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S是股票收盤時的價格到成本均線的距離,它的參照物是相對的,參照物變化,CYS也會變化,CYS的值由股票價格和成交量決定;
收盤價是股票收盤時的價格到0點的距離,它的參照物是固定的,收盤價只由收盤時的價格決定,成交量不能影響收盤價。
當成交量變化不大時,CYS的軌跡與收盤價的軌跡是一致的是吻合的。所以,在特定的條件下,股票的CYS=股票的收盤價??茖W一點說:任何一只股票CYS與它的收盤價正相關(guān)性極強。
我們非常費勁的講解了CYS與股價之間的關(guān)系,主要目的就是想利用它們的正相關(guān)性以及CYS的運行規(guī)律來預測股價的運動方向,提高我們在股市的盈利水平。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它們之間的對應關(guān)系是:股價變動(先)導致CYS變動(后),因為股價變動難以預測,于是我們通過找到CYS的變動規(guī)律反過來預測股價的變動方向。千萬不能把因果關(guān)系搞反了,在生活中如果有人說:你看這個父親太像他的兒子了,一定會讓人笑掉大牙的。但在股市中經(jīng)常都有人這么說:你看CYS向上了,所以股票漲了。
市場盈虧指標CYS的使用技巧(3)
三、市場盈虧指標實際上是一個心理學范疇的指標
前面我們分析過CYS是收盤價到成本均線的乖離(或距離),而成本均線是這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以13日為例)所有的參與者的平均介入成本。如果您介入時的價格在均線之上,也就是CYS>0,那么,您買入股票時實際上比13日以來平均介入這只股票的成本要高,相當于您先付給別人利潤,然后再賺錢。
我們是誰呢?我們是散戶,我們在股市中是弱勢群體。換句話說僅憑我們(您和我)的那一點散碎銀兩是不能拉升股價的,我們只能是估計某只股票要上漲了,先付一些利潤給別人,也就是先用高價從別人手上進貨,然后寄希望于別人(主力或更多的散戶)拉抬股價,用更高的價格從我們手上把燙山芋買走。我們愿意先付別人多少利潤?別人又愿意再多付多少利潤給我們?在這個市場博弈中,對投資者的綜合素質(zhì)特別是心理素質(zhì)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無論是向上還是向下都是??赡苡信笥巡幌嘈畔蛏线€有那么一個度,請不相信的朋友回憶一下2003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趙本山的小品,錢多了有時也讓人受不了(這就是散戶雖也能騎到黑馬,但大多數(shù)中途會被顛下來的道理)。但是這個度得有一個參照物,得有一個衡量標準。
指南針提出的成本均線就是股市中最好的參照物,指南針發(fā)明的CYS就是股市中最好的衡量標準。單從股價上人們比較不出誰更具有投資價值,3元的股票和30元的股票,誰更值得投資?比較不出來。因為價格這個參照物過于鈍化,在投資股票上價格幾乎沒有什么可比性。就好比您參加工作,在一個公司里上班,每月給您發(fā)1000元工資,好嗎?——不知道!如果您是在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您是高薪階層,很好。但如果您是在北京、深圳或者香港呢,還好嗎?!因為不同地區(qū)的參照物不同,也就是不同地區(qū)的“成本均線”不一樣,發(fā)達地區(qū)的“成本均線”值比較高,欠發(fā)達地區(qū)“成本均線”值比較低。只有用您的那個值與適合您的參照物比才有意義。就好比一個普通的工人,他一般會與他的同事比工資、比獎金,甚至可能與車間主任、廠長比住房,但他絕不會與市長、省長比待遇。
所以,在股市中用股價這個絕對的值是判斷不出股票的投資價值的,只有把參照物變換一下,把它變換成隨股價和成交量而變化的“成本均線”這個動態(tài)的的值,然后再根據(jù)投資者相對于這個參照物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比較準確的判斷出股票的漲跌規(guī)律,從而判斷出股票的投資價值(此處似乎用投機價值更確切)。
當股票的價格超過成本均線,即CYS>0以后,前期介入的人平均獲利了,給周圍的投資者帶來了一個賺錢的市場效應,一方面有人是羨慕;另一方面更多的人是嫉妒——您能買,我為什么不能買?股市中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錢,于是有人追漲殺進——博傻,于是有人被套了。
當股票的價格跌破成本均線,即CYS<0以后,前期介入的人虧損了,給周圍的投資者帶來了一個虧錢的市場效應,一方面有人慶幸,幸虧我沒買,這股票不能碰;另一方面很多人后悔——持有者后悔買早了,于是有人割肉離場,隨著割肉盤的增加,該股又繼續(xù)下跌,于是又有人慶幸:幸虧我早賣掉了,否則更慘——此時的慶幸使割肉者忘掉了輸錢的痛苦。就在有人忘掉痛苦的時候,這只股票反彈了,于是又有人踏空了。
那么,在股市中投資者所能承受的心理壓力究竟有多大呢?
