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園旁邊的“何氏豆腐”,絕對的豆腐第一。推薦“番茄豆腐”。
2、在高升橋的七道堰街(交警總隊賓館前面),有一家豆花飯,味道好極了,而 且暴便宜,酸菜豆花三塊五一人,葷豆花五塊五一人,豆花和飯隨便吃,可以點菜, 葷四素一,特別推薦:鮮肉圓子和酥肉,好吃啊?。?!
3、玉林的串串已經濫了,紫荊南路的一排重慶火鍋店,味道,價格,服務都很好。
4、鹽市口廣場斜對面的小巷里頭那家蕎面是全成都最好吃的.
5、華興煎蛋面的紅糖粽子好吃得不得了
6、玉林華興煎蛋面附近有家中餐館的招牌肉園子好吃!
7、長順街上的太安居,“豆花青蛙”,6點以后去就沒有位置了
8、溫江公平鎮(zhèn)的“胬菜一絕”,沿街擺滿超過200張桌子
9、望平街上“三只耳”冷鍋魚,6點以后去排隊要排2個小時能吃上
10、望平街成華國稅旁的川東人家,雞雜隈鍋好吃慘了
11、東城根街北沿線菌王火鍋,湯鮮菌嫩,營養(yǎng)豐富
12、包家巷有個小館子“羅羊肉”,當家菜涮羊肉,加入四川辣椒,正點
13、文化宮背后旦旦面那條小巷里面,有家沙鍋飯,冬天去吃正爽
14、會展中心背后,有兩家川菜很有名,朋輩餐當家菜牛肉園子湯和 涼拌白肉,好吃 。另外有家“紅刪福川菜館”,鍋碗瓢盆都是川西風格,每道菜都別具風味, 個人覺得:“酸辣蕎面”“土豆番茄匯面皮”“蒜香小排”“牛肉紅湯餃” “涼拌蘿卜干”極爽
15、菊樂路上“宣兔頭”,雙南小區(qū)“周大媽”兔頭別有風味
16、清江路上“盆盆蝦”,“板凳抄手”都是好東西
17、槐樹街“葉抄手”不擺了
18、會覽中心旁邊有家朋輩餐,只兩道菜好吃:元子湯,雞米芽菜
19、水碾河東北角,一家面館,晚去沒面了
20、游樂園后門旁邊有家灌湯包子好吃。 從灌湯包子這條路往石油路方向走, 右手邊有家鵝掌湯鍋,味道不錯。
21、新華職高門口的燒烤,絕對巴適。就是不曉得拆遷走沒有。
22、青羊小區(qū)有家很簡陋的串串香,才5張桌子,不過味道好極了。
23、猛追灣街上還有一家玉排骨,沙鍋豆花和排骨堡味道正。
24、棕北有家跳跳魚,是白湯熬的魚蘸碟子吃,那個嫩哈
25、青龍巷的“葉鴨子”,是典型的四川烤鴨,老板很牛b,只有中午才能吃 到烤鴨,晚上6點基本基本就不營業(yè)了 ,而且開了大概20多年了,從來沒有擴 大過營業(yè)面積, 最近拆遷到文武路,公安局旁邊。
26、以前人南路生意火爆的“蔣烤鴨”,現在拆遷武侯大道。
27、煙袋巷“牛肉火鍋粉”,好吃,不過現在好象沒了。
28、溫江通往金馬的路上,有個農家樂,賣“蒙氏叫化雞”,好吃。
29、武丁橋口光頭香辣蟹在外地比較有名,但個人認為 現在已經不行了
30、四二0廠宿舍與五冶宿舍區(qū)之間的路上有家“辣王” 炒地龍蝦,
31、水碾河有家肥兔火鍋,味道很好,但是里面小偷眾多,從老板到服務員,個個都是高手,我和我朋友在里面數次丟過包包,現在不敢去了。
32、都江堰夜啤酒上有賣“蕎面饃饃”,每次我都要打包。
33、紅星兔丁”相信很多人都曉得,我有個深圳的朋友,每次出差去那邊, 都讓我?guī)?斤涼拌耳片或者兔丁過去。
34、新津的“胖大姐”黃辣丁,90年代初就有了,后來沒落過一段時間,但 最近去了幾次,發(fā)現生意又火爆起來,新菜:“家常水米子”尤其值得嘗試。
