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1〕
一 子夏〔2〕的徒弟公孫高〔3〕來找墨子〔4〕,已經(jīng)好幾回了,總是不在家,見 不著。大約是第四或者第五回罷,這才恰巧在門口遇見,因為公孫高剛一到,墨子 也適值回家來。他們一同走進屋子里。 公孫高辭讓了一通之后,眼睛看著席子〔5〕的破洞,和氣的問道: “先生是主張非戰(zhàn)的?” “不錯!”墨子說。 “那么,君子就不斗么?” “是的!”墨子說。 “豬狗尚且要斗,何況人……” “唉唉,你們?nèi)逭撸f話稱著堯舜,做事卻要學豬狗,可憐,可憐!”〔6〕墨 子說著,站了起來,匆匆的跑到廚下去了,一面說:“你不懂我的意思……” 他穿過廚下,到得后門外的井邊,絞著轆轤,汲起半瓶井水來,捧著吸了十多 口,于是放下瓦瓶,抹一抹嘴,忽然望著園角上叫了起來道: “阿廉〔7〕!你怎么回來了?” 阿廉也已經(jīng)看見,正在跑過來,一到面前,就規(guī)規(guī)矩矩的站定,垂著手,叫一 聲“先生”,于是略有些氣憤似的接著說: “我不干了。他們言行不一致。說定給我一千盆粟米的,卻只給了我五百盆。 我只得走了。” “如果給你一千多盆,你走么?” “不。”阿廉答。 “那么,就并非因為他們言行不一致,倒是因為少了呀!” 墨子一面說,一面又跑進廚房里,叫道: “耕柱子〔8〕!給我和起玉米粉來!” 耕柱子恰恰從堂屋里走到,是一個很精神的青年。 “先生,是做十多天的干糧罷?”他問。 “對咧。”墨子說。“公孫高走了罷?” “走了,”耕柱子笑道。“他很生氣,說我們兼愛無父,像禽獸一樣。”〔9〕 墨子也笑了一笑。 “先生到楚國去?” “是的。你也知道了?”墨子讓耕柱子用水和著玉米粉,自己卻取火石和艾絨 打了火,點起枯枝來沸水,眼睛看火焰,慢慢的說道:“我們的老鄉(xiāng)公輸般〔10〕, 他總是倚恃著自己的一點小聰明,興風作浪的。造了鉤拒〔11〕,教楚王和越人打 仗還不夠,這回是又想出了什么云梯,要聳恿楚王攻宋去了。宋是小國,怎禁得這 么一攻。我去按他一下罷。” 他看得耕柱子已經(jīng)把窩窩頭上了蒸籠,便回到自己的房里,在壁廚里摸出一把 鹽漬藜菜干,一柄破銅刀,另外找了一張破包袱,等耕柱子端進蒸熟的窩窩頭來, 就一起打成一個包裹。衣服卻不打點,也不帶洗臉的手巾,只把皮帶緊了一緊,走 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頭也不回的走了。從包裹里,還一陣一陣的冒著熱 蒸氣。 “先生什么時候回來呢?”耕柱子在后面叫喊道。 “總得二十來天罷,”墨子答著,只是走。 二 墨子走進宋國的國界的時候,草鞋帶已經(jīng)斷了三四回,覺得腳底上很發(fā)熱,停 下來一看,鞋底也磨成了大窟窿,腳上有些地方起繭,有些地方起泡了。〔12〕他 毫不在意,仍然走;沿路看看情形,人口倒很不少,然而歷來的水災和兵災的痕跡, 卻到處存留,沒有人民的變換得飛快。走了三天,看不見一所大屋,看不見一顆大 樹,看不見一個活潑的人,看不見一片肥沃的田地,就這樣的到了都城〔13〕。 城墻也很破舊,但有幾處添了新石頭;護城溝邊看見爛泥堆,像是有人淘掘過, 但只見有幾個閑人坐在溝沿上似乎釣著魚。 “他們大約也聽到消息了,”墨子想。細看那些釣魚人,卻沒有自己的學生在 里面。 他決計穿城而過,于是走近北關,順著中央的一條街,一徑向南走。城里面也 很蕭條,但也很平靜;店鋪都貼著減價的條子,然而并不見買主,可是店里也并無 怎樣的貨色;街道上滿積著又細又粘的黃塵。 “這模樣了,還要來攻它!”墨子想。 他在大街上前行,除看見了貧弱而外,也沒有什么異樣。楚國要來進攻的消息, 是也許已經(jīng)聽到了的,然而大家被攻得習慣了,自認是活該受攻的了,竟并不覺得 特別,況且誰都只剩了一條性命,無衣無食,所以也沒有什么人想搬家。