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伯峻《論語譯注·子罕第九·16》摘記《論語》學(xué)習(xí) 2009-12-12 09:00:55 閱讀3 評論0 字號:大中小 訂閱
9.16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⑴,喪事不敢不勉,不爲(wèi)酒困,何有於我哉⑵?” 【譯文】孔子説:“出外便服事公卿,入門便服事父兄,有喪事不敢不盡禮,不被酒所困擾,這些事我做到了哪些呢?” 【注釋】⑴父兄——孔子父親早死,説這話時候,或者他哥孟皮還在,“父兄”二字,只“兄”字有義,古人常有這用法。“父兄”或者在此引伸爲(wèi)長者之義。⑵何有於我哉——如果把“何有”看爲(wèi)“不難之詞”,那這一句便當(dāng)譯爲(wèi)“這些事對我有什麼困難呢”。全文由自謙之詞變爲(wèi)自述之詞了。 安德義《論語解讀·子罕第九·16》
【原文】 9.16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①,不為酒困②,何有③于我哉?” 【注釋】 ?、倜悖罕M力。 ②困:指因酒醉而誤事。 ③何有:即“何難之有”的省略。 【語譯】 孔子說:“在外則敬事公卿,在家則敬事父兄,喪事不敢不盡心按禮制去執(zhí)行,不因酒醉而傷身誤事,這對我來說,有什么困難的呢?” 【解讀】 本章記載孔子談忠、孝、悌、禮四德。 “出則事公卿。”談的是“忠”,對上級忠誠,盡心竭力。“入則事父兄。”事父是“孝”,事兄是“悌”。“喪事不敢不勉。”孟懿子問“孝”,孔子答曰:“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喪事極盡心力,仍是談“孝”,“不為酒困。”孔子在《鄉(xiāng)黨篇》中又說:“酒不及亂。”酒可以喝,能通經(jīng)活血,但不能多喝,酒多亂性,性亂則違禮。“不為酒困。”談的是“禮”。忠事、孝悌、禮敬,這幾樣事情對孔子來說,沒有什么困難,是一個君子必須做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