35、峨嵋和樂山高速路交界處,有家野生黃辣丁,是在一個極長的橋下面的 一條大船上,具體名字記不得了,有兩家,你看哪家車多就在哪家停好了。 那里的黃辣丁絕對是野生的,憑本人多年經驗可以判斷。
36、樂山大佛對面碼頭處,有幾家“西壩豆腐”,豆腐我覺得不好吃,有道樂山本地菜:“缽缽雞”,將雞雜,雞肉,豆芽都混在一起涼拌,味道特別。
37、西出西延線,不要上成灌高速,取道郫縣,在紅光鎮(zhèn)吃“蔣排骨”,排 骨少吃一點,多喝兩碗稀飯,巴適。
38、華協電影院后面的“署前街”口,有家無名包子鋪,包子味道極好,以 前我讀13中,每次上完第二節(jié)課,就去那里來兩包子,現在還開著。
39、金家壩有家光頭魚火鍋,用花鏈肉燙,味道比較正宗,不過相對辣一點, 而且鋪面很小,稍晚就沒有位置了。
40、西延線金牛區(qū)法院背后有家樂山牛華麻辣燙,是用沙鍋堡湯料,我自己 覺得比啥子玉林麻辣燙好吃多了,而且比較衛(wèi)生。玉林麻辣燙我最反感的就 是及其不衛(wèi)生。亂七八糟的。
41、肖家河沿街有3家連著的鋪面賣燒烤,味道還可以。但個人認為成都的燒 烤麻辣偏重,吃不出啥香味,燒烤還是云南和海南的比較好吃。
42、北門張家巷有家“江門葷豆花”,兩道菜:“泡豇豆炒牛肉末”“魚香茄子” ,魚香茄子是先用油跑過一道,再淋汁,是絕對正宗的川菜做法。
43、濱江路原南紅游泳池邊,有家”paul“酒吧,是兩個老外兩口子搞的,西餐 非常地道,和我在歐洲出差時風味差不多。是成都老外的根據地。價格非常便宜。
44、雙流中心場河濱路,肉德娃火鍋,可品嘗到新鮮田雞,價格公道,童叟無欺 。要早點去,去完了沒車位。
45、肖家河有一家黃辣丁,味道異常鮮美,地盤也好,就坐在肖家河堤上憑欄而吃 ,可惜河水有點臭。但不影響魚的鮮嫩美味,吃完魚后再喊老板開火下素菜,特別 推薦藕片和黃瓜,我們每一次吃到最后都有人要脫下褲子下鍋去撈干凈才罷休。
46、煙袋巷的火鍋粉,巨好吃
47、玉林中學(高中部)旁邊的小街上有個大盤雞,28元(小份,送三盤手工面, 送三個二兩白酒),四個人可以吃飽
48、伊藤樓下的牛肉粉。好吃。
49、何氏冷鍋魚。此乃本人至愛,去成都一次吃一次,去兩次吃double,去三次吃 triple。恨不得抱之而睡,煮之而眠??偢滞醺澈?,即春熙路之馬路正對面, 有小巷,不知名。且行且看,路遇全城聞名之王嫂串串香,目斜視,即睹冷鍋魚。 店上牌匾只寫冷鍋魚三字,名頭卻是浩大,曰王府井背后's冷鍋魚,婦孺皆知。所 謂冷鍋魚,即紅湯煮沸之魚片也。味極美,鮮中帶辣,辣中帶鮮。且有新鮮筍干輔 之,更具風味。汝問何魚?不曉得也。
50、賴湯圓。此店遍布成都城,其密集程度麥當勞亦不及。吾最愛其中珍珠圓子, 個小,入口冰涼,糯而不膩。厭甜食者忌。
51、牛王廟冷淡杯。此街甚神奇,晝可羅雀,夜則人潮人海中。來牛王廟,吃非首 要,重在學習蜀都之腐敗氛圍,重在看遍全城美女。
52、鍋魁。蜀人謂之中國pizza,吾謂之成都肉夾饃。但皮脆餡鮮,非肉夾饃所能及 。內夾鹵肉者,最為聞名。店亦遍布成都,隨處可吃。
53、葉兒耙。此物更神奇,外包糯米粉,內夾白糖或肉餡。夾白糖者無甚特色, 且過膩,惟咸耙耐食。耙外裹葉清香,故稱葉兒耙。無店,皆流動小販,推一永久 單車,后綁兩巨桶,一路高呼“葉兒耙”,汝即可沖之,買之,吃之
54、玉林菜市有一家重慶盆盆蝦,可以,好吃,有微辣,中辣和特辣三個味, 還有田螺,(老板說是胡(音)螺,不懂哈)爽?。。?
