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寫作文】寫一件你周圍發(fā)生的事【習作要求】 寫一件你周圍發(fā)生的事,先想好中心,而后按順序寫,注意寫出真情實感,用詞造句恰如其分。 【習作指導】 這單元的作文要求是寫一件事。這件事不是自己的,而是發(fā)生在自己周圍的事,可以是在家里的、村里的、街坊的或是學校里的事。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很多,但必須要選擇典型的、有意義的事來寫。 寫的時候,先想好中心,然后圍繞著中心去選擇材料和安排材料。這次習作要求寫以寫事為主記敘文,要注意把事情寫完整,寫具體,要寫出真情實感。 【例文點評】 心靈中的一幕 每當我看到李老師那年輕英俊的面龐時,眼前就呈現(xiàn)出李老師與洪水搏斗,勇救兩名落水兒童的動人事跡來。 去年夏天九號臺風來臨之日,我們坐在教室里,聽著房外狂風暴雨搖撼著田野,雷鳴夾著電閃,電閃帶著雷鳴。那風像一首恐怖的樂曲,在不停地奏著;那雨撕碎濃重的云層,像用瓢往外潑似的;樹木狂怒地搖曳著,互相撞擊著,發(fā)出格格的斷裂聲…… 暴風雨漸漸地停止了怒號,但天空還是陰沉得可怕。 學校提前放學了。李老師帶著我們到河邊巡邏,還沒走到河邊,就聽到山洪的咆哮聲。來到河邊一看,紅褐色的山洪,浪花四濺,在河床較直的地方,好像火車奔馳;在河床彎曲的地方,又宛如巨龍游動;浪頭的拍激,石頭的撞擊發(fā)出震耳欲聾的響聲。正在我望著河水發(fā)愣時,突然,河的上游傳來呼救聲:“有人落水了快救人??!”我順聲望去,滾滾而來的巨龍搖頭擺尾,時而把一名同學推上龍頭,時而吞下腹內。在這危急的時刻,李老師甩掉雨衣,蹬掉鞋子,來不及脫衣服就從兩米高的河沿上,跳入滾滾的洪流中,一把抓住了這名學生,奮力地把她送到岸邊。這時,又一名學生被巨龍卷著從老師的身邊沖走。只見李老師的身子像一條騰空的鯉魚,一個猛子扎入洪水中,翻騰的巨龍無情地把老師吞沒了。閃電劃破了天空,雷聲隆隆,傾盆大雨又從變黑的天空傾瀉下來。我們頂風冒雨沿著河邊,一邊跑一邊喊:“老師,老師——”“看,老師在那里!”慌亂中不知誰喊了一聲。透過雨幕,我們隱約看見李老師用胳膊夾著學生,冒著風雨,迎著呼嘯的龍頭向岸邊奮力地沖來。一次,二次……李老師不但沒有沖到岸邊,反而被洪水沖走了十幾米遠。我順著洪水向下一望,不由地驚叫起來:“哎呀!”下邊就是狼牙灘,如果他們還不脫離危險,就會被狼牙石撕碎。我哭著向老師說:“老師,下邊就是狼牙灘呀!”老師像沒聽見似地,臉繃得緊緊的,眼瞪得大大的,好像深深吸了一口氣,舉著學生,順著山洪,斜著向對岸沖來。巨龍翻滾著,時而把他們推向峰頂,時而把他們摔進旋渦……我們喊著、跑著,離狼牙灘還有五米、三米、兩米……我的心緊張地要跳出來。突然,老師他們的身影出現(xiàn)在河邊上,我們驚叫著向老師跑去。眼前的老師渾身血跡斑斑,面色蒼白,渾身打顫。我哭喊著,扶著步履艱難的老師,迎著暴風雨向學校走去。 這件事雖然過去一年多了,但這動人心扉的一幕,卻牢牢地銘刻在我的心中。 【簡評】 小作者把李老師與洪水搏斗,勇救兩名落水兒童的動人事跡,寫得具體、生動、感人。熱情謳歌了李老師愛生如子,不顧個人安危,勇救學生脫險的精神。為教師樹立了榜樣,也在小作者心靈中留下了動人的一幕。 其特點為: 1.結構嚴謹,環(huán)環(huán)緊扣。 狂風暴雨的描寫,為山洪瀑發(fā)做鋪墊,而山洪又是導致李老師救落水人的原因,這層寫景一為烘托氣氛,二為突出人物特點。 2.以李老師的動作描寫,來突出他救人的果斷。如:“甩掉”、“蹬掉”、“跳入”、“抓住”、“送到”。 