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詩仙"與斗酒無任何關聯(lián) ![]() 翻開《唐詩三百首》,第一號領軍人物詩仙李白一生留下詩歌作品無數(shù)。他的著名詩篇《將進酒》,是一首極為豪放的飲酒詩,幾乎讓人聞到陣陣酒香。 聽朋友講,一位自稱詩人的年輕人買了一瓶“二鍋頭”,仿效“李白斗酒詩百篇”,結果詩未做成卻醉倒在地上。 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平時很少讀書,卻也飲酒作詩,恨不得筆下生花,希望一覺醒來“思路敏捷成詩千首”,一鳴驚人。 其實,酒與詩并沒有多大聯(lián)系。杜甫在“飲中八仙歌”里刻畫李白的形象時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這里贊揚的是李白的傲骨,歌頌的是李白不為高官厚祿所迷的一種氣節(jié),而決不是說李白成為“詩仙”是斗酒豪飲的結果。 李白之所以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是因為他博學廣覽的結果。李白的父親李客,愛好文學,藏書頗豐,曾親自教李白誦讀辭賦。在家庭的影響下,他“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常橫經(jīng)籍書,制作不倦……”,(《上安州裴長史書》)。“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贈張相鎬》)。李白讀書,胸懷壯志,博古通今,意在實用。他在《送戴十五歸衡岳序》中說:“白上探玄古,中觀人世,下察交道”。他又說:“書禿千兔毫,詩裁兩牛腰。”這說明刻苦用功,苦心鉆研,才是李白成為“詩仙”的根本原因。 讀書是苦事,亦是樂事。李白說自己:“嘗覽千載百家之書”,他在《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詩中寫到:“觀書散遺帙,探古窮至妙。片言茍會心,掩卷忽而笑。”從這些詩句中,可以看出李白讀書具有一種不達“妙境”絕不罷休的頑強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