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在我家附近的一個十字路口,多了一個攔車要錢的乞丐。 每當紅燈亮起來時,那個看上去面色蒼老,但行動依然可以稱得上矯健的男性乞丐,便會來到汽車的近前,雙手托著一個方便面碗,哆哆嗦嗦呈作揖狀,單腿微微彎曲,乞求車內人的憐憫。雖然大多數人置之不理,但并不見其氣餒,一連幾個月天天堅守崗位。想來總有一些好心的人,不忍心看著這么大歲數的人沿街乞討,便施舍一些散碎銀子。 大概是一個多月前,在路口的另一側,竟又多了一個女性的乞丐,其乞討方式與前者如出一轍,有一次開車從那里經過,兒子指著那兩個人說:老爸,你知道他們是一家人嗎?我一愣,忙問:你怎么知道的?兒子得意地說:“你看,她們要錢用的是情侶碗,都是康師傅方便面的碗,一個紅色,一個綠色。” 記得當時我狠狠地瞪了兒子一眼,教訓他說:這些人因為家窮,沒有錢生活,所以才出來做乞丐,他們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吃不飽穿不暖,風餐露宿。你可以不施舍給他錢,但是,我們不可以取笑他們,因為,他們也是有尊嚴的人。 自此,每當從此經過,兒子便一臉的凝重,偶爾碰巧了,會按下窗戶,把自己的零錢輕輕地放在乞丐的碗里,得到乞討者的千恩萬謝,于是,兒子純真的臉上洋溢著滿足。 雖然,我知道有很多乞丐以乞討為致富手段,但對兒子這種愛心從不加以制止,反倒為自己教育的結果而沾沾自喜。 有一次晚飯后,帶兒子在馬路上散步,又經過那個路口,忽然看到那個在路口行乞的男人和女人,與兩個同樣裝束的人正坐在路邊的高臺階上吃飯,火腿、雞爪、蔬菜和啤酒,占了很大的一片地方,幾個人在那里旁若無人地大吃大嚼。 而在他們旁邊的幾步之遙,坐著一個滿身塵土的中年婦女,腳下是幾份有些卷角的報紙。她眼巴巴地瞪視著路人,大抵是希望有人能停下來買上一份報紙。一個扎著紅領巾的小女孩,搖著那女人瘦弱的胳膊,不停地說:“媽媽,我餓了……” 我想,很善于觀察的兒子也同樣看到了這一幕。在回來的路上,我不知道應該如何對孩子解釋我們所看到的這些。不過,此后每當我們開車經過那個路口的時候,兒子再也沒有搖下車窗。 |
|
來自: 普化散人 > 《社會道德 天下雜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