3.以“我”的語言、動作,突出險情,反襯人物精神。如:“一邊跑一邊喊……,驚叫,哭著向老師說:‘老師,下邊就是狼牙灘呀!’” 【佳作賞析】 讓 房 “張工程師家分到房了!”這個消息像長了翅膀,飛進了我們家。聽了這一喜訊,妹妹樂得手舞足蹈,我樂得眉開眼笑,媽媽笑得合不攏嘴,爺爺和奶奶高興得不住地說:“這回可好了!這回可好了!” 是呀,我家六口人,從我記事那天起,一直擠在11平方米的小屋里。爸爸是位工作多年的老工程師,這次還參加了蓋新房的設計工作。新房,應該分給我們家。 爸爸晚上下班一進門,妹妹就撲了上去,急忙問:“爸,咱家是分到新房了嗎?”爸爸臉上掛著笑容,舉起了一個閃閃發(fā)亮的東西,說:“艷艷,你看這是什么?”還是我手快,搶過來一看,原來是一把天馬牌鑰匙,我不解地問:“這是哪兒的?”“這是咱家新房上的鑰匙。”爸爸的話剛說完,家里立刻沸騰了。 在媽媽的催促下,爸爸領我們去看新房。別看爺爺奶奶老態(tài)龍鐘,今天走起路來格外精神,這可真叫“人逢喜事精神爽”。到了新樓,抬頭一望,喲,又高又漂亮!我們進了樓,來到新居,打開房門,我飛快地沖了進去。一個單元,三室一廳,屋子又大又敞亮。嘖嘖,好極了!媽媽瞅瞅這,看看那;爺爺、奶奶這屋走走,那屋走走;小妹妹竟跳起了歡樂的舞蹈;我呢,正琢磨哪兒放沙發(fā),哪兒放寫字臺,哪兒安床。“爸爸,什么時候搬家?”我問。爸爸說過兩天就搬。 從新房回到家,我興奮得不能入睡。我想呀,想呀,忽然那把金光閃閃的鑰匙,變成了一匹天馬,我騎著馬,向新房飛去…… 過了幾天,分到新房的叔叔們都搬家了,我和妹妹看了都很著急。這天好不容易挨到爸爸下班了,妹妹連忙抱著她的小枕頭催爸爸搬家,奶奶也嘮叨起來,我心里急得起了火。爸爸卻笑著沖我們說:“咱們家不搬家,我把房子讓出去了。”“真的?”我問。“嗯!”媽媽沒好氣地說:“什么,你把房子讓給誰了?怎么也不和我商量一聲?” “我把房子讓給老王了。”爸爸心平氣和地說。 “讓給他?他比你的工齡長?”媽媽說話聲都變了。 “比我少兩年!” “他的職稱比你高?”媽媽又問。 “低一等。” 我倚在門邊,聽著爸爸、媽媽的對話,不知為什么,總覺得爸爸有些傻,好像理都在媽媽這邊。 媽媽又埋怨起爸爸來:“老王工齡比你短,職稱沒你高,這新房不該讓出去,你看看有多少人為了爭新房吵得面紅耳赤。” “爸,不能讓。”我連忙幫媽媽助戰(zhàn)。 爸爸拍拍我的頭,說:“你王叔叔家七口人,孩子都大了,大兒子又要結婚,沒房子。你們還小,咱家的房子雖小還住得下。應該把房子讓給你王叔叔。” 媽媽聽完,又開了腔:“讓房,非得你領這個頭?” 爸爸說:“你和我都工作多年了,不能看到別人有困難不聞、不問、不管??!我記得,去年有一次,有個學生冬天穿得少,你把給我新織的毛衣送給了他。還有,你們學校評優(yōu)秀教師,你被選上了,有人爭,你不也讓了嗎?我讓房,也是向你學習呀!” 媽媽聽了臉由白轉紅,接著又笑了。 爸爸看著媽媽思想通了,又做我的思想工作了:“孩子,你是個少先隊員,助人為樂,其樂無窮!” 這聲音是那樣重,那樣情深意長,回響在我們家的這11平方米的小屋里,不!它沖出了小屋,向藍天飛去。 【簡評】 通過人物的對話,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是本文一個顯著的特點。 好不容易分到了一套新房,全家人看過后都異常興奮??删驮诩鼻械嘏瓮峒业臅r刻,爸爸卻把房子讓給別人了!這就自然引起了家人與他的一場對話。家人認為不該讓,爸爸則“心平氣和”地做思想工作。 文章在描寫人物對話時,重點寫了爸爸所說的話。