55、肖家河有家砂鍋串串,好吃,不知現在還在不在
56、成都西郊,四川工業(yè)學院旁邊有家鎮(zhèn)江飄湯,巨好吃?。。?!
57、大慈寺,錦江區(qū)政府旁邊的小街上有一家云南過橋米線,味道不錯!
58、鹽市口廣場,大業(yè)百貨的對門,有一家張烤鴨 ,不錯
59、關于農家樂,高家村附近的啜園很不錯,環(huán)境飲食衛(wèi)生狀況都算是農家樂中的精 品。趕96到高家村下車(往高新西區(qū)方向) 54路目前的終點站附近。
60、電子科大南院外面那條路上有家“回民餐館”的水煮牛肉、麻婆豆腐等等非常好 吃,值得去吃吃哦。。
61、雙流白衣小區(qū)旁邊有家叫”喬一喬的怪味 唇和兔頭好吃,而且價格便宜。去了 雙流的人一定要去吃哦。。否則太對不起自己了。。
62、合江亭附近有家肥腸粉加鍋盔。有段時間讓我上癮了。每天讀非吃不可。但那是92 年的事了。
63、在龍舟路有一家孔亮鱔魚火鍋,味道鮮美~!價格合理,是我吃過眾多中比較好的 一家。
64、在菊樂路一家蔣排骨,原家在郫縣,味道也不錯。 65在都江堰有一家尤氏兔頭和雙流的兔頭有比頭哦~!珍珠元子 酸辣豆花 三合泥 酸辣湯
65、夫妻肺片:總店位于市中心的總府路。吃過了這家的夫妻肺片,你一定會覺得其他的都是冒牌貨。 66、鍋魁:以彭州的軍屯鍋魁最出名,軍樂鎮(zhèn)上最地道的鍋魁要數老字號周鍋魁。店面非常不起眼,但沒有不知道的。每天只賣100斤面粉,一般到10:00以后就買不到了。而樂來鍋魁像北方的肉夾饃,餡很豐富,有鹵肉、麻辣大頭菜絲、夫妻肺片等七八種,可依自己的口味在現做的鍋魁中夾上各類餡。春熙路上的"樂來鍋魁"店門前常常會排起一條長龍,在長順街、鹽道街(岷山飯店旁)等地還連鎖店,干凈衛(wèi)生,2~5元/個。 67、串串香:就是在其他地方被稱做麻辣燙的。每個成都人都能給你說出一大籮筐串串香鋪子,比如:西沿線營通街59號的袁記口口香串串香;舉市聞名王梅串串香,在三友路169-177號;玉林68、串串香:被稱做玉林的串串香在成都已經遍地開花。真正的老店在玉林水果市場。 69、肥腸粉:白家高記肥腸粉看似臟兮兮的路邊大排檔,卻有最好的肥腸粉?,F在是連鎖經營了,招安了很多加盟店。一環(huán)路高升橋附近那家據說是最正宗的。 70、擔擔面:提督街41號的擔擔面是最老字號的,但更多更好吃的都藏在巷子深處。 71、青石橋三絕:大名鼎鼎的青石橋三絕是:肥腸粉/蕎面/糖油果子。糖油果子1元/三個,蕎面應該是2.5元/碗,肥腸粉大份應該是5元,成都小吃城的斜對面,春熙路走路大概十分鐘就到。 72、冒菜:所謂冒菜,和串串香沒什么區(qū)別的。文武路的葉鴨子有頂刮刮的冒菜。 73、棒棒雞:這個樂山地區(qū)的傳統(tǒng)小吃,幾十年來長盛不衰,廖記、胡記都在市內開有連鎖店。 74、兔丁、兔頭:兔丁中最有名的又叫"二姐兔丁",原來就在鼓樓街,每天排老長的隊;紅星兔丁也一樣有名氣。