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行業(yè)的名聲卻是越來越不好。剛從事這個行業(yè)時,一提自己的行業(yè),聽者還覺得挺神秘,挺深奧,而現
在,一提卻讓許多人皺眉,然后就開始大訴苦水,說ERP怎么讓他頭疼,怎么讓他們對賬無源,都不知道做的賬對不對,或者還降低了效率,最后來一句:“都不
知老板干嗎要拿錢來折騰自己折騰我們?”到底為什么在外國ERP用得歡得很,而且是達到離了ERP業(yè)務無法運轉的程度,而在中國,ERP卻大多以失敗告終
呢? 2. 供貨商援助不足—供貨商已超過負荷,不能提供足夠的資源。 3. 導入家數參考不足—至少要參考三家,最好拜訪一家已導入公司,并 盡可能安排多點人員訪談。 4. 無經驗的項目經理—項目經理在你公司應被受尊敬及大家熟知的,并知道如何管理變革。 5. 無資深的項目成員—所有主要利害關系人如生管、MIS、會計、人資等部門,應派資深人員參與。 6. 項目團隊人數不足—不能完全靠供貨商,要備有受過完整訓練的全職人員,在訂好的合理時限完成作業(yè)。 7. 導入的任務和責任不清楚—成員間的責任不明是常有的問題,要確定項目成員和資深管理人、供貨商都知道該履行事項。 8. 缺乏高階的支持—資深管理人要支持項目的進行 如 作業(yè)副總要召集相關成員開一個項目開始的宣導會議,并回答一些艱澀問題,如 :系統(tǒng)能幫我作什么。 9. 缺乏各相關人員的承諾—態(tài)度會使項目成功或失敗,假如各相關人員不知道能從中得到什么,他們將不會使用。 10.不是從其它利害關系人買進如MIS或會計經理—任何領域將使用或有接口關系對 ERP 軟件,項目成員或導引委員要說明需求。 11.不適當的教育訓練—當公司在減少預算在推行 ERP 系統(tǒng),第一項目就是教育訓練,但這將影響長遠的成功機會。 12.不確實的時間表—假使動得太快,步驟可能被漏掉或做得不好;步調太慢,興趣、注意力、沖勁將會沒有。 13.全面性的導入方式—設法以小型化,漸進的導入方式,為了較容易作管理改變。 14.不實際的交易問題—為了節(jié)省費用作不足的承諾及過度的交付,并且在預估費用時過于保守。 15.不適當的導入預算費用—假如資金不充分,不要怕對項目進行喊停。 16.在導入過程中對所有利害關系人溝通不良—不會因過于公開和誠實的溝通受指責,最有效的溝通來自和職工作面對面的第一線溝通方式。 17.不清楚的目標對導入 ERP 軟件包–ERP 軟件需求要適合某些整體性主要計劃—經營策略 18.不清楚的績效衡量和目的—假如抽問某一職工或經理,如何應用系統(tǒng),對于導入 ERP 軟件包的完成目標,是否有一致性的說詞。 19.對導入順利沒有個人獎勵—清楚定義獎勵或金錢報酬或其它,可增加成功機會。 20.不明白造成的結果假如導入失敗—資深經理必須準備忍受,由于那些意圖逃避責任的人所造成的影響 21.ERP 軟件對企業(yè)的需求適合度差—一個適度的需求分析和供貨商挑選程序,應可保證取得所要的特性和功能。 22.缺乏和其它應用系統(tǒng)完整的整合—整合功能是很關鍵性的,由其在多廠環(huán)境,這包括點對點間的供應鏈管理、維護管理、工程、企業(yè)營運結果的整體性分析(如: 作業(yè)成本制、策略來源)。 23.無正常解決議題程序—每一項目需要簡單且有效問題解決方式,要有正式的問題記錄單,指定問題擁有者,定期舉行管理會議討論其嚴重性。 24.差勁的系統(tǒng)設計及架構—設計應納入硬件和軟件的開放性,為了提供最大的彈性。 25.不適當的流程設計的預先工作—企業(yè)需求會驅動流程再造,換句話說亦在推動一系統(tǒng)規(guī)格,因此流程的改變要和ERP 導入同時進行。 26.料想不到由新流程/系統(tǒng)引起的工作設計變更—因為程序改變,工作功能也需改變,因此要重新定義工作說明。 27.將軟件包作過多的客修—愈少的客修需求,對軟件包的整合、維護、升級愈容易且便宜,時間也可以縮短。 28.差勁的規(guī)劃及執(zhí)行由舊系統(tǒng)的資料轉換—確認舊資料是準確、完整的以對的格式作轉換,此資料自動轉換作業(yè)不該經常發(fā)生的。 29.對政策及流程缺乏了解—任何對政策和流程的改變,要有清楚的說明文件,并和受影響的人員溝通。 30.測試不夠充份—ERP 系統(tǒng)在導入前應由使用者作嚴謹的測試,決定規(guī)格是否適當,假如包括客修規(guī)格,測試尤其重要。 31.缺乏適當的導航試行—ERP系在完全公開前,應在一會議室作導航試行,假如為多廠環(huán)境應在一個廠執(zhí)行。也可以單一模塊作導航試行,要作進行追蹤記錄,假如成功,將幫助導入團隊對軟件的信心。 32.系統(tǒng)硬件設施不足—有時團隊很明顯地忘記如所有新的硬件應置于工廠那里。 33.導入ERP系統(tǒng)的資源不足—自動化并不總是代表人員可減少,假設從完全無系統(tǒng)(不表無手動系統(tǒng))到完整功能 ERP,第一次總需要有人去搜集、輸入、分析資料,并且也要執(zhí)行計算機操作,如備份程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