爸爸說的話言辭樸實,充分表現(xiàn)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思想境界。無怪乎,文章結尾贊嘆道:這聲音情意深長,它沖出了小屋,向藍天飛去! 老年人跳起了迪斯科 “咚踏、咚踏……”從后院傳來歡快的迪斯科樂聲,準是一些大哥哥大姐姐們在娛樂啦。我聞聲尋去。一看,呀,竟是幾位老奶奶在跳迪斯科!瞧,她們跳得多帶勁,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那么吸引人。“她們是在排練節(jié)目嗎?”我問張阿姨。“是呀,她們在學跳舞、‘八一’節(jié)還要參加演出呢!”張阿姨說。真新鮮,青年人跳迪斯科,老年人也跳起來了。聽外婆講,舊社會的老奶奶們,整天吃不飽,穿不暖,只能圍著鍋臺轉,哪有跳舞的心思。再說,上了年紀的人,蹦蹦跳跳的,成何體統(tǒng)!我身旁一位50多歲的王奶奶樂呵呵地對我說:“這是老年迪斯科舞,退休的老年人跳這個舞能鍛煉身體。”噢,我這才恍然大悟。 演出這天,我第一個來到俱樂部,坐在第一排。開始幾個節(jié)目都不錯,可我不太喜歡,我急切地盼望著她們快點演出迪斯科舞。終于,擴音器里響起了報幕員響亮的聲音:“我們 80年代的老人愛歡樂,不愛憂愁,他們也在追趕時代的腳步。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老年迪斯科舞’!”話音剛落,臺下就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 隨著樂曲的明快節(jié)奏,紅絲絨幕升起來了。五光十色的燈光在舞臺上左旋右轉,忽明忽暗。一位年過半百的老奶奶輕松自如出現(xiàn)在舞臺上。她身著印度綢褲褂,滿面春風,只見老奶奶伸出左手向上舉起落下,又伸出右手做同樣的動作,雙腳不停地踏地。一會兒做個“對佛掌”的姿勢,一會兒又做個“烏龜伸脖”的姿勢,真夠勁!她一個“請”的動作,竟請出來了四位老奶奶。她們一會兒變成一行,一會兒變成兩行,優(yōu)美的“八步舞”跳得好極了。“好!真好!”從我后面?zhèn)鱽斫泻寐暋?#8220;真夠勁!這個節(jié)目要是參加比賽,準能得第一!”我身旁一個青年說??粗粗矣X得臺上仿佛不是幾位老奶奶,而是幾個妙齡少女在翩翩起舞。領舞的不是李奶奶嗎?聽媽媽說,她是一位八路軍戰(zhàn)士,為革命身經百戰(zhàn),幾次負傷,她的兒子現(xiàn)在云南前線,女兒是位醫(yī)生……我正想到這兒,忽然掌聲打斷了我的思路,原來紅色的幕布已經落下來了。 我鄰座的觀眾們都說這個節(jié)目最好,我聽了心里美滋滋的,因為這是我們院老奶奶來表演的啊! 第二天,我拉著張紅到李奶奶家去。一見面,張紅就要李奶奶教她跳迪斯科。“李奶奶,您是怎么想起跳迪斯科的?”我好奇地問。“噢,跳舞只是小孩、青年人的事嗎?老年人就不能跳了?小封建!我們這些人苦了半輩子,該娛樂娛樂了。現(xiàn)在是新時代,奶奶要在歡樂中度過晚年!” 是啊,她們是80年代的老人,她們的生活也應該豐富多彩??!她們也應該追趕時代的腳步啊! 【簡評】 文章在歡快的迪斯科舞曲中開始,帶給人以時代的氣息。然而出人意料的竟是老奶奶在跳迪斯科。這個開頭新穎,別致。一個“竟”字寫出了“我”對這種現(xiàn)象的不理解,所以才感到“新鮮”。作者抓住老年人跳迪斯科這一新鮮事物證明時代變了,老人也變了,他們要打破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追趕時代的步伐,歌頌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一件怪事 俗話說:“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小偷和老鼠一樣,既怕人,又怕陽光??