不出百米,必然有一家拌兔丁的,這是成都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道菜。兔頭是成都最具特色的吃法,據說成都人一年要吃掉上千萬的兔頭!成都兔頭,以雙流的"老媽兔頭"最為知名。 75、蹄花:成都很多小吃都以"老媽"為名,叫得親切,吃的溫暖。老媽蹄花在新南門、人民公園都有店。 76、張涼粉:涼粉也是一種在菜市場和蒼蠅小店里才能真正吃到的東西。 77、蛋烘糕:這種小點心在店里是吃不到的,你到各個菜市場去找把,絕對能找到讓你叫絕的蛋烘鎬。 77、各種面條:誰說南方人不會做面食?來成都看看!在牛王廟,挨著幾家的面都極好吃,有一家叫"家常面",只賣素椒雜醬,吳記"怪味面"經常有開著豪華轎車蹲在街邊吃面的情景。位于會展附近的"雷嫂面"品種只有三種:雜醬、排骨、牛肉,價格便宜又衛(wèi)生,生意好的不得了,定量銷售。天府喜來登對門字張老五涼粉8世的甜水面, 78、皇城老媽:是一家老牌火鍋店,也可稱得上是成都火鍋業(yè)的老大,價格不菲??偟暝谑兄行牡臇|城根街,琴臺路20號和二環(huán)路南三段20號各有一家分店。 79、孔亮鱔魚火鍋:進入成都兩年以來,深受食客喜愛,是具有代表性的重慶火鍋。在成都的東南西北各有一店,每天傍晚時分,門口都會排起長隊,令人嘆為觀止。 80、獅子樓:作為火鍋業(yè)的老字號,專營南北皆宜、營養(yǎng)兼?zhèn)涞镍x鴦火鍋。在成都有若干家分店。 81、川王府火鍋酒樓:雙林路上的餐飲業(yè)龍頭,保持了數年來始終賓客滿座的奇跡。 82、三只耳:冷鍋魚的鼻祖,魚嫩味足。要是過了六點半才去,估計你要等上兩個小時才吃得到。玉雙路有一家老店和一家新店,另外芳草街半打啤酒館樓上也開了一家。 83、譚魚頭:總店位于一環(huán)路青陽宮附近。全國有很多分店,它的魚頭火鍋味道和別的魚頭店相比確實不一樣。 84、川江號子:店內環(huán)境裝修看起來完全不像火鍋店,更像一個酒吧。這里的"絕代雙椒"鍋獨樹一幟,在玉林,和三只耳面對面。
85、食圣生態(tài)園:從天府大道南延線過繞城公路200米處,一個占地兩百多畝的大園子!真正的主角是黃辣丁火鍋、靚蛙火鍋、河鮮魚火鍋、彝家燒烤小香豬、大型風味燒烤、食圣煨湯及特色菜品。 86、寇記老灶火鍋:在玉林西路,老樹咖啡樓下。辣!生意極好,晚上不到7點人就坐滿了。 87、李老大牛雜火鍋:在青田家私旁邊的一條小巷子里,味道、價錢沒的說!擁擠程度也沒的說! 88、何氏冷鍋魚:總府街王府井背后,春熙路正對面,王嫂串串香斜對面。味極美,鮮中帶辣,辣中帶鮮。也是要排隊的。 另外還有:燈影牛肉 雞絲涼面 五色彩球 佛手酥 葉兒粑 牛肉焦餅 龍井湯圓 蓮茸層層酥 火腿雞絲卷 酥皮雞餃 雞汁鍋貼 燙面油糕
1、沙西線(沙灣路西延線)大眾美食———沙西線
