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的體質(zhì)學(xué)說淵源很深厚。在臨診時常見的體質(zhì)類型大概有十二種。該如何辨識呢,茲略述于下:
(1)陽虛體質(zhì):以脾腎陽虛多見。 主證:神疲乏力,面色恍白,嗜睡,口淡不欲飲,畏寒喜溫喜熱飲,性欲減退,四肢多不溫,耐夏不耐冬,或遇寒涼、食生冷即腹痛便溏,或尿后余瀝,小便頻數(shù),陽痿早泄。脈沉細(xì)弱,舌胖嫩,邊有齒痕,苔潤。甲多凹形,甲床偏黑。性格多沉靜、內(nèi)向。得病多從寒化,易患痰飲、腫脹、泄瀉,陽痿,甲減等證,易感寒邪,易被濕困。 治則:溫補陽氣,補腎溫陽為主。 選方:黃芪建中湯、金匱腎氣丸等。 食療:選:核桃、杜仲、菟絲子、肉蓯蓉、海馬、羊肉、狗肉、蝦、動物腎臟、紫河車、韭菜、堅果等。 (2)氣虛體質(zhì):如中氣虛、心氣虛、腎氣虛等。 主證:少氣懶言,疲倦乏力,食欲不振,不耐勞動,動則氣短,汗出等,舌淡紅,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脈虛緩。指甲短小有白斑。素易感冒,病后遷延不愈;內(nèi)臟易下垂,如胃下垂、腎下垂、脫肛、子宮脫垂等;不耐受風(fēng)邪、寒邪、暑邪;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帶清稀。 治則:補中氣、健脾益腎。 選方:補中益氣湯,黃芪精口服液,黃芪顆粒,西洋參膠囊。 食療:選:山藥、蓮子、苡米、白術(shù)、芡實、糯米、紅棗、豬肉、豬肚、雞肉、 (3)血虛體質(zhì):如肝血虛、心血虛。 主證:面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指甲淡白,心悸怔忡,頭暈眼花,健忘失眠,手足麻木,婦女月經(jīng)量少色淡等,舌淡紅,脈細(xì)弱。指甲薄軟硬脆。 治則:氣血雙補 選方:黃芪當(dāng)歸補血湯八珍丸 食療:選:當(dāng)歸、何首烏、桂園肉、枸杞、 桑椹子、白芍、熟地黃、 豬心、 豬蹄、 雞肉、 動物肝臟、鴨血、雞血、豬血、 菠菜、 胡蘿卜等。 (4)陰虛體質(zhì):如肝腎陰虛、肺陰虛、心陰虛等(“陽常有余,陰常不足。”) 主證:形體消瘦,手足心熱,兩顴發(fā)紅,潮熱盜汗,虛煩不眠,眩暈耳鳴,口唇干,耐冬不耐夏,大便干結(jié)等,舌紅苔少而干,脈細(xì)數(shù)。性情急躁,外向好動,活潑。易患虛勞、失精、不寐等??;易患陰虧燥熱的病變,怕燥熱之邪。 治則:滋養(yǎng)陰液,補腎養(yǎng)肝為主。 選方:六味地黃丸百令膠囊等。 食療:宜清淡,少吃肥膩厚味、燥烈之品。選:銀耳、蜂蜜、 蜂皇漿、 雪梨、 芝麻、黑豆、麥冬、天冬、百合、海參、西洋參、 冬蟲夏草、龜肉、鱉肉、鴨 (5)氣陰不足(氣陰兩虛) 主證:神疲乏力,汗出氣短,干咳少寐,納呆,口干咽痛,頭暈?zāi)垦#逍臒?,腰酸耳鳴,尿少便結(jié)。舌紅少苔,脈細(xì)數(shù)無力,指甲色白。 治則:補氣養(yǎng)陰 選方:四君子湯、左歸飲。 食療:選:西洋參石斛 蓮米 紅棗花生桑椹豆?jié){銀耳雪梨鴨肉等。 (6)氣血不足(氣血兩虛) 主證:神疲乏力,肢體困重,呼吸氣弱,頭暈眼花,心悸失眠,面白無華,手足麻木,指甲色淡,或月經(jīng)量少,色淡質(zhì)稀。舌淡而嫩,脈細(xì)弱無力,指甲色白,無甲半月。 治則:健脾養(yǎng)心 選方:人參養(yǎng)營湯 食療:選:枸杞、桂圓、棗仁、 柏子仁、 蓮子、首烏、三七、紅棗、豬心、豬肝、牛奶等。 (7)血瘀體質(zhì): 主證:面色晦暗,褐斑,皮膚較粗糙,眼睛里和兩顴布有細(xì)微血絲,眼圈黯黑,牙齦易出血,肚腹自覺脹滿,舌底或腹壁靜脈曲張,舌邊有青紫斑或舌紫黯,舌下絡(luò)脈紫暗或增粗,脈細(xì)澀或結(jié)代。指端紫晦,按之色不散,甲凹凸不平,鷹爪型。 性格易煩,健忘;易患出血,癥瘕,中風(fēng),胸痹(冠心病)等病。