一般來說當CYS在(-5,+5)之間時,大多數(shù)的投資者是能夠承受的。所以,在這個區(qū)間股票的價格波動是正常的自然波動,很多人不太在意,這個區(qū)間適合做高拋低吸。
當股票的CYS>5以后,持有者中會有不少的離場,他們的離場往往又會引發(fā)股價的回落。而當股票的CYS>5以后股價不回落的話,這塊高懸的石頭又會給很多散戶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他們非常擔心:如果買入的話回調(diào)怎么辦,豈不是要被套了?所以CYS>5以后股價不回落,散戶一般不敢介入。這個區(qū)域最容易發(fā)現(xiàn)主力高控盤的股票,也最適合追進主力高控盤的股票。
當股票的CYS<-5以后,情況稍微復雜一點,有的投資者認為機會來了,會進場搶反彈;有的投資者認為這只股票主力開始打壓了趕緊離場以免被套。在自然狀態(tài)下,搶反彈的多了,股票真的就反彈了;割肉的多了,股票也真的就繼續(xù)下跌了。這其實是眾多分力產(chǎn)生的合力,但很多人認為自己的判斷十分正確,飄飄然有了準股神的感覺。
當股票的CYS到了-10左右時,割肉離場的投資者反而下降了,因為平均虧損-10%,實際上已經(jīng)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投資者虧損已達到-15至-20以上了,他們已經(jīng)承受不了那么大的虧損,心一橫“男子漢大丈夫,說不出來就不出來”,此時股票往往會繼續(xù)下降,只有CYS下降到-16以下時,場外的投資者才會感到股票打85折了、很便宜了,場外資金才會大量涌入,場外資金的大量涌入又局部造成了股票供不應求的狀況,于是股價快速反彈。所以當股票的CYS小于-16左右時,是做反彈的絕好機會。
當股票的CYS到了-20以下時,投資者的心理又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這么便宜的股票為什么沒人買,有問題吧?這時的投資者反而比較謹慎。中國古代有這么一個故事:有一群小孩發(fā)現(xiàn)路旁一棵李樹上結(jié)滿了成熟的李子,一窩蜂沖過去搶著摘,其中有一個(忘了是哪一位名人,好象是王粲)站在那兒沒動,路人就問他:你為什么不去摘李子?小孩回答:李生道旁而無人食,必為苦李。果然,那些搶到李子的小孩咬了一口后紛紛吐了——真是苦李。因此當股票的CYS<-20以后,特別要判斷大盤有沒有問題?個股有沒有問題?當然,在CYS<-20時能買到?jīng)]問題的股票那是特別美妙的事了。但是別忘了:股市中的苦李對投資者的傷害也是相當大的
熟悉傳統(tǒng)技術(shù)分析方法的人都知道移動平均線理論,當短期均線高于長期均線時是多頭排列,反映的是一種上升趨勢,如果短期均線在長期均線之下被叫做空頭排列,反映的是一種下降趨勢。
成本均線指標CYC是對傳統(tǒng)移動均線的一個改進,它引入了成交量做為加權(quán)因素,這組均線便反映出5日,13日,34日內(nèi)建倉的平均持倉成本,以及市場中所有人平均持倉成本。由于主力的行為是他們的商業(yè)秘密,試圖通過消息來獲知主力的動向是天真的。主力如此大資金的運做不可能不在圖線上留下痕跡,尤其會體現(xiàn)在成本均線上。因為主力的大資金變化勢必引起市場持倉成本出現(xiàn)大的改變,主力不再可能僅僅依靠擺布股價去蒙騙投資者,這就給從成本均線分析主力動向的人更多的投資契機。
一、對CYC的基本認識
CYC指標原理:
CYC指標分5日、13日、34日及∞(無窮)四條線,前三條線為市場交易中大盤或某只個股最近該日內(nèi)買入股票者的平均建倉成本,∞線是大盤或某只個股所有持籌者的平均建倉成本。該線還分日線、周線及月線。