這條美食街興起,兩大因素起著重要作用:成都會展經濟的興起和交大居住區(qū)的發(fā)展。會展中心就是一座綜合性的餐飲娛樂城,里面既有餐廳又有茶樓酒吧以及游泳池等設施,定位在商務和公務消費,其價格中偏上;從會展中心出二環(huán)路就到了交大路,新山城菜根香交大店、佳韻川菜、紅月居、藍色港灣、鄭連鍋等酒樓都是大眾化消費的川菜酒樓。此線有每日爆滿的夕陽紅老菜館,其大媽紅燒肉、大媽帶魚等大媽系列菜品傾倒八方食客;故鄉(xiāng)緣川菜館院中有院,小橋流水,還有那川味濃厚的合歡香菇包,脆皮粉蒸肉、江鰱系列菜品;順興老茶館的功夫茶、名小吃、變臉、吐火、滾燈,將川菜、川酒、川茶、川戲之風采一并領略。 2、羊西線美食一條街經典美食———羊西線
羊西線美食一條街早已聞名全國,承載了成都餐飲的大部分輝煌,品牌餐飲云集,高中低檔紛呈,中餐為主兼有火鍋,它還帶動了旁邊的府南新區(qū)火鍋一條街的崛起。羊西線上有一批名噪全國的餐飲品牌:銀杏、順風肥牛、南臺月、重慶菜根香、福萬佳、榮興苑、快樂老家、紅杏、大蓉和、陶然居、巴谷園以及毛家飯店等等。銀杏是川菜中餐的頂級品牌,近十年來傲立潮頭,羊西店是高檔的潮州菜酒樓;順風肥牛、小肥羊和毛家飯店是外來品牌川化后興旺的典型,順風肥牛的牛肉生吃風味頗佳,小肥羊分紅鍋和白鍋,菜品中增加了鵝腸、毛肚,毛家飯店的紅燒肉、臭豆腐和剁椒魚頭堪稱三絕;那紅杏酒家,是將傳統(tǒng)川菜做得出神入化而天天排隊候座的典型,紅杏雞和鱔段粉絲等招牌菜品長盛不衰;大蓉和是將川菜與湘菜融合的榜樣,也是食客每天排班站隊,其開門紅、蓉和第一骨、吉利香菜丸等菜品令人贊不絕口;陶然居則是重慶川菜品牌到成都來大獲成功的典型,其辣子田螺、芋兒燒雞和串串兔在川渝家喻戶曉;南臺月是西延線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品牌餐飲之一,其南臺月秘制骨等中國名菜和3.8元一份的宵夜都獨具特色。 3、府南新區(qū)火鍋一條街火鍋美食———府南新區(qū)
緊鄰羊西線的府南新區(qū)兩年內崛起了嶄新的特色火鍋一條街,有近20家大大小小的火鍋在此營業(yè),食圣黃辣丁火鍋、曾實記泥鰍王風味莊的土泥鰍火鍋、趙老四九尺鵝腸火鍋、壩壩筵生摳土鴨腸火鍋、鮑魚圣湯火鍋、開元和鮮火鍋等品牌火鍋之外,還有筍子雞火鍋、連鍋、盆盆蝦、山珍火鍋、美蛙火鍋等。 4、草堂餐飲娛樂圈(包括琴臺路、錦里西路、芳鄰路和青華路)文化美食———草堂餐飲娛樂圈
草堂文化餐飲娛樂圈包括琴臺路、錦里西路、芳鄰路和青華路以及清江東路等,緊鄰杜甫草堂、青羊宮、文化公園和百花潭公園,圈內還有送仙橋藝術城,是蓉城文化底蘊最為深厚的美食圈。琴臺故徑投入3000萬打造之后,處處透出漢風漢韻,路兩邊的酒樓也更加興旺。新子云亭飯莊、獅子樓火鍋與皇城老媽都是成都十佳餐飲企業(yè),文君酒家、飄雪酒樓各具特色,琴臺北京烤鴨與毗河土鰱魚莊風味獨特。芳鄰路上有十多家風格各異的主題酒吧,是蓉城新興的酒吧一條街;青華路上則有譚魚頭、老成都公館菜、陳麻婆豆腐、金滿堂等酒樓;清江東路有卞氏菜根香、重慶德莊火鍋、重慶孔亮鱔魚火鍋、江北老灶、大宅門年火鍋、金盆地酒樓、重慶盆盆蝦等。 5、武侯祠大街、傳統(tǒng)美食———武侯祠大街—武侯大道
