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老婆的男人們,你們并不孤獨。
中國古代講究男尊女卑,按照圣賢的設(shè)計,女人只有“三從”的份兒:從父、從夫、從子。不過中國人又素有“柔弱勝剛強”的哲學(xué)觀念,不知是不是因此,怕老婆的歷史也是源遠(yuǎn)流長。 據(jù)袁枚考證,怕老婆——“懼內(nèi)”——始于專諸。他引《越絕書》稱:“專諸與人斗,有萬夫莫當(dāng)之氣,聞妻一呼,即還,豈非懼內(nèi)之濫觴乎?”。 《越絕書》的記載是這樣的:伍子胥看見專諸正要跟很多人打架,妻子出來叫他,馬上乖乖回家了。子胥很奇怪:一個有萬夫莫當(dāng)之氣的大漢,怎么會被一個女人拿???專諸告訴他:能屈服在一個女人手下的,必能伸展在萬夫之上。后來專諸被伍子胥推薦給吳公子光(闔閭),刺殺吳王僚,自己亦當(dāng)場被殺。這個專諸真稱得上“鐵血柔情”了,他那段表白,也給后世怕老婆的男人提供了很不錯的“理論根據(jù)”。 但這肯定不是怕老婆的源頭。那位為博愛姬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拿國家大事開玩笑的周幽王,能說不怕老婆么? 其實還有更早的:傳說,舜是黃帝的后裔,他的父親瞽叟當(dāng)然也是,可是這位“黃帝子孫”實在昏的不像話(他的名字就是“瞎老頭”之意)。因為寵愛后妻和小兒子象,怎么看舜都別扭,三番五次地想殺死舜。他要是不怕老婆,為什么要跟親生親養(yǎng)的好兒子過不去呢? 漢高祖劉邦是第一個流氓皇帝,可謂六親不認(rèn),可是他也怕老婆——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他在家閑逛的時候,老婆就能遙控他——他像孫猴子,老婆像如來佛,不管他到了哪里都別想出人家的手掌心。而且這個老婆是多么給他留面子呀:不說自己有跟蹤追擊的本領(lǐng),反說他頭上有五彩祥云繚繞。后來老婆又作了項羽好幾年人質(zhì),他也不能不覺得有所愧疚,而且呂家為他打江山也很賣命,很立了一些功勞。 男人怕老婆,以隋唐為最。中國歷史上,共有三位獨孤皇后,即北周明敬皇后、隋文獻皇后和唐元貞皇后(丈夫李昞即唐高祖李淵的父親,她不能算真正的皇后,而是兒子發(fā)跡之后追認(rèn)的),最令人驚奇的是她們是親姐妹,她們的父親“三朝國丈”就是西魏北周宰輔獨孤信。這在歷史上可謂空前絕后,即使“宋氏三姐妹”也無法與之比肩。這里要說的是“獨孤三姐妹”中的老幺,隋文帝的獨孤皇后。 進入唐朝之后,一世英雄的唐太宗李世民偏有一個窩囊兒子李治,偏又是這個兒子繼承了皇位,而且他偏偏還娶了世界上最強悍的女人,于是,皇帝懼內(nèi)故事又在唐朝有了更輝煌的續(xù)篇。李治的賢內(nèi)助表現(xiàn)更加出色,心也更黑,手更辣,不僅管皇帝的后宮,而且大模大樣地把手伸到了前臺,替高宗皇帝管了天下,連上朝都要并排坐,“朝中并稱二圣”,甚至在丈夫死后,公開做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這就是武則天。當(dāng)然,到了這個境界,就不止是丈夫怕了,天下所有男人都得怕。 另一位因為怕老婆而被人公然取笑的唐代皇帝是唐肅宗李亨。其實李亨倒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包羞忍辱了十多年,好歹保住了繼承人的身份,趁著安史之亂,逼死楊家兄妹,搶了老子的皇位,算是老謀深算的“無毒不丈夫”了。可是他就怕老婆張良娣(后來做了張皇后),連一貫板著臉的詩圣杜甫也在詩打趣:“張后不悅上為忙。”——張后不高興,皇帝就急得上竄下跳。怕的原因挺復(fù)雜:一方面是感激——張良娣可是跟著他擔(dān)驚受怕過來的,而且還在坐月子,就已經(jīng)在為戰(zhàn)士們縫衣服了;另一方面是這個女人的個性和意志可比他要強得多。這個怕也是有些動人的,但是結(jié)果卻很壞:為了怕得罪這個老婆,他把自己的好兒子都?xì)⒘恕?br> 俗話說:楚王好細(xì)腰,四方多餓死?;实劾蟽?#8220;率先垂范”,“怕老婆”一時蔚然成風(fēng)。唐代雜記說:“大歷(代宗年號)以前,士大夫妻多妒悍。”著名的“吃醋”典故便源自唐代名臣房玄齡之妻。高宗時的吏部尚書楊弘武,經(jīng)常給些莫名其妙的人授予官職。唐高宗覺得有些不像話了,問他怎么回事。楊弘武倒也老實,回答說:我的老婆韋氏特別兇悍,昨天特意囑咐讓我給人家這個官職,我不敢不給,否則后患無窮。還有個陸慎言,在做縣令的時候,老婆朱氏公開替他治理縣境,因心貪手黑而被老百姓稱為“胭脂虎”。 這種風(fēng)氣一直延續(xù)到唐末。宰相王鐸出鎮(zhèn)抵御黃巢,卻帶著小妾。