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蘇教版文言文必修四梳理

 sxxar 2010-10-10

蘇教版文言文必修四梳理

(2009-11-16 12:42:29)

季氏將伐顓臾

一、實詞

1、季氏將有事于顓臾(用兵)

2、無乃爾是過與(責備)

且爾言過矣(錯)

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過錯)

3、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這,語氣詞)

4、陳力就列,不能者止。(施展 擔任)

5、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攙扶盲人走路的人)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輔佐)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痛恨,托詞)

7、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使—來)既來之,則安之。(既然,使—來,使—安定)

二、詞類活用
(1) 使動用法。  既來之,則安之(使……來、使……安定)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使……來)
(2) 名詞作動詞。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托辭,找借口)

三、虛詞

1、而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卻)

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并列)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卻)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并列)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卻)

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卻)

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并列)

2、于

季氏將有事于顓臾(對)

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從,在)

固而近于費(跟)

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在)

3、為

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成為)

 何以伐為。(語氣詞)

4、之

 既來之,則安之。(代詞)

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的)

四 常見的文言句式翻譯

1.判斷句  
  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語氣詞“也”,表判斷)

2.疑問句 
(1)求!無乃爾是過與(疑問語氣詞“與”,表疑問)

(2)何以伐為(疑問代詞“何”與句末語氣詞“為”,表反問)

(3)是誰之過與(疑問代詞“誰”與疑問語氣詞“與”,表疑問)
3.省略句
(1)昔者先王以(之)為東蒙主(省動詞賓語“之”,即顓臾)

(2)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國君)則修文德以來之(省去主語“國君”)

(3)(國君)既來之,則安之(省去主語“國君”)

(4)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之)也(省去賓語“之”)

4.倒裝句 
(1)季氏將有事于顓臾(于顓臾有事,介詞賓語后置)

(2)何以伐為(以何伐為,賓語前置)

(3)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

 寡人之于國也

一  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過”。句意是:只是沒有跑百步罷了。)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無,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鄰國的多。)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頒,通“斑’。句意是:頭發(fā)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東西頂著東西了。)

涂有餓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餓死的人。)

二 實詞

1、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谷物收成不好/黃河)

2、鄰國之民不加少 (更加)

3、棄甲曳兵而走。(逃跑)

4、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5、直不百步耳(只)

6、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這   遺憾)

7、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道路, 賑濟)

8、七十者衣帛食肉(穿)

9、樹之以桑(種植)

10、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歸罪,責備)

三  古今異義詞

    寡人之于國也(寡人,古代國君稱自己的謙詞。今用于形影孤單的人。)

    河內兇(河,黃河。今泛指河流。)

    請以戰(zhàn)喻(請,請允許我。今常用于對方“請坐”,讓對方坐下;“請指導”讓對方做指導。 )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憑借。今常連用,表示同意,認可。)

    棄甲曳兵而走(走,跑,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詞。今常用于選擇復句中的選擇詞。 )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則,那么。今常用于代詞,當“這”“此’講,如“斯文”等。)

四   詞類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詞帶賓語“之”作動詞。敲起鼓。)

    樹之以桑(樹,名詞帶賓語“之”,作動詞。種植。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詞帶賓語“帛”作動詞,穿上。)

    謹庠序之教(謹,形容詞作動詞,認真從事。 )

然而不王者(王,名詞受副詞“不”的修飾作動詞,為王,使天下百姓歸順。)

五  虛詞

1、于

寡人之于國也,(對于)

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到)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比)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在)

2.焉

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語氣詞)

斯天下之民至焉。(代詞)

3.之

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的)

填然鼓之(音節(jié)助詞)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的  音節(jié)助詞)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申之以孝悌之義(代詞  的)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取獨)

4.以

請以戰(zhàn)喻(用)

以五十步笑百步(拿,憑)

斧斤以時入山林(按照)

5.而

棄甲曳兵而走(修飾)

或百步而后止(承接)

然而不王者(卻)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并列)

六  常見的文言句式翻譯

1、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認真從事學校的教化,用孝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義反復告訴學生,頭發(fā)花白的人不啊在道路上負擔東西。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不稱王的,不曾有過這樣的事。

3、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這和刺人把他殺死,說不是我,是兵器殺的有什么不同呢?

