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款特色風味餃子的私家配方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面食,已成為中國飲食文 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吃餃子有很多傳說,其中最有趣的莫過于與女媧造 人有關的傳說了。據(jù)說,女媧造人時,由于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極易凍掉,為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 在人的耳朵上扎了一個小眼,用細線將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嘴里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 好。老百姓為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nèi)包有餡(線),用嘴咬著吃。
餃子歷來深受老百姓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 子”的俗語。但筆者卻覺得,由于海產(chǎn)品有其特殊的海鮮美味,故好吃不過以海產(chǎn)品作主要配料的餃子。 下面,筆者即將以海產(chǎn)品作主要配料的餃子的做法介紹給大家,相信如此做出的餃子定能“套”住您的胃。
素三鮮
配料:海米、韭菜、雞蛋、木耳;調(diào)料:細鹽、味精、香油;特點:皮薄,透明,可見黃、綠、橘黃、 黑四種顏色;訣竅:調(diào)餡時,務必先放香油再放細鹽,否則會影響鮮味。
肉三鮮
配料:海參、鮮蝦仁、豬肉;調(diào)料:美極鮮、原 汁醬油、細鹽、味精、香油、花椒水、蔥姜水;特點:柔嫩、湯多、海參鮮味濃郁;訣竅:關鍵在于制作花 椒水、蔥姜水和打漿。制作花椒水時,以1兩花椒6斤水的比例,提前一天燒開,并浸泡一晚,備用。制 作蔥姜水時,以1斤蔥姜3斤水的比例,搗碎,擠出3斤蔥姜水。打漿即是將攪好的肉餡中打入花椒水、蔥 姜水。鹽在打漿時使用,起到收縮汁的作用,香油在打漿后使用。
鲅魚水餃
配料:鲅魚、少許肥肉(2斤魚與1兩肉的比例);調(diào)料:韭菜、蔥姜水、細鹽、香油、味 精;特點:滑嫩、魚香;訣竅:關鍵在打漿,順時針攪拌肉餡,加入蔥姜水,攪拌至粥狀,抓起能在涼水 上漂起。最后加鹽和油。
海蠣水餃
配料:海蠣子、蘿卜絲、肥豬肉(3/5/1的比例);調(diào)料:少許香菜、細鹽、香油、味精; 特點:海蠣子鮮味濃郁,不油膩,有肉香;訣竅:蘿卜絲用開水煮熟剁成末。肥肉炸出油后,肉渣剁成末。 海蠣子用開水焯過后,用刀輕輕切開。最后放細鹽、味精、油。
海腸水餃
配料:海腸(1斤豬肉4兩海腸的比例)、豬肉;調(diào)料:韭菜(1斤豬肉2兩韭菜的比例)、 細鹽、香油、味精;特點:海腸鮮味濃郁,湯汁多;訣竅:關鍵在于打漿,此種水餃的豬肉打漿與肉三鮮 水餃一樣。所用海腸必須是活的。海腸切成指丁大小后攪拌入打好漿的肉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