大老婆聞訊追來。王宰相慌了神,忙問幕僚:夫人北至,黃巢南來,何以安處? 幕僚慢吞吞地答道:不如降黃巢。 有道是“德風(fēng)草偃”,王公貴族如此,普通老百姓也是上行下效。唐朝的婚姻觀念很開放,《唐律》規(guī)定“若夫妻不相安諧而和離者,不坐”,跟現(xiàn)在的“感情破裂”完全一樣。盡管唐律中也有“七出”(男人正當(dāng)休妻的理由)之類規(guī)定,但女子主動離異或棄夫而去的事也時有發(fā)生。有的男人還在離異書上寫祝福之語:“愿妻娘子相離之后,重梳蟬鬢,美裙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士……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從這個“一別兩寬”看,男人也很有些“解放了”的輕松感覺。 秀才楊志堅嗜學(xué)而家貧,妻子不耐貧苦,去官府要求離婚改嫁。當(dāng)時的地方官正是著名的大書法家顏真卿,這位素以剛正倔強著稱的大儒自然很看不過去,于是把這個女人批判了一通,大意是丈夫是好男人,媳婦不是好女人,“污辱鄉(xiāng)間,敗傷風(fēng)俗,若無褒貶,僥倖甚多”。最后責(zé)杖刑二十;同時對楊志堅“贈布絹各二十匹,米二十石,便署隨軍”。但盡管如此,他還是得判決離婚,任這個女人改嫁。 唐朝滅亡,又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五代十國,男人們——野心勃勃的軍閥和殘暴粗魯?shù)拇蟊俅纬蔀檫@個時代的主角。但是即使在這個時候,讓男人又怕又愛的女人也并未絕種。 故事的女主角是一位妓女,男主角是一個大兵,這是一個古代版的“美女和野獸”的故事。妓女侯小師艷名遠(yuǎn)播,一個小軍官是她的??停钦嬲哪兄鹘遣皇沁@個小軍官,而是他的跟班王景。這個地位低下的大兵沒有享受艷福的機會,但卻把侯小師記在心中。這場動人的單相思有一個近乎完美的結(jié)局(如果“結(jié)局”真的是“結(jié)局”的話):后來王景不斷立功、不斷升遷,直到成為石敬瑭的大將。石敬瑭即位時,為了籠絡(luò)他,要給他一些賞賜。王景這回“終于可以說了”,表示別的都不要,只要求娶侯小師為妻。石敬瑭哈哈大笑:已經(jīng)是統(tǒng)帥千軍萬馬的大將軍了,居然要個婊子!不過兒皇帝還是成人之美,把侯小師賞給了他。 到了宋朝,我們還可以見到這種流風(fēng)余韻。此時出現(xiàn)了與“吃醋”堪稱雙璧的“獅吼”。 “獅吼”的典故,源自蘇東坡嘲弄好友陳季常的詩: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xùn)|(陳妻柳氏,郡望河?xùn)|)獅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 蘇東坡人很好,才很高,就是比較風(fēng)流,陳季常的老婆柳氏生怕把丈夫帶壞了,不怎么給他好臉。于是蘇賦詩一首,本不過是發(fā)發(fā)牢騷、開開玩笑,卻沒想到“蘇子文章天下聞”,陳季常從此名聞遐邇,成了怕老婆的典型;柳氏更成為領(lǐng)先時代一千年的“女權(quán)主義者”。 南宋以后,理學(xué)發(fā)達(dá),“怕老婆”不再是主流了,但還是有人怕。據(jù)“厚黑教主”李宗吾考證,明代的抗倭名將戚繼光就是一個怕婆漢。 戚繼光統(tǒng)兵數(shù)萬,威名赫赫,卻每聞老婆大人駕到而惶惶不可終日。部下皆憤憤不平,紛紛表示要為大帥擺平這個潑婦。人多膽壯,戚繼光命人接老婆入軍營。帳內(nèi)眾將皆盔明甲亮,手執(zhí)利刃,如臨大敵。未己,夫人至,昂然曰:“喚我何事?” 戚大帥色變汗下,曰:“請夫人閱兵”。 清朝名臣里也頗有幾個怕老婆的。大名鼎鼎的李鴻章,能文能武,稱得上晚清第一名臣了。但是李大總理也是人,不免有些“寡人之疾”。包了“二奶”,平日出來進去就難免鬼鬼祟祟。李太太是大家閨秀,也并不計較,可是一旦夫妻鬧起了矛盾,李太太就喃喃念叨“出將入相”——這個詞用在李鴻章身上本是再貼切不過,可是從太太嘴里說出來就別有意味了。李中堂是多么聰明的人,一聽到這句話,知道把柄在人家手里,立馬乖乖認(rèn)慫。 勤果公張曜,為一時名將,勛名赫然。其妻“美而才”,他是個老粗,“就夫人學(xué),執(zhí)業(yè)如弟子。夫人時訶罵之,公怡然也,后遂通知文史”。后任山東巡撫,與屬吏輒言其夫人之能,還問大家:“汝等畏妻否?”有人答以不畏,巡撫大人正色曰:“汝好膽大,妻乃敢不畏耶?”這位張大帥怕老婆,看來也是“理怕”——服妻之才。 作者:聽雨館主在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