{CYC成本均線}
{P1:2,30,5; P2:2,60,13; P3:2,120,34}
JJJ:=IF(DYNAINFO(8)>0.01,0.01*DYNAINFO(10)/DYNAINFO(8),DYNAINFO(3));
DDD:=(DYNAINFO(5)<0.01 || DYNAINFO(6)<0.01);
JJJT:=IF(DDD,1,(JJJ<(DYNAINFO(5)+0.01) && JJJ>(DYNAINFO(6)-0.01)));
CYC1:IF(JJJT,0.01*EXPMA(AMOUNT,P1)/EXPMA(VOL,P1),EMA((HIGH+LOW+CLOSE)/3,P1));
CYC2:IF(JJJT,0.01*EXPMA(AMOUNT,P2)/EXPMA(VOL,P2),EMA((HIGH+LOW+CLOSE)/3,P2));
CYC3:IF(JJJT,0.01*EXPMA(AMOUNT,P3)/EXPMA(VOL,P3),EMA((HIGH+LOW+CLOSE)/3,P3));
CYC∞:IF(JJJT,DMA(AMOUNT/(100*VOL),100*VOL/FINANCE(7)),EMA((HIGH+LOW+CLOSE)/3,120));
CYC形態(tài)特點:
1.短期成本均線在上,長期成本均線在下稱多頭排列,反之為空頭排列;
2.成本均線的多頭及空頭排列都相當穩(wěn)定,在行情真正反轉(zhuǎn)之前,假交叉要比移動均線少得多。
CYC主要作用:
1.區(qū)別大盤的牛、熊市;
2.跟據(jù)主力在成本均線之上或成本均線之下吸貨,判斷后市行情發(fā)展的緩、急程度;
3.預測股價上漲或下跌過程中的壓力或支撐位;
4.區(qū)別主力震倉、整理或出貨;
5.上升過程中,指示升后下跌的止損位置。
CYC使用要領(lǐng):
1.成本均線相當于市場上多空交戰(zhàn)的分界線。成本均線以下是多方的陣地,股價在成本均線以下時,是空方侵入了多方陣地,使持股的多頭處于虧損狀態(tài)。股價在成本均線以上時,是多方侵入了空方的陣地,使持幣的空頭處于不利地位;
2.不同的成本均線可以看作是不同級別的多空交戰(zhàn)的戰(zhàn)線,無窮成本均線是市場整體上多空交戰(zhàn)的戰(zhàn)線,各短期成本均線是短期多空交戰(zhàn)的局部戰(zhàn)線。股價對成本均線乖離的程度,是侵入對方陣地的程度,乖離越大侵入越深;
3.莊家在成本均線之下吸貨吸的是割肉盤,表明莊家在考慮建倉成本,吸貨還不太迫切,上漲一般會慢一些;
4.如莊家在成本均線之上吸貨,則表明莊家愿意發(fā)給原持股人一定利潤,以便盡快拿到籌碼,這樣的股票未來上漲會比較快、比較猛;
5.對平臺吸貨的莊家其剛一拉抬股價5日成本均線與無窮成本均線就相差10—20%左右,如莊家高度持倉則差的還要大些(相差20%就可界定為莊家高度持倉);
6.股價上漲中成本均線發(fā)散上行是莊家巨量持倉,這種莊通常會以慢牛的行式將漲幅做的很大,出貨時間也持續(xù)較長,做這種股可從容跟莊,做足波段待其實在不漲,莊家出貨跡象明顯時再離場;
7.密集上行為莊家輕倉短炒。但短炒莊有時也會將漲幅做得很大,往往一上一下做了很大幅度,到頂后立即反手向下?lián)?。由于拉升的急,出貨也急,股價漲了很多,而它自己卻只得一小部分;
8.股價上漲中成本均線密集上行且放量是莊家持倉量較少,莊家用對倒拉抬的手法激發(fā)跟風盤追漲,跟這種莊要格外小心,防其拉的快、砸的快;
9.股價上漲時四條成本均線幾乎粘在一起,又未放量,無對倒拉抬的痕跡則為短莊,因建倉時間短,有時是邊拉升邊吸貨,因此成本均線粘在一起,跟這種莊更要百倍警惕;
