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她各方面都不如你,所以你總喜歡拉著她為你賺眼球的,這種關系不是閨蜜。
因為你各方面都不如她,所以你鞍前馬后的發(fā)揮自己的包容心當她精神后備的人,這種人不是你的閨蜜。
而如果兩個人都在某種領域比較出色,這種人天生的成不了閨蜜,各有各的驕傲嘛。
閨蜜是種奢侈品
文.雪苔
我想,很多女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閨蜜,她能最了解自己。女人是最渴望被別人了解的,如果一個人一旦說中了你的心,你的心就會毫不猶豫的接受她,因為,女人最不了解自己。
兩個女人如若無話不談,無事不知,這種關系叫做閨蜜,這是一種很奢侈的關系,它比與男人談上一場曠日持久的戀愛還稀有。因為找男人談戀愛可以憑感覺,感覺這東西是最容易獲得的,而找個女人談友誼光憑感覺是不夠的,它還需要取悅女人的神經細胞。
女人有時候很復雜,可以與一個人關系好到不行,也可以一夜間陌路。而以至于發(fā)生了什么,可能只是一個眼神沒有用對,也可能是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更有可能是該說的沒說,該做的又沒做。所以,有些女人就說了,寧愿與女人談錢,也不愿意與女人談感情。
之于女人,能從很多種關系過渡到閨蜜的:
從穿開檔褲一起長大的女鄰居;
同班級的女生;
同事;
跟同一個男人談過戀愛;
在圖書館偶遇的女生,只因為她捧著你找了整個圖書館也沒找到的書;
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等等......
成為閨蜜有幾大要害是不能碰的:
她的男人;
她的隱私;
她的虛榮心;
她的飯碗;
她的驕傲。
你可以碰她的物質,但不能碰她的精神。女人往往是最在乎她的隱形光環(huán),如果她覺得你要觸碰到她的光環(huán)了,她就會豎起刺,把你當成她的天敵。
不過,我卻覺得,找一個閨蜜,就像是跟男人談戀愛似的,只不過一個是同性之間,一個是異性之間;但是,前者難,后者容易。
我在讀初中的時候,有一個閨蜜,我們真的是無話不談,我們的關系好到全年紀的同學都知道,甚至還有人懷疑我跟她的性取向是否正常。
后來,因為一件事情就行同陌路了,因為她暗戀班里的一個男生,她只告訴了我,但有一天我們去上課,發(fā)現黑板上寫著:林某某 喜歡 王某。 (林某某是她的名字,王某是她喜歡的男生的名字),她覺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羞辱,抓起我的課本就扔在地上,還用腳踩了幾下,哭著跑出去了。
我怎么解釋她都不聽,她說是我對別人說的,無論我怎么發(fā)毒誓,她都不相信,我試過很多次與她重歸于她,都被她很冷漠的拒絕了。
前不久,我跟我表姐(她初中時與我在同班)聊起初中的林某某,很自然的聊到了發(fā)出在初中的事,她說了一句:那時候,班里的人都知道她喜歡王某,很明顯啊,一看就能看出來。
可惜嗎?其實也不可惜。
因為,朋友之間最重要的是信任,如果已經開始懷疑了,那么,這種關系遲早會破碎的,因為它太脆弱了。
金庸說:“群雌粥粥,痛罵男人薄幸無良”
女人在一起,大多都是聊男人,如果是在失戀時與女人聊,你會發(fā)現,幾個女人扎堆罵男人是件痛快的事。
閨蜜真是一種奢侈品,如果你夠幸運,你就可以擁有它。
它無所謂的名利,無所謂虛榮,無所謂身份,一切仿佛都是無所謂的,它就只是溫暖,在開心的時候有人一起笑,在不開心的時候有人一起哭,有不想別人知道的秘密就對她說,說完后就像是對著樹洞說的,永遠的被沉封了;
與女人談感情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你沒有辦法用金錢去籠絡,不能沒有辦法掏心挖肺的去求袒誠,更不能一廂情愿的就貼上去了,這需要時間的沉淀,更需要現實的考驗。
女人是復雜的,所以不喜歡太過于復雜的東西。往往,考驗還沒有到來時,女人就收兵回家自己樂呵去了。
無論是閨蜜,還是普通的朋友,最簡單最直接的一點游戲規(guī)則就是信任,你不能“疑鄰盜斧”,不能看到有人詛咒你了,你就開始隨便的聯想,不能因為別人隨便說的一句無心之話,便可以心里犯嘀咕。
如果你把一個人當朋友,那么,當你開始懷疑她做了什么時,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去問,這并不是見不得人的。心里越是胡亂的猜測,自己也就越相信,就越陷入“疑鄰盜斧”的怪圈,怎么看別人,別人都像是罪惡浩天的卑鄙之人。
如果你不把一個人當朋友,那么,不用在乎別人說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因為這只會自討苦吃,得不償失。
閨蜜之間的破碎往往就是從不信任開始的,比如,你升職了,只有你的同事兼閨蜜知道你跟某領導上過床,然后,辦公室開始沸沸揚揚的說你“也不掂量自己幾分幾兩,能上位,肯定有潛規(guī)則。”,然后,你就開始懷疑你的閨蜜了,覺得是她散播的小道消息,緊接著,你看她說話、做事、連走路的樣子都像是個三八,隨后,你開始自己關上門來暗自發(fā)狠,詛咒她不得好死,還說她是出于嫉妒。
如若真的如此,首先說明一點:你心虛,你自己也覺得那職位你得來的不是靠真實力。
其次,你內心自卑丑陋,否則,為什么不敢正大光明的找到你的閨蜜,或質問、或心平氣和的問她有沒有口無遮掩?
再次,你這種行為,不僅會失去閨蜜,注定的也沒有資格得到好朋友。
如果你被你的朋友誤會了怎么辦?
最佳答案是:覺得有必要,就找當事人做下來談,遵循1.擺事實,2.講道理,3.相互理解;覺得沒有必要的,就當沒有發(fā)生過;
不過,從認識到漠路,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珍惜,如果你被別人誤會了,就讓別人自己陷入“疑鄰盜斧”的怪圈里慢慢折磨吧,除非她有勇氣來找你當面對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