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優(yōu)美流暢,在演奏中運(yùn)用了各種琵琶技法。在曲式上,用擴(kuò)展、收縮、局部增減和高低音區(qū)的變換等手法展開全曲。此曲流傳甚廣,是琵琶古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樂譜最早于1875年的抄本。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樂社根據(jù)此曲改編成絲竹樂曲《春江花月夜》,它猶如一幅長卷畫面,把豐姿多彩的情景聯(lián)合在一起,通過動與靜、遠(yuǎn)與近、情與景的結(jié)合,使整個樂曲富有層次,高潮突出,音樂所表達(dá)的詩情畫意引人入勝。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張若虛
圖意:紅蜻蜓 動畫:陽宮映雪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瀲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紋。 昨夜閑譚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逞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譚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