新山城菜根香有兩個店,其菜根老豆腐采用深山黑豆子磨制而成,麻、辣、燙、鮮,一品之后,如在深山農家做客的感覺油然而生;其孔府寒菌湯系純素孔府菜,將野生菌用文火煨成,淡淡的菌香、醇醇的湯味,特別鮮美。在川內首家舉起生態(tài)餐飲大旗的石象湖大酒樓,以蒲江石象湖萬畝生態(tài)基地為依托,其生態(tài)豬是不折不扣用糠頭菜葉養(yǎng)大的,肉味香,口感好。欽善齋是經營滋補藥膳為主的酒樓,吸引著不少外地來客;武侯大道上武福源酒樓菜品味正有魂,價格貼近大眾?;疱伔矫?,大唐人無疑是該條線上的領軍品牌,既有大廳開架自助又有包間點菜,還有歌舞伴餐和茶園配套,其怪味兔頭為不傳之秘;處于外雙楠的置信逸都城一年來匯集了數以十計的酒樓,如大衛(wèi)營藍色海岸、新天府大酒樓、高麗軒韓國烤肉、凱悅家宴等?! ?br> 6、玉林—中華園美食區(qū)、
7、科華路—領事館路美食街、 8、人民南路南延線休閑餐飲一條街,休閑美食———南延線 人民南路上,中日合資蜀豐百菜百味酒樓的蜀豐霸王宴是中國名宴,選用產自日本北海道重達10公斤的鱈場蟹為主料,一桌10萬,須提前預定;巴國布衣因曾打響了川菜保衛(wèi)戰(zhàn)的第一槍而榮稱川菜第一品牌,其文化進店和品牌包裝的手法讓川菜絕處逢生。南延線上,風景怡人,近三十家特色火鍋在這里迅速興起,且多是走的園林式生態(tài)餐飲之路,典型的有南田水鄉(xiāng)、食圣生態(tài)園和龍鷹鴨王火鍋城等,南田水鄉(xiāng)占地200畝,由中國烹飪大師王開發(fā)創(chuàng)新的“水鄉(xiāng)菜”是全新的菜品系列,據稱全是生態(tài)菜品,整個餐廳屋頂全是通透的玻璃,屋頂上養(yǎng)殖著魚蝦,儼然在水底世界用餐;占地200多畝的食圣生態(tài)園,其野生黃辣丁與靚蛙火鍋是雙料中國名火鍋,生態(tài)茶房也是南延線一景;龍鷹鴨王火鍋城是全國首家前店后廠的生摳鵝腸火鍋,榮獲“中國火鍋名宴”稱號?! ?/p> 9、望平街美食區(qū), 中檔美食———望平美食區(qū)
望平美食區(qū)是成都較早形成的美食區(qū)之一,這里有飄香酒樓、錦官驛酒樓、仁和鯰魚莊等大型的餐飲場所,更多的還是中小型的酒樓。錦官驛招牌菜品有湖南風味的醬椒魚頭、滬上風味的毛蟹年糕和粵式錦官大王蛇等。北渡魚莊的包公魚頭一魚三吃,小吃也頗具特色;外婆鄉(xiāng)村菜酒樓的鄉(xiāng)村雞、飄香骨、霸王魚頭等麻辣鮮香;三只耳冷鍋魚魚肉魚頭鮮嫩滑爽,他們的花椒用得特別到位,每晚客人排隊候座。 成都目前最流行的餐館!?。?br>
