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盤價是當日的股票定價,是多空雙方經(jīng)過一天交戰(zhàn)后的結(jié)果,是對第二天股價走勢的指向。收盤前半小時的交易行為,對 “買入”還是“賣出”有著極為重要的提示性。在臨近收盤前半小時多空雙方的“決戰(zhàn)”時間,此時雙方都會動用重兵來打擊對方。因此成交量常常在此時放大,股價運行具有突然性和一邊倒性,大單成交是其唯一特色。
一、收盤前半小時拉升。個股收盤前瞬間拉高,收盤前半分鐘用大買單把股價拉至高位.主要是莊家實力有限,用少量資金使股價收在較高位或突破具有強阻力的關鍵價位,尾市"突然襲擊",瞬間拉高,由于大多數(shù)人未反應過來,莊家因此達到目的。
二、收盤前半小時下跌。個股收盤前瞬間下砸,收盤前半分鐘用大賣單把股價砸至很低位.使日K形成光腳大陰線,或十字星,或陰線等較"難看"的圖形使持股者恐懼而達到震倉的目的。也可能目的是使第二日能夠高開大漲而擠身升幅榜,吸引投資者的注意。
三、收盤前的急拉。收盤前半小時拉升,股價全天運行平穩(wěn),臨近尾市時才開始拉升,股價以掃盤的方式向上放量攻擊,短時間內(nèi)呈現(xiàn)凌厲上攻特征為:1、連續(xù)的大單掃盤,2、股價一般沒有回蕩,呈現(xiàn)出一氣呵成的斜線上攻走勢,明天必漲。" 釣魚"線,突然直線大幅跳水,形成類似一根"魚桿"及垂釣的"魚線"的圖形。此為莊家對倒至高位。若接盤不多,出不了多少,可能莊家仍會拉回去,反之則一泄千里。在買盤處放大買單是莊家資金不雄厚的表現(xiàn).吸引散戶買入,把價位拉高。買賣一,二,三上下頂大單莊家欲把價位控制在此處。
四、收盤前的急跌。收盤前半小時下跌:股價運行平穩(wěn),臨近尾市時開始下跌,股價以砸盤的方式向下放量回落:大單、小單一起對著接盤砸,直到下方?jīng)]有接盤。下跌角度一般呈45度角為多。明天必跌,立刻出局。
收市前半小時拉升,股價一般都處于一輪上漲后的整理形態(tài)或一輪下跌后的止跌形態(tài)中;收盤前半小時下跌的走勢,一般都出現(xiàn)在一輪較大的上漲之后,其K線組合呈現(xiàn)出走勢減緩或急升的整理形態(tài)。收盤前的急拉:個別股票在收盤前突然大幅拉長;是超大單成交,分時圖出現(xiàn)一條直線上沖走勢,中間沒有任何成交停頓現(xiàn)象。其目的為第二天出貨做圖形。出現(xiàn)拉尾一定跑。收盤前急跌:個別股票在收盤前突然大幅下跌:這種下跌的特點也是超大單成交,分時圖出現(xiàn)出一條直線下沖走勢,中間沒有任何成交停頓現(xiàn)象。其目的為第二天拉長進行最后震倉。上升途中的洗盤震倉。出現(xiàn)打尾的股票第二天98%是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