10.成本均線上升后走平是要下跌的先兆,如下彎則已確認跌勢,成本均線成死叉是最后的賣出機會;
11.中等力度的反彈及回調(diào)均難破34日成本均線,股價上漲過程中可用該線判斷主力震倉、整理或出貨,如是震倉或整理,則不會跌破34日成本均線,若是出貨則一定會跌破該線;
12.股價在34日成本均線上方橫盤稱強勢橫盤,有莊托盤,后市能創(chuàng)新高;
13.股價在34日成本均線下方橫盤稱弱勢橫盤,無莊關(guān)照,后市則久盤必跌;
14.在拉升過程中,如在股價上穿13日成本均線時買入,下破13日成本均線時賣出是較溫和但絕對安全的獲利方法,但此方法在盤整行情中不可使用;
15.使用成本均線做賣出止損點,要在前三條線中,選本輪行情上升以來從未被破位的那條;
16.大牛股跌破5日成本均線,其它股跌破13日成本均線是大盤中級頂部。
17.∞成本均線是牛、熊市的分水嶺,股價上升后跌破該線是最后逃命的機會;
18.∞成本均線在牛市中很難被短線回調(diào)擊穿而形成明顯的支撐作用,在熊市中它又構(gòu)成了一次又一次反彈的高點,直到它被帶量突破才宣告熊市結(jié)束;
使用原則:
做股票要做成本均線多頭排列股,不做空頭排列股。
(以上為轉(zhuǎn)貼)。
二、CYC的基本介入點
CYC的介入點主要有“一陽穿二線”(K線穿5日、13日成本均線)、“一陽穿三線”(K線穿5日、13日、34日成本均線)、“均線多頭排列(5日、13日、34日成本均線多頭排列)。還有的朋友嘗試增加了一條55日成本均線,以形成“一陽穿五線”的介入點。
目前運用比較多的和比較認可的主要是基于均線多頭排列的“一陽穿三線”。

其選股公式是基于CYC∞上漲的。雖然不能在相對低點介入,但是介入點比較安全。
買點:CROSS(C,CYC1) AND CROSS(C,CYC2) AND CROSS(C,CYC3)
AND CYC∞>REF(CYC∞,1);

在能把握大趨勢的前提下,也可以改為34日成本均線上漲。但這樣在上升趨勢尚未確立的情況下,也有提示介入點,必須通過對趨勢的把握進行修正。
買點:CROSS(C,CYC1) AND CROSS(C,CYC2) AND CROSS(C,CYC3)
AND CYC34>REF(CYC34,1);
三、建立新的介入點基于“一陽穿三線”要保證安全又不能在相對低點有效介入的情況,筆者嘗試建立新的有效介入點。

從提示點看,還算不錯。進一步完善后再請大家指教。
用簡單的方法建立第二個介入點:
買點2:=(CROSS(CYC1,CYC2)AND CROSS(CYC1,CYC3))OR(CROSS(CYC1,CYC3) AND CROSS(CYC1,CYC∞))
OR(CROSS(CYC1,CYC2) AND CROSS(CYC1,CYC∞))OR(CROSS(CYC2,CYC3) AND CROSS(CYC∞,CYC3))
OR(CROSS(CYC1,CYC3) AND CROSS(CYC∞,CYC3)) AND CYC3>REF(CYC3,1)AND CLOSE>OPEN ;
DRAWICON(買點2,L-0.10,3);
建立CYC的有效介入點(二)
技術(shù)分析非常重視成交量價關(guān)系,那么,如果傳統(tǒng)的移動均線引入成交量的因素無疑會提高均線系統(tǒng)的可靠性。