鄉(xiāng)老坎: 位于西延線。四合院式, 味道很不錯,很便宜,兩個人50元吃得非常好了,特別推薦手撕餅。 紅杏酒樓:位于西延線。新派川菜的代表,服務生不分男女全部剃光頭,味道適合我們這種想吃辣有吃不了辣的人,吃晚餐的話最好6點前到,不然的話就和門外的另100人一起等位吧。 大蓉和:位于西延線。人氣極旺,看到很多人在排隊等位,忍不住也排隊進去吃了一頓,主打瓦罐湯、牛骨髓、開門紅什么的,味道真的很一般。 譚魚頭:位于一環(huán)路青陽宮附近。全國有很多分店,裝修很花心思,味道比別的魚頭店確實要好一點。 熱盆景:位于紅星路。據在旅游局干過的朋友說,成都味道最好的火鍋。 皇城老媽:成都最負盛名的火鍋店,據說連鎖店已經開到了美國、臺灣。現在還開始經營釀酒業(yè)。支持《走進老成都》等書籍的出版,佩服!
巴國布衣:位于科華北路。我覺得是招待外地來客的好地方,不太貴,裝修和食物都還不錯。開設了烹飪學校,出版了幾本川菜書。 天府豆花莊:位于一環(huán)路。比較出名的豆花店 ,用豆腐花可以做出無數的菜色。 蔣排骨:位于雙南小區(qū)。個人覺得味道一般 ,可能不是正宗的原因。 瓦壇子:位于一環(huán)路高升橋附近。很有特色的川西民居裝修風格,茶杯就是一個小小的壇子,價格便宜,味道挺好。 府河人家:位于雙南小區(qū)?;疱伒?,人氣很旺,味道不錯,但對我來講就太辣了。 欽善齋:位于武候祠附近。很有文化的名字吧?古色古香,服務一流。據說跟華西 醫(yī)大也能扯上一點關系,事實上每道菜都放有藥材,講究營養(yǎng)和食療,起碼招牌是這樣打的,屬于新派川菜。是我們公司招待客人最常去的地方。 石象湖大酒樓:位于武候祠附近。另一招待客人的地方,主題就是“石象湖”,裝修一般,食物一般,沒有很多特色,但門口也掛了幾塊獎牌。 鄉(xiāng)巴魚頭:位于裝修屬于仿古風格,魚頭味道還不錯,兩人要了1.5斤(18元/斤)沒能吃完。 卞氏菜根香:有幾家分店,我去的是位于肖家河的那家店。如果不告訴你,你會覺得這是酒樓的名字嗎?特色是泡菜。據說前一兩年很時興,但我覺得也不過如此。 新疆風味:位于雙南小區(qū),成都不多的新疆餐館之一,味道還行。 知味餐:位于雙南小區(qū)。食店的名字就是這樣的叫的,路邊小店,做的是川菜的家常菜,味道很好,I like It。 大盆雞:位于玉林小區(qū)。新疆特色菜,28塊錢小份的,三個人未能吃完。 川東老家:位于老成灌公路靠近成都的公路上。沈宏飛、余杰都是座上客,有幾道很有特色的菜,最多人吃的就是“雞雜煨鍋”。 四川好人:位于雙南小區(qū)。特色也是“雞雜煨鍋”,味道比川東老家稍差,但勝在位于城內。 光頭香辣蟹:位于北門的府南河邊上。名氣很大,但我們極其失望,服務很差,所謂的香辣蟹就是將只有兩指大的螃蟹放在紅湯里煮,這樣的貨色騙騙離海比較遠的成都人可能還可以。 公菜館:位于撫琴路。是四合院式的結構,據說是某大軍閥的住所,有幾道菜真的還是有點特色。是招待重要客人的好地方。 在這里,我吃到了久違了的三合泥。 祖母的廚房:位于科華北路。是我去過的不多的西餐廳之一, 一去就連去兩次。味道還是不錯的,看看里面滿是老外就知道了。推薦雞蛋色拉三文治(10元),羅宋湯(10元)。 九尺鵝腸發(fā)源地趙老三火鍋:鵝腸確實比別的地方好的多。 