待到望見 南關的城樓了,這才看見街角上聚著十多個人,好像在聽一個人講故事。 當墨子走得臨近時,只見那人的手在空中一揮,大叫道: “我們給他們看看宋國的民氣!我們都去死!”〔14〕 墨子知道,這是自己的學生曹公子的聲音。 然而他并不擠進去招呼他,匆匆的出了南關,只趕自己的路。又走了一天和大 半夜,歇下來,在一個農(nóng)家的檐下睡到黎明,起來仍復走。草鞋已經(jīng)碎成一片一片, 穿不住了,包袱里還有窩窩頭,不能用,便只好撕下一塊布裳來,包了腳。不過布 片薄,不平的村路梗著他的腳底,走起來就更艱難。到得下午,他坐在一株小小的 槐樹下,打開包裹來吃午餐,也算是歇歇腳。遠遠的望見一個大漢,推著很重的小 車,向這邊走過來了。到得臨近,那人就歇下車子,走到墨子面前,叫了一聲“先 生”,一面撩起衣角來揩臉上的汗,喘著氣。 “這是沙么?”墨子認識他是自己的學生管黔敖,便問。 “是的,防云梯的。” “別的準備怎么樣?” “也已經(jīng)募集了一些麻,灰,鐵。不過難得很:有的不肯,肯的沒有。還是講 空話的多……” “昨天在城里聽見曹公子在講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氣’,嚷什么‘死’了。 你去告訴他:不要弄玄虛;死并不壞,也很難,但要死得于民有利!” “和他很難說,”管黔敖悵悵的答道。“他在這里做了兩年官,不大愿意和我 們說話了……” “禽滑厘呢?” “他可是很忙。剛剛試驗過連弩〔15〕;現(xiàn)在恐怕在西關外看地勢,所以遇不 著先生。先生是到楚國去找公輸般的罷?” “不錯,”墨子說,“不過他聽不聽我,還是料不定的。你們?nèi)匀粶蕚渲?,?br>要只望著口舌的成功。” 管黔敖點點頭,看墨子上了路,目送了一會,便推著小車,吱吱嘎嘎的進城去 了。 三 楚國的郢城〔16〕可是不比宋國:街道寬闊,房屋也整齊,大店鋪里陳列著許 多好東西,雪白的麻布,通紅的辣椒,斑斕的鹿皮,肥大的蓮子。走路的人,雖然 身體比北方短小些,卻都活潑精悍,衣服也很干凈,墨子在這里一比,舊衣破裳, 布包著兩只腳,真好像一個老牌的乞丐了。 再向中央走是一大塊廣場,擺著許多攤子,擁擠著許多人,這是鬧市,也是十 字路交叉之處。墨子便找著一個好像士人的老頭子,打聽公輸般的寓所,可惜言語 不通,纏不明白,正在手真心上寫字給他看,只聽得轟的一聲,大家都唱了起來, 原來是有名的賽湘靈已經(jīng)開始在唱她的《下里巴人》〔17〕,所以引得全國中許多 人,同聲應和了。不一會,連那老士人也在嘴里發(fā)出哼哼聲,墨子知道他決不會再 來看他手心上的字,便只寫了半個“公”字,拔步再往遠處跑。然而到處都在唱, 無隙可乘,許多工夫,大約是那邊已經(jīng)唱完了,這才逐漸顯得安靜。他找到一家木 匠店,去探問公輸般的住址。 “那位山東老,造鉤拒的公輸先生么?”店主是一個黃臉黑須的胖子,果然很 知道。“并不遠。你回轉去,走過十字街,從右手第二條小道上朝東向南,再往北 轉角,第三家就是他。” 墨子在手心上寫著字,請他看了有無聽錯之后,這才牢牢的記在心里,謝過主 人,邁開大步,徑奔他所指點的處所。果然也不錯的:第三家的大門上,釘著一塊 雕鏤極工的楠木牌,上刻六個大篆道:“魯國公輸般寓”。 墨子拍著紅銅的獸環(huán)〔18〕,當當?shù)那昧藥紫?,不料開門出來的卻是一個橫眉 怒目的門丁。他一看見,便大聲的喝道: “先生不見客!你們同鄉(xiāng)來告幫〔19〕的太多了!” 墨子剛看了他一眼,他已經(jīng)關了門,再敲時,就什么聲息也沒有。然而這目光 的一射,卻使那門丁安靜不下來,他總覺得有些不舒服,只得進去稟他的主人。公 輸般正捏著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 “先生,又有一個你的同鄉(xiāng)來告幫了……這人可是有些古怪……”門丁輕輕的 說。 “他姓什么?” “那可還沒有問……”門丁惶恐著。 “什么樣子的?” “像一個乞丐。三十來歲。高個子,烏黑的臉……” “阿呀!那一定是墨翟了!” 公輸般吃了一驚,大叫起來,放下云梯的模型和曲尺,跑到階下去。門丁也吃 了一驚,趕緊跑在他前面,開了門。墨子和公輸般,便在院子里見了面。 “果然是你。”公輸般高興的說,一面讓他進到堂屋去。 “你一向好么?還是忙?” “是的??偸沁@樣……” “可是先生這么遠來,有什么見教呢?” “北方有人侮辱了我,”墨子很沉靜的說。“想托你去殺掉他……” 公輸般不高興了。 “我送你十塊錢!”墨子又接著說。 這一句話,主人可真是忍不住發(fā)怒了;他沉了臉,冷冷的回答道: “我是義不殺人的!” “那好極了!”墨子很感動的直起身來,拜了兩拜,又很沉靜的說道:“可是 我有幾句話。我在北方,聽說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宋有什么罪過呢?楚國有余 的是地,缺少的是民。殺缺少的來爭有余的,不能說是智;宋沒有罪,卻要攻他, 不能說是仁;知道著,卻不爭,不能說是忠;爭了,而不得,不能說是強;義不殺 少,然而殺多,不能說是知類。先生以為怎樣?……” “那是……”公輸般想著,“先生說得很對的。” “那么,不可以歇手了么?” “這可不成,”公輸般悵悵的說。“我已經(jīng)對王說過了。” “那么,帶我見王去就是。” “好的。不過時候不早了,還是吃了飯去罷。” 然而墨子不肯聽,欠著身子,總想站起來,他是向來坐不住的〔20〕。公輸般 知道拗不過,便答應立刻引他去見王;一面到自己的房里,拿出一套衣裳和鞋子來, 誠懇的說道: “不過這要請先生換一下。因為這里是和俺家鄉(xiāng)不同,什么都講闊綽的。還是 換一換便當……” “可以可以,”墨子也誠懇的說。“我其實也并非愛穿破衣服的……只因為實 在沒有工夫換……” 四 楚王早知道墨翟是北方的圣賢,一經(jīng)公輸般紹介,立刻接見了,用不著費力。 墨子穿著太短的衣裳,高腳鷺鷥似的,跟公輸般走到便殿里,向楚王行過禮, 從從容容的開口道: “現(xiàn)在有一個人,不要轎車,卻想偷鄰家的破車子;不要錦繡,卻想偷鄰家的 短氈襖;不要米肉,卻想偷鄰家的糠屑飯:這是怎樣的人呢?” “那一定是生了偷摸病了。”楚王率直的說。 “楚的地面,”墨子道,“方五千里,宋的卻只方五百里,這就像轎車的和破 車子;楚有云夢,滿是犀兕麋鹿,江漢里的魚鱉黿鼉之多,那里都賽不過,宋卻是 所謂連雉兔鯽魚也沒有的,這就像米肉的和糠屑飯;楚有長松文梓榆木豫章,宋卻 沒有大樹,這就像錦繡的和短氈襖。所以據(jù)臣看來,王吏的攻宋,和這是同類的。” “確也不錯!”楚王點頭說。“不過公輸般已經(jīng)給我在造云梯,總得去攻的了。” “不過成敗也還是說不定的。”墨子道。“只要有木片,現(xiàn)在就可以試一試。” 楚王是一位愛好新奇的王,非常高興,便教侍臣趕快去拿木片來。墨子卻解下 自己的皮帶,彎作弧形,向著公輸子,算是城;把幾十片木片分作兩份,一份留下, 一份交與公輸子,便是攻和守的器具。 于是他們倆各各拿著木片,像下棋一般,開始斗起來了,攻的木片一進,守的 就一架,這邊一退,那邊就一招。不過楚王和侍臣,卻一點也看不懂。 只見這樣的一進一退,一共有九回,大約是攻守各換了九種的花樣。這之后, 公輸般歇手了。墨子就把皮帶的弧形改向了自己,好像這回是由他來進攻。也還是 一進一退的支架著,然而到第三回,墨子的木片就進了皮帶的弧線里面了。 楚王和侍臣雖然莫明其妙,但看見公輸般首先放下木片,臉上露出掃興的神色, 就知道他攻守兩面,全都失敗了。 楚王也覺得有些掃興。 “我知道怎么贏你的,”停了一會,公輸般訕訕的說。“但是我不說。” “我也知道你怎么贏我的,”墨子卻鎮(zhèn)靜的說。“但是我不說。” “你們說的是些什么呀?”楚王驚訝著問道。 “公輸子的意思,”墨子旋轉身去,回答道,“不過想殺掉我,以為殺掉我, 宋就沒有人守,可以攻了。然而我的學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經(jīng)拿了我的守御的器 械,在宋城上,等候著楚國來的敵人。就是殺掉我,也還是攻不下的!” “真好法子!”楚王感動的說。“那么,我也就不去攻宋罷。” 五 墨子說停了攻宋之后,原想即刻回往魯國的,但因為應該換還公輸般借他的衣 裳,就只好再到他的寓里去。時候已是下午,主客都很覺得肚子餓,主人自然堅留 他吃午飯——或者已經(jīng)是夜飯,還勸他宿一宵。 “走是總得今天就走的,”墨子說。“明年再來,拿我的書來請楚王看一看。” 〔21〕 “你還不是講些行義么?”公輸般道。“勞形苦心,扶危濟急,是賤人的東西, 大人們不取的。他可是君王呀,老鄉(xiāng)!” “那倒也不。絲麻米谷,都是賤人做出來的東西,大人們就都要。何況行義呢。” 〔22〕 “那可也是的,”公輸般高興的說。“我沒有見你的時候,想取宋;一見你, 即使白送我宋國,如果不義,我也不要了……” “那可是我真送了你宋國了。”墨子也高興的說。“你如果一味行義,我還要 送你天下哩!”〔23〕 當主客談笑之間,午餐也擺好了,有魚,有肉,有酒。墨子不喝酒,也不吃魚, 只吃了一點肉。公輸般獨自喝著酒,看見客人不大動刀匕,過意不去,只好勸他吃 辣椒: “請呀請呀!”他指著辣椒醬和大餅,懇切的說,“你嘗嘗,這還不壞。大蔥 可不及我們那里的肥……” 公輸般喝過幾杯酒,更加高興了起來。 “我舟戰(zhàn)有鉤拒,你的義也有鉤拒么?”他問道。 “我這義的鉤拒,比你那舟戰(zhàn)的鉤拒好。”墨子堅決的回答說。“我用愛來鉤, 用恭來拒。不用愛鉤,是不相親的,不用恭拒,是要油滑的,不相親而又油滑,馬 上就離散。所以互相愛,互相恭,就等于互相利?,F(xiàn)在你用鉤去鉤人,人也用鉤來 鉤你,你用拒去拒人,人也用拒來拒你,互相鉤,互相拒,也就等于互相害了。所 以我這義的鉤拒,比你那舟戰(zhàn)的鉤拒好。”〔24〕 “但是,老鄉(xiāng),你一行義,可真幾乎把我的飯碗敲碎了!”公輸般碰了一個釘 子之后,改口說,但也大約很有了一些酒意:他其實是不會喝酒的。 “但也比敲碎宋國的所有飯碗好。”“可是我以后只好做玩具了。老鄉(xiāng),你等 一等,我請你看一點玩意兒。” 他說著就跳起來,跑進后房去,好像是在翻箱子。不一會,又出來了,手里拿 著一只木頭和竹片做成的喜鵲,交給墨子,口里說道: “只要一開,可以飛三天。這倒還可以說是極巧的。” “可是還不及木匠的做車輪,”墨子看了一看,就放在席子上,說。“他削三 寸的木頭,就可以載重五十石。有利于人的,就是巧,就是好,不利于人的,就是 拙,也就是壞的。”〔25〕 “哦,我忘記了,”公輸般又碰了一個釘子,這才醒過來。“早該知道這正是 你的話。” “所以你還是一味的行義,”墨子看著他的眼睛,誠懇的說,“不但巧,連天 下也是你的了。真是打擾了你大半天。我們明年再見罷。” 墨子說著,便取了小包裹,向主人告辭;公輸般知道他是留不住的,只得放他 走。送他出了大門之后,回進屋里來,想了一想,便將云梯的模型和木鵲都塞在后 房的箱子里。 墨子在歸途上,是走得較慢了,一則力乏,二則腳痛,三則干糧已經(jīng)吃完,難 免覺得肚子餓,四則事情已經(jīng)辦妥,不像來時的匆忙。然而比來時更晦氣:一進宋 國界,就被搜檢了兩回;走近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國隊〔26〕,募去了破包袱;到 得南關外,又遭著大雨,到城門下想避避雨,被兩個執(zhí)戈的巡兵趕開了,淋得一身 濕,從此鼻子塞了十多天。 一九三四年八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