墒怯械男⊥导炔慌氯耍膊慌玛柟?。我就曾經遇見過這樣一件怪事。 有個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媽媽乘一路電車到百貨大樓買衣服。在車上,我忽然看見有個小伙子把手伸進一位四十多歲、正在買票的農民衣袋里。我一下子把心提到嗓子眼里,急忙用手輕輕地捏了捏媽媽的手。不好,小偷用兩個指頭從那農民衣袋里夾出了一張五十元的人民幣。太好了,那五十元還沒有進小偷的口袋,就被那個農民發(fā)現(xiàn)了。我想:農民一定會抓住小偷,把小偷交給警察叔叔。誰知那農民雙手一抱拳,邊作輯邊對那個小偷說:“求求你,把錢還給我吧,這是給病人看病的錢。”我非常驚奇地看了看農民。那個小偷憤憤地把錢扔在地上。農民邊拾錢邊說:“對不起,實在對不起!”接著他從衣袋里拿出一張紙幣說:“您拿這五塊錢買盒煙抽吧。”我更驚奇了,這小偷偷了他的錢,他怎么對小偷還這么客氣呢?那小偷不耐煩地揚了一下手,把農民手里的錢打落在地說:“誰要你這錢!”我不解地看看他們又看看媽媽。這時電車到共青團路停車站了,車停下來了,那小偷下車后大模大樣地走了。那個農民手里拿著剛揀起的五元錢,呆呆地站在車上,周圍的人和我一樣都注視著他。 回到家,我把這件怪事告訴了爸爸。爸爸只說“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去抨擊這社會的陰暗面”,也沒有進一步細說,我到現(xiàn)在還不明白:為什么這個小偷不怕人,也不怕陽光呢?為什么車上那么多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伯伯沒有一個去管去問呢?為什么那個農民不把小偷交給警察叔叔,反而對小偷那么客氣,那么尊敬呢?為什么…… 這件怪事雖然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但還深深地印在我心里,就像昨天剛剛發(fā)生一樣。 【簡評】 一般說,做惡者是令人深惡痛絕的,會讓人們群起而攻之,這樣就會使做惡者無處藏身,而陷入四面楚歌。本文小作者卻反其道而行之,抨擊了一群麻木不仁的嘴臉,這正是本文選材的獨到之處。 文章雖質樸無華,但卻有真情實感,細膩的心理活動牽動著讀者的心,引起讀者的共鳴。 首尾呼應,既引人入勝,又發(fā)人深省。開篇寫道:“小偷和老鼠一樣,既怕人,又怕陽光。”然后筆鋒一轉,“可是有的小偷既不怕人也不怕陽光”,這是為什么呢?作者結尾寫道。“……怎樣動員全社會力量呢?怎樣抨擊這社會的陰暗面呢?…… ”一連串的問號擺在讀者面前,難道不發(fā)人深省嗎? 春風吹進新風巷 “喲,這條巷子可真干凈啊!”每當人們走過我們的新風巷時,都這樣夸贊。其實我們巷子以前并不是這樣。那時,我們的小巷垃圾遍地,又臟又亂。它是怎么由臟變凈的呢?聽我給你仔細說一說。 本來,我們居住的小巷一直是挺干凈的。一次,巷西頭蓋大樓,有一些來不及清理的瓦礫就堆在了巷口,春節(jié)快到了,有人圖方便,在瓦礫堆上倒起了垃圾。這樣,有了第一個人倒,就有第二個,第三個……不多久,垃圾是越堆越多,結果從西頭倒到東頭,像條垃圾長龍,每天上班上學的人們不得不從垃圾堆上踩過去。 風一吹,爛紙樹葉到處亂飛。早晨,令人作嘔的臭氣隨風飄散,真叫人惡心。因此經常聽到的是埋怨聲,嘆息聲,甚至還有人罵一句“缺德”、“垃圾蟲”什么的。怨歸怨,罵歸罵,但垃圾山則以驚人的速度增高拉長,唉,住在這條巷子里可真倒霉! 