易患心腦血管疾病、肝膽疾病、婦科疾病、過敏性紫癜、鼻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神經(jīng)精神疾病、皮膚科瘢痕疙瘩病、眼科、腫瘤等疾病。 治療法則:活血化瘀 選方:冠心2號方;補陽還五湯;乳塊消;當(dāng)歸芍藥湯,血府逐瘀湯等。 食療:多食北山楂、黑木耳、醋、玫瑰花、三七、葛粉等。少食肥肉等滋膩之品。宜音樂療法、舞蹈、步行健身等活動。 中成藥:三七膠囊、血塞通膠囊、銀杏葉膠囊、通心絡(luò)膠囊、血府逐瘀口服液、愈風(fēng)寧心片等。 (8)痰濕體質(zhì)(亦稱為遲冷質(zhì)): 主證: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易出汗,且多黏膩,經(jīng)常感覺臉上有一層油。胸悶脘痞,痰多,面色淡黃而暗,眼胞微浮,身重不爽,易困倦,舌體胖大,舌邊多齒痕,舌苔白膩,脈象濡滑,甲半月過少。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虿粚崳”悴欢嗷蛭⒒?。性格偏溫和、穩(wěn)重,多善于忍耐。 此種體質(zhì)類型有易患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癥,高脂血癥,慢支、哮喘,痛風(fēng),冠心病,代謝綜合征,腦血管疾病,閉經(jīng),不孕癥等疾病的傾向。 治療法則:消法,祛濕化痰,排濕濁,排痰濁。 選方:1)、化濕:寒濕:苦溫燥濕法,選中成藥:平胃散; 暑濕:芳香化濕法,選中成藥:藿香正氣口服液; 濕在下焦:淡滲利濕法,選三仁湯; 2)、化痰:寒痰:選小青龍湯; 濕痰:選中成藥:平胃散等; 痰濁中阻(痰濕內(nèi)壅):選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 痰郁化火、痰熱上擾:選:加味芩連溫膽湯燥痰:選:清燥救肺湯等。 食療:飲食以清淡為主,可多食冬瓜等,鍛煉應(yīng)循序漸進(jìn),長期堅持。 (9)濕熱體質(zhì): 主證:面鼻油光發(fā)亮,臉生粉刺,皮膚濕疹,滲出搔癢,口苦口臭,脾氣急躁,胸悶惡心,納呆,黃疸,尿赤,舌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或滑數(shù),甲半月過大甲床紅赤或黃。 易患細(xì)菌、病毒感染,黃疸,腫瘤,皮膚病等疾病。 治則:清熱利濕,排濕濁,排熱濁。 選方:苦寒清熱燥濕排濁:選:龍膽瀉肝湯等; 苦溫燥濕排濁:選平胃散等; 芳香化濕排濁:選三仁湯等。 皮膚?。哼x:濕毒清等。 食療:飲食宜清淡。多食:綠豆、芹菜、黃瓜、藕等。適合中長跑、游泳、爬山等。 (10)氣郁體質(zhì): 主證:形體偏瘦,情緒抑郁、憂慮脆弱、低沉郁悶,噯氣呃逆,喜嘆息,多疑,易失眠,兩脅串痛無定處。咽有異物感,乳房脹痛。“氣郁生百病”。 治則:行氣解郁,排濁氣。 選方:逍遙丸、加味逍遙丸 四逆散四磨湯口服液靈芝膠囊 烏靈膠囊。 食療:多食黃花菜、海帶、山楂、 玫瑰花、佛手、蘿卜、陳皮、橘餅等。 (11)特稟體質(zhì):先天不足,體質(zhì)特殊,如過敏體質(zhì)等。對花粉、藥物、氣味、食物、塵螨等過敏。 屬肺衛(wèi)表虛,皮膚風(fēng)證體質(zhì)。易患皮膚病、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哮喘等疾病。 治則:清肺祛風(fēng),補肺祛風(fēng),抗過敏 選方:玉屏風(fēng)合劑,祛風(fēng)合劑,過敏煎等。 宜少食蕎麥、蠶豆、花生、魚蝦、大料、海鮮等引起過敏的食物,居處清理塵螨,流通空氣。 (12)平和體質(zhì):正常體質(zhì)。膚色潤澤,精力充沛,飲食睡眠良好,耐寒熱,抵抗力強,無明顯陰陽氣血偏差,無痰氣寒濕瘀熱,唇紅潤,舌淡紅,脈和緩。甲粉紅有光澤,厚薄適中。半月五指皆有,約五分之一長度。不需進(jìn)補,食療或進(jìn)緩和的平補之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