲氏出生在渭水流域的成紀。伏羲是中華民族心智的先啟者,是人類從原始狀態(tài)步入文明時代的探路人。以伏羲為代表的集團部落,有著自渭水流域向黃河中游遷徙的艱辛過程。傳說他后來稱王,都城于陳,在位長達160年之久。太昊我是知道的,但陳又在哪里呢,聽京劇貍貓換太子的時候,包拯在陳州放過糧,后來在這里開始創(chuàng)造出了一段千古傳奇。直到去年在河南漯河的一個臨時決定才讓我到了陳州,也就是現在的周口市淮陽。 剛到周口的時候,沒有什么過多的期望,只是想看看關帝廟,花半天的時間,然后就去許昌。關帝廟我在這里就不多說了,那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可它卻又是那么的樸實,深藏在小巷中,真可謂是養(yǎng)在深閨。從關帝廟出來,我對門口的老大爺不停的稱贊關帝廟的漂亮和精致,于是老大爺讓我有時間的話在去淮陽看看,那里有太昊陵。太昊的名字實在是太響亮了,這種誘惑我是沒有辦法抵擋的。從周口到淮陽的路非常好,很快我就已經站在了淮陽的大街上,站在了太昊稱王的陳國。 來到淮陽,先去了太昊演八卦的畫卦臺。伏羲畫卦臺有“天下第一臺”之美稱。伏羲畫卦臺,位于宛丘湖中的一個小島上,高出水面六尺有余,廣闊十余畝。相傳伏羲在這里畫下伏羲先天八卦。伏羲畫卦臺,中央是伏羲八卦亭,上懸伏羲先天八卦,八卦亭有石龜兩只,各有一青石碑。一書“開物成霧”,一書“先天精蘊”。伏羲八卦亭前側有一方青石算盤。青石算盤散布算盤子??瓷先?,既象河圖,又象洛書。但是細細一看,他既不是河圖,又不是洛書。多少年來沒有人能夠揭開其中的奧妙?!笆惚P”是伏羲畫卦時的通靈之物,蘊涵的天機又是我們所能夠理解的呢。伏羲八卦亭旁有一棵古柏。人們稱為“八卦柏”。八卦柏南看南歪,北看北歪。相傳是伏羲畫卦泄了天機,害怕天帝知道了搜出八卦來。于是將八卦埋在畫卦臺中央,為了便于查找,又從臺東南角拔了一棵柏樹重新栽上,作為記號。就這樣左一腳,右一腳的夯實土。結果成了現在的南看南歪,北看北歪的樣子。“八卦柏”是不是與伏羲的“八卦陣”有異曲同工之妙呢!但現在的畫卦臺已經是很破舊了,而且是后建的,去了之后,只有依靠自己豐富的想像力來復原這一古跡了。 告別了畫卦臺,沿著風光旖旎的龍湖走十分鐘左右,就來到了太昊陵的門口,太昊陵前方有一個很大的廣場,稀稀拉拉的停著幾輛小車,由于周口是全國外來人口最少的城市,所以即使是在五一游客也不是很多。買了門票,跨過了太昊陵的第一個門檻,我已經來到了太昊的寢地,整個陵園顯得十分的靜寂,兩邊參天的古柏不知道已經站了多少年,目光所及的幾個工作人員仿佛也和這里的環(huán)境融為了一體。我感覺自己好像是一個沒有敲門就貿然闖入的不速之客,竟然有點不知所措了。趕緊找了張椅子坐下,在歇歇腳的同時也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心緒,來感受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厚重?,F在雖然是五月,但近年來天氣是無比的炎熱,在進門前我已經是被熱的口干舌燥,但奇怪的是當我坐在千年柏樹下的長凳上休息時,身上的汗水卻都不翼而飛了,果然是應了那句老話,“心靜自然涼”。心靜下來了,看什么都是美麗的,一花一草,一磚一瓦,這才對太昊陵的布局有了初步的了解。原來伏羲陵墓--太昊陵,是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數理而建。太昊陵廟南北長750米,占地875畝,分外城、內城、紫禁城三道“皇城”。太昊陵廟有三殿、兩樓、兩廊、兩坊、一臺、一亭、一祠、一堂、一園、七觀、十六門。全部建筑分布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如果把所有南北向的大門都打開,可以從太昊陵廟大門直望到紫禁城中的伏羲陵墓。號稱“十門相照”。太昊陵的門共有16個。其分布取名很有講究學問。午朝門是太昊陵的第一道大門。建于明朝。高10.35米,東西兩側距24米有東天門和西天門。道儀門是太昊陵的第二道大門,舊稱通德門,人稱“三門”。高8米,與午朝門相距126米。穿過道儀門約106米是“先天門”。高11.35米。先天之數源于河圖,后天之數源于洛書。伏羲八卦為先天八卦。先天門后是太極門廣場,廣場南北長73米,東西寬66米。東有外城的“東華門”和內城的“三才門”。西有外城的“西華門”和內城的“五行門”。太極門廣場北與先天門相對的是“太極門”?!疤珮O門”是太昊陵東西南北的中心。與“兩儀門”、“四象門”、“三才門”、“五行門”等都是依伏羲先天八卦的數理而定名的?!疤珮O門”通高7.6米,屬于三間三樓柱不出有式的木牌樓。