3月的春風吹暖了大地,也吹進了我們的小巷。 今年3月的第一個星期天,早晨,垃圾旁來了一位老爺爺。他貓著腰,雙手緊握鍬把,吃力地鏟著垃圾。不一會兒,幾位買菜的老奶奶看見了,驚訝地說:“馬主任呀,你咋不向大家招呼一聲,一塊兒干。” 馬爺爺笑呵呵地說:“大家都挺忙,我沒事,運一點就少一點。” 一位胖奶奶說:“是呀!早該把這垃圾清除了。走,咱們拿工具一塊兒干。”幾位老奶奶七嘴八舌地響應著,急忙回家拿來工具,同馬爺爺一起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 他們首先將垃圾堆里可燃物品收集起來,點燃。那燎人的火焰,那嗆人的臭氣,把老爺爺老奶奶的眼睛熏出眼淚來。可他們全然不顧,仍一锨又一锨地鏟,一筐又一筐地抬,一車又一車地拉。他們的行動感動了過路的行人,住在小巷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紛紛“參戰(zhàn)”,我也急忙跑下樓,幫爺爺奶奶一起干了起來。 我們院里的李奶奶都70多歲了,她看見大伙這么忙活,也提了個熱水瓶,給大家送水喝。大家勸她,年紀大了,歇著吧??伤齾s張著沒牙的嘴巴樂呵呵地說:“大伙干得這么起勁,我老婆子也坐不住了。”她的話逗得大伙直樂。 “叮鈴鈴,”的抬頭一看,嘿!張伯伯借了一輛三輪車,趕來運垃圾了。張伯伯身板硬朗,是巷子里有名的熱心腸,只要是大伙的事,準有他。我關切地說:“張伯伯你血壓高,小心累著。”張伯伯慈祥地對我說:“好孩子,不用擔心,和大伙一起干,血壓就不會升高,因為人逢喜事精神爽嘛!” 經過大家一個上午的奮戰(zhàn),我們的巷子又恢復了往日的容貌。一陣小風吹來,才吐芽的柳條擺動著,我們的巷子真美呀,可是還有比它更美的,你猜是什么呢?那就是人們的心靈。 【簡評】 本文采用倒敘寫法,先說“這個巷子可真干凈啊”(暗扣:“春風”)再交代“它是怎么由臟變凈的”,開頭簡潔,直截地切入本題。 寫臟用兩個自然段,先寫怎么變臟的和臟的狀況;再轉入“3月的春風吹暖了大地,也吹進了我們的小巷”,明點題目。寫清理垃圾,重點寫了三個人物:馬爺爺、李奶奶、張伯伯。 本文層次清楚,詳略得當,最巧的是“三月的春風”,代替了“學雷鋒活動”,作者在構思上很費了一番功夫。 【習作提示】 ▲記課間發(fā)生的一件事 提示:選擇課間活動中典型的事例來寫,內容應體現(xiàn)同學之間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精神。寫作前,先確定中心,然后根據中心確定寫作重點,再選擇表達方式,安排文章的層次。要注意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寫,要表達出真情實感。 ▲發(fā)生在馬路上的事 提示:發(fā)生在馬路上的事很多,要選擇最典型的,最有教育意義的事來寫。內容應表現(xiàn)人們的新思想,新風尚。寫的時候,注意做到中心明確,內容具體,敘事完整,能表達真情實感。 ▲一件感人的事 提示:寫一件感動人的事,內容應選擇表現(xiàn)人們舍己為人,助人為樂的精神。這是一篇以寫事為主的文章,寫的時候,要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有條理地把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寫清楚。全文要突出“感人”兩個字。要寫出真情實感。 |
|
來自: 越秀區(qū)桂花崗 >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