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譯文】孔子說:“學習如果不及時抓緊,就會恐懼其失掉。” 【說明】師摯之流們沒有及時學習,故而志向遠大很狂放但不正直、公正,貌似忠厚老實但實際上不謹慎、不老實,好象很誠懇但不是真的真心誠意。而我,則是“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求學問,做學問有個很簡單的原則,不能停止不前,要隨時感覺到不充實,不夠;也就是要“學而不厭”。因為不進則退,如果說懂了一點就心滿意足,停止不前,結果就是退步,就會被歷史的潮流所淘汰。假如有所成就,但仍然是好學不倦,才能把學問做深做透,才不會被淘汰出局。這是孔子對前面十六節(jié)的一個小總結,也是對他自己一生的一個小總結。這句話至今仍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仍然提醒著我們,不及時學習,不更新知識,就會失掉很多東西,就會被歷史所淘汰。 |
|
來自: 傳統(tǒng)文化網(wǎng)站 > 《泰伯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