動有角門“仰觀門”、西有角門“俯察門”。太極是派生萬物的本原,故有“太極門”,且居中心位置?!皟蓛x門”、“四象門”皆取陰陽天地、春夏秋冬四時而定。“三才門”、“五行門”皆取天地人三才、金木水火土五行而定。太昊陵的門蘊涵了演易的過程。伏羲先天八卦的精髓。說了這么多,自己也應該親自去走走這些門了,我現在還在外城,要去內城”道儀門“和”先天門“那是必經之地,一座座的門隔開了內城,外城,紫禁城,同時它也隔開了時空。當我在走過這一座座門的時候,真的希望自己能夠穿越這時空的阻隔。 太昊陵據傳有很多的靈物,子孫窯就是其中之一?!白訉O窯”在太昊陵顯仁殿東北角青石臺基上。在東向的一塊長70厘米,寬40厘米的青石上有一個圓圓孔。這就是“子孫窯”。“子孫窯”有六千多年歷史。初始是在廟會期間如果男女雙方有意,你摸摸窯孔,我也摸摸窯孔。會意后大家就可以把婚姻定下來?,F在到太昊陵的人都要來摸摸“子孫窯”。希望自己多子多孫,子孫健康平安。對青年女性來說,更是必不可少的重大事情。老者要替自己摸,更要替自己子孫摸。小孩子也要為自己的將來摸。我雖然是個小伙子,但也毫不客氣的摸了好幾下,也不管將來會有什么后果了。 在進入內城后,就到了太極門廣場,這里是整個陵園的中心,正中建有人文大殿,兩旁有東西配殿。大殿內供奉著太昊伏羲氏的塑像,殿中掛滿了各種匾額。還有太昊伏羲的一些生平事跡介紹,在這里我也對太昊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史載:“華胥于雷澤履大人跡,而生伏羲于成紀”即今秦安、秦城一帶。后徙至陳倉(今陜西寶雞),又都于陳(今河南淮陽),死后葬南郡。據《三皇本紀》記載:伏羲“有圣德,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旁觀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結網罟以教佃漁……,養(yǎng)犧牲于庖廚”。伏羲通過仰觀俯察,了解自然萬物,所畫八卦是用8 個符號分別代表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利用八卦進行占卜吉兇,希望得到神意的顯示,正是這種對世界的初步認識和把握方式,孕育著中國哲學的萌芽。奠定了中國乃至東方文化思想的一個重要特征。這也是后來《周易》的思想基礎??赐旰笫遣皇怯X得太昊伏羲很厲害,這就是我們的祖先,真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自豪。 在太昊陵中還有個御碑亭,也有著一個神奇的傳說故事?!坝ぁ笔翘涣戡F存古碑中有年款的最早的古碑。立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 。有“洪武四年”字樣。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打了敗仗,孤身逃到伏羲的小廟內,后有追兵,情勢十分危急。朱元璋對伏羲禱告,祈求人祖爺伏羲保他平安,他日后得天下必定依照皇宮為伏羲人祖重修廟宇。奇怪的是,他禱告完后,立即有蜘蛛在廟門口結起蜘蛛網。追兵看到廟門上有蜘蛛網,料想一定沒有人,于是追向他處。朱元璋得以逃生。朱元璋得天下后,依言行事。于洪武四年派人重修太昊陵。后來更是親自來伏羲陵竭祖。這塊碑就是朱元璋竭祖的碑文。 陵園的最后就是紫禁城,也就是太昊的寢殿和陵墓了。首先經過的是寢殿,太昊寢殿是建在太始門上的,太始門,在顯仁殿后,相距7米,高16.66米。上有伏羲寢殿。兩廂有臺階、角門,可以繞殿而行,又稱“轉廂樓”。伏羲寢殿始建于明朝。伏羲寢殿后有“先天八卦壇”,與寢殿相距5.22米。青磚壘砌,為直壁式等邊八角形,徑4.45米,高0.74米,周有青石壓條。壇面以青磚砌成先天八卦。伏羲寢殿隔“先天八卦壇”,便是伏羲陵墓。伏羲陵墓位于紫禁城內?!傲旮呤畬ぁ盵相當于現在的8市尺]。方座邊長182 米,上圓下方,寓意“天圓地方”。陵墓前有一巨型墓碑。高3.46米,寬80厘米。既無題跋又無年款。關于碑文,有傳說是蘇東坡妹妹--蘇小妹所書。更為奇特的是碑文“太昊伏羲氏之莫”。此“莫”,非此“墓”也。難道蘇小妹也寫錯別字,還是通假字或許是別有深意我就不得而知了。 臨走前,看到墓后面有很多人在查自己姓氏的來歷,據說全國有七十多個姓氏都是起源于這里,我也跟著忙活了半天,但可惜不是,想把自己和太昊伏羲扯上關系看來是不太可能了。但這次周口之行,實在是意義重大,因為從廣義上來說,太昊伏羲是我們所有華人的祖先,我們現在的文明起源于太昊伏羲,而我今天來拜覲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