陳浩和楊新俞發(fā)明的CYC指標,前一個C代表陳浩,Y代表楊新俞,后一個C是cost (成本) ,是“成本均線 ”的意思。成本均線指標是個量價均發(fā)揮作用的均線,分別代表5日、13日、34日的市場平均建倉成本,因而也叫成本均線。成本均線不容易造成虛假信號或騙線,比如某日股價無量暴漲,移動均線會大幅拉升,但成本均線卻不會大幅上升,因為在無量的情況下市場持倉成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依據(jù)均線理論,當短期均線站在長期均線之上時叫多頭排列,反之就叫空頭排列。短期均線上穿長期均線叫金叉,短期均線下穿長期均線叫死叉。均線的多頭排列是牛市的標志,空頭排列是熊市的標志。均線系統(tǒng)一直是市場廣泛認可的簡單而可靠的分析指標,其使用要點是:
盡量做多頭排列的股票,回避空頭排列的股票。 34日成本線是市場牛熊的重要的分水嶺。一旦股價跌破34日成本線,則常常是最后的出逃機會。
一、建立準多頭排列基礎上的介入點在《建立CYC的有效介入點》中(
http://www./viewthread.p ... p;extra=&page=1),我們能夠方便的找到“一陽穿三線”、三條成本均線同時金叉等介入點。但是這些都沒把“多頭排列”作為基礎條件。
形成了多頭排列的,還有一個如何選擇介入點的問題。我們也注意到,有的實際上沒完全形成多頭排列,也走的相當漂亮。
如002210

600685

對中長成本均線多頭排列以及類似600685 CYC3在CYC∞以下同步上行的,我稱之為準多頭排列。對于準多頭排列,我們也可以建立比較可靠的介入點。主要思路就是:
其一,中長成本均線成多頭排列,上行趨勢已經(jīng)確立,如果兩個短期成本均線金叉,這時應該是有效而可靠的。
可以表述為:CYC2>CYC3 AND CYC3>CYC∞ AND CROSS(CYC1,CYC2);
實際上這時已經(jīng)形成了標準多頭排列。如600210

還有一種情況:CYC3>CYC∞ AND CROSS(CYC1,CYC∞);。
如600836:

兩者的前提都應該是:CYC2>REF(CYC2,1)AND CYC3>REF(CYC3,1);
其二,CYC3在CYC∞以下且與CYC∞同步上行的,長期成本均線和無窮成本均線是穩(wěn)定的,也表明上行趨勢確立,這時,短期成本均線金叉CYC3或CYC∞,都應該是有效的介入點。
可以表述為:CYC2>CYC3 AND CYC1>CYC∞ AND CYC2>CYC∞ AND CROSS(CYC1,CYC2)AND CYC∞>CYC3;
如600133:
前提也應該是:CYC2>REF(CYC2,1)AND CYC3>REF(CYC3,1);
綜合起來,在主圖顯示,可以表述為:
買點:=((CYC2>CYC3 AND CYC3>CYC∞ AND CROSS(CYC1,CYC2))OR(CYC3>CYC∞ AND CROSS(CYC1,CYC∞)))OR(CYC2>CYC3 AND CYC1>CYC∞ AND CYC2>CYC∞ AND CROSS(CYC1,CYC2)AND CYC∞>CYC3)AND CYC1>REF(CYC1,1) AND CYC2>REF(CYC2,1)AND CYC3>REF(CYC3,1);
DRAWICON(買點,L-0.10,3);
二、均線粘合也是不錯的介入點如000676:

我使用的是這個源碼,用CYC上漲來過濾信號,大家還有好的表述方式?jīng)]有,望分享。
X1:=ABS(CYC2/CYC3-1)<0.01;
X2:=ABS(CYC1/CYC2-1)<0.01;
X3:=ABS(CYC1/CYC3-1)<0.01;
粘合:=CYC1>REF(CYC1,1) AND X1 AND X2 AND X3 AND CYC3>REF(CYC3,1);
DRAWICON(粘合,L-0.1,1);
均線粘合介入點一般較準多頭排列介入點出現(xiàn)早。如圖