《黃花崗烈士事略》序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又或有紀載而語焉不詳(通“記”,記述)
(2)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義 (通“倡”,倡導)
2.特殊詞義
(1)直可驚天地(簡直)
(2)滋可痛矣(更加、越發(fā))
(3)視清季有加(比)
(4)滿清末造(一個季節(jié)或一個朝代的末了)
3.古今異義
(1)益不能為五百人立傳,滋可痛矣
古義:益、更加,副詞 今義:滋生,增添
(2)顧自民國肇造
古義:建立 今義:制作
4.詞類活用
(1)名詞為動用法。 雖以史遷之善傳游俠(為…作傳)
(2) 形容詞用作動詞 否則不能繼述先烈遺志且光大之(將……發(fā)揚光大)
(3) 使動用法 直可驚天地,泣鬼神(使……驚動,使……哭泣)
二、文言虛詞
1.之
(1) 以堅毅不撓之精神/全國久蟄之人心  結構助詞,的。
(2)并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  結構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3) 雖以史遷之善傳游俠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 吾黨菁華付之一炬(代“吾黨菁華”)   代詞。
2.以
(1)以堅毅不撓之精神/雖以史遷之善傳游俠   介詞,憑借。
(2) 時予方以討賊督師桂林  介詞,因為。
(3)倘國人皆以先烈之犧牲精神為國奮斗/以所輯《黃花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介詞,拿、用。
(4)并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 介詞,把。
(5)不半載而武昌之革命以成  連詞,因而。
(6)為諸先烈所不惜犧牲生命以爭之者  連詞,來。
3.且
(1)甚者且姓名不可考  連詞,表讓步,尚且。
(2)否則不能繼述先烈遺志且光大之  連詞,表遞進。
4.為
(1)亦不能為五百人立傳  介詞,替。
(2)草木為之含悲   介詞,為了。
(3)為諸先烈所不惜犧牲生命以爭之者   介詞,被。
(4)余為斯序,既痛逝者    動詞,寫作。
5.于
(1)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介詞,比。
(2) 以所輯《黃花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介詞,向。
(3)猶湮沒于荒煙蔓草間/而徒感慨于其遺事   介詞,在。
三、文言句式
1.省略句
(1)風云因(之)而變色(省動詞賓語“之”,即“是役”)
(2)不半載而武昌之革命以(之)成(省賓語“之”,指廣州起義)

(3)并以(之)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省動詞賓語“之”,即“斯序”)
(4)時予方以討賊督師(于)桂林(省介詞“于”)
(5) (是)滋可痛矣(省主語“是”,譯為“這”)
2.倒裝句
(1)怨憤所積(所積怨憤,定語后置)
(2)并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讀茲編之國人,定語后置)
(3)時予方以討賊督師桂林(桂林督師,狀語后置)
(4)以所輯《黃花崗烈士事略》丐序于余(于余丐序,狀語后置)
(5)尤倍重于三十年前(于三十年前尤倍重,狀語后置)
(6)而徒感慨于其遺事(于其遺事感慨,狀語后置)
3.被動句
為諸先烈所不惜犧牲生命以爭之者(為……所,表被動)

 

滕王閣序

一   通假字

儼驂騑于上路(“儼”通“嚴”,整治,有此一說)

云銷雨霽(“銷”通“消”,消散)

青雀黃龍之軸(“軸”通“舳”,船)

二  詞類活用

 襟三江而帶五湖(意動用法,以…為襟,以…為帶)

徐孺下陳蕃之榻(使動,使…放下)

賓主盡東南之美(形容詞用作名詞,才?。?/p>

四美具,二難并     形作名美好的事情  難得的事情

川澤紆其駭矚(使動用法,使…驚駭)

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名詞作狀語,像霧一樣,像星星一樣)

誰悲失路之人 (為動用法,為…悲哀)

屈賈誼于長沙、 竄梁鴻于海曲 (使動用法,使…屈尊;使…流竄、逃匿)

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  騰,使動用法,使------騰空起,使動用法,使------飛起

三  古今異義

儼驂騑于上路           古:高高的道路今:走上路程

窮且益堅               古:困頓、困窘今:貧窮

 勝地不再,盛筵難再       古:第二次今:又

四  實詞

 1襟三江而帶五湖(以—為襟帶,以—為帶) 2徐孺下陳蕃之榻(使---放下)

3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象云霧,象星星)

 4賓主盡東南之美(才?。?/p>

 5家君作宰 (縣令) 

 6披繡闥 (推開)

         舸艦迷津(滿)   

 8云銷雨霽(停止)