華興煎蛋面:總店位于玉林小區(qū)。不起眼的煎蛋面也可以搞得這么好吃,真是服了成都人的鉆研精神。現在在幾處地方開了分店,成都的食店就是這樣的,只要受歡迎馬上開分店。 塔里木穆斯林餐廳:位于太平南路。自從培根路拆掉后,倍感失落。好在在附近還有太平南路,這家餐廳是絕對正宗的路邊小店,同樣,味道也絕對的是正宗新疆風味,推薦炒面片、烤羊肉。 我12月份再去,原來培根路一帶徹底的拆完了,這家餐廳以及其他的生活圖景只能在記憶里尋找了。 燒雞公:位于三槐樹街與慶云街交界的益州賓館內,一個露天大排檔,但卻有很多人開車來吃,成都人就是這樣,只要好吃,不遠萬里也會跑過來的。燒雞公,簡單說就是小公雞火鍋,煮好后端上來的,味道還好。 飄香富貴閑人會所:位于一環(huán)路跳傘塔附近。 聽說這家店很久了,這次終于去了。聽著這樣的名字,當我踏進門口看到里面的裝修的時候,我就作好了被宰的準備。不過,吃下來兩個人是150元,還好。服務殷勤,食物一般。 中國會所:位于中國酒城。成都最貴的食府之一,與銀杏齊名。 金壁輝煌的裝修,很高的大堂,仿照四川民居的風格,殷勤的服務。除了魚翅之外,其他的菜我沒留下什么印象。 周大媽夕陽紅老菜館:位于羊西線末段。感覺沒有很多的特色,可能類似的食店去的較多的緣故。但勝在味道還可以,價錢不貴,兩人不到100元。 鐘記烤鴨店聚源膳:位于福興街30號,在王府井百貨后面,找不到就問人吧。這真是一個好地方啊,我怎么沒聽人說過呢?這家店始建于1886年,成都的那些老字號說起來真是不得了, 隨便說幾家就是上百年歷史的。在都市的中心居然還有這樣奢侈的地方,進了鐘記的門,里面是錯落有致的川西民居風格,墻身是用青磚砌的,瓦也是黑的,都是帶有歲月的灰塵的。最令我喜歡的是這里有陽光雅座!想想看,在這樣的深秋,坐在露天的陽光下下面享用美食,還有什么比這更高的享受呢? 銀杏川菜館:府南河邊上。成都最貴的地方之一,富麗堂皇的四川民居風格,有意思的是一樓茶座上演的是弦樂二重奏。但是,炒出來的回鍋肉我覺得真的不好吃。 何氏冷鍋魚:王府井百貨后面的小巷里,找不到就問人吧。最喜歡吃里面的咸菜,我想這就是它與眾不同的秘密所在。 雨田燒菜:王府井百貨后面的小巷里,找不到就問人吧。很便宜,土豆燒牛肉等都不錯,逛街走累后的方便之選。 鄭氏陽光餐廳:位于雙林路。最有名的是白果燉土雞湯。 紅灶老家:位于體育場路口。 招牌菜是霍香魚頭,應該是成都市獨一無二的絕活,吃完魚頭,在湯汁中加入米飯,真想連碗一起吃下。 翹腳牛肉:位于海椒市街。為什么叫“翹腳”呢?店里寫了一段典故:在當年的樂山,有一家為貧苦大眾開的牛肉店,食客是一只腳放在凳子上另一只腳站著的,謂之“翹腳”。其實吃的就是牛雜火鍋,白味的,蘸辣椒吃。 有時間還想去。 水碾河肥兔火鍋:位于水碾河路。網上說小偷很多,但我沒有發(fā)現。生意好得很,肥兔是主打,方竹筍雞也不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