9聲斷衡陽之浦(止)

  1 0 逸興遄飛(急速)

11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運數(shù))

12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困厄)

13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同情)  

 14 一介書生(微末)

 15 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相當)     16盛筵難再 (第二次)

17他日趨庭(小步快走

18恭疏短引(條陳)

19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在)

20盡:

 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    副詞,最。

 賓主盡東南之美   副詞,全、都。

 潦水盡而寒潭清   形容詞,完了、沒有。

轉側床頭,惟思自盡  動詞,死、滅。

21      

勝友如云   形容詞,才華出眾的。

勝地不常   形容詞,美的、美麗的。

躬逢勝餞   形容詞,盛大的。

此時無聲勝有聲  動詞,超過。

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     形容詞,盡、完。

22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不得志

響窮彭蠡之濱   副詞,盡。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名詞,因厄、處境艱難。

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形容詞,走到頭的。

23序

 序屬三秋   名詞,時序。

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與陳伯之書》)名詞,次序、秩序。

 序八州而朝同列(《過秦論》)  動詞,安排次序。

24懷

 懷帝閽而不見  動詞,想念。

 有懷投筆     名詞,心思。

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壁從徑道亡(《廉頗藺相如列傳》)     動詞,揣著。

25舍

 舍簪笏于百齡   動詞,舍棄。

 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送東陽馬生序》)名詞,客舍、住所。

退三舍而避之(《城濮之戰(zhàn)》)古代一天行軍的路程。

 夫人請之,吾舍之矣(《毅之戰(zhàn)》)動詞,釋放、放棄。      

五 、虛詞

何    童子何知   什么

于   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 

 

潦水盡而寒潭清  并列

懷帝閽而不見    轉折

處涸轍而相歡    轉折

4其   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   

六 特殊句式

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被動句)

 

秋聲賦

一  通假字   忽奔騰而砰湃(“砰湃”通“澎湃”,波濤洶涌的聲音)

二  詞類活用

1砭人肌骨(名詞作動詞,刺)

 2 如波濤夜驚 (名詞作狀語,在晚上)

3春生秋實      名作動

4萬物勞其形     使動

三   古今異義

1 其所以摧敗零落者      古:……的原因今:表因果關系的連詞

2 物過盛而當殺          古:衰敗

今:結束人或動物的生命實詞

四  實詞

1歐陽子方夜讀書  正                      2街枚疾走     快速

3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只          4其所以摧敗零落者  ……的原因

5天之于物,春生秋實   結果               6有動于中,必搖其精   內心

7黟然黑者為星星    點點白發(fā)              8 物過盛而當殺     必然衰敗

9奈何以非金石之質   為何                 10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怨恨

11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    沒有 

五   虛詞

1以     初淅瀝以蕭颯  

2而

悚然而聽之     修飾

忽奔騰而砰拜   并列

草綠縟而爭茂   并列

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  承接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   修飾

3之

但聞人馬之行聲  

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   代詞

 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馀烈 

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  句中助詞

4為

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  發(fā)出

人為動物,惟物之靈   

六  常見文言句式翻譯

1 聞有聲自西南來者

 聽到有來到西南方向的聲音

附錄固定結構

1.無乃……與                      

表推測語氣,“恐怕……吧”

2.何以……為                     

表反問語氣,“為什么要……呢”

3.或……或……                   

有的……有的……

4.直……耳                       

只是……罷了

5.是……也                       

這是……呀

6.是何異于……                   

這和……有什么區(qū)別呢

7.為……所                        

表被動

8.所以……                      

-----的原因

9.奈何……                      

為什么……呢   

筆落驚風雨詩歌特殊文言現(xiàn)象

詞類活用

1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使動,使……回)

砯崖轉石萬壑雷(砯,名作動,沖擊;轉,使動,使……轉動)

3 潯陽江頭夜送客           名作狀

遂命酒(名詞作動詞,擺酒席)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名作動,作歌)

  商人重利輕別離(意動用法,以…為重,重視;以…為輕,輕視)

古今異義

    明年秋      古:第二年

今:今年的下一年

    因為長句    古:因此寫

今:表因果關系的聯(lián)系

   鐵騎突出刀槍鳴   古:沖出來

今:超過一般地顯露出來 

特殊句式

         胡為乎來哉 (賓語前置)

         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賓語前置)

         常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狀語后置)

          血色羅裙翻